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對於客廳觀眾而言,雖然衛視平臺眾多,但不少三線衛視因為缺少首播劇,所以經常被觀眾忽視掉。因此,三線衛視如何也能獲得首播劇,成為這些衛視平臺思考的重點問題。電視劇《貓冬》定檔吉林衛視,3月18日首播,讓吉林臺重回觀眾視野。

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東三省的三家衛視平臺方面,只有遼寧衛視在每年的衛視春晚節目當中大放異彩。而黑龍江衛視和吉林衛視,基本上已經處於沒有可以產生全國效應的綜藝節目的狀態當中了。而自制綜藝之外,東三省的衛視平臺,在電視劇的首播方面,也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起色了。究其原因,依舊是資金問題。

對於三線衛視平臺而言,當然希望自家衛視也能首播一些電視劇劇作。但礙於電視劇購買經費的限制,吉林衛視等多家衛視平臺,其實只能在二輪劇甚至於多輪劇當中做選擇。動輒版權費用過億的電視劇,是三線衛視平臺不敢進軍的。

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而這次,吉林衛視之所以拿到了《貓冬》的上星衛視的首輪播映權,主要原因是吉林衛視是這部電視劇的主要投資方。等於說,吉林臺自電視劇開拍之前,便已經做好了戰略佈局。《貓冬》方面,講的是東北農村的爆笑喜劇故事,兩位村幹部如何帶領大家在寒冬時間進行經濟建設,從而實現發家致富的事兒。這樣的東北喜劇,頗為適合吉林臺觀眾的審美口味。

曾經,東三省的衛視平臺曾憑藉趙本山團隊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大火。從遼寧衛視到吉林衛視,再到黑龍江衛視,東三省的衛視平臺對《鄉村愛情》系列都是情有獨鍾的。不過,後來《鄉村愛情》系列劇轉戰視頻平臺,獲得更大的收益。東三省的衛視平臺則在農村劇上,一直存在缺口。

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吉林衛視瞄準這部《貓冬》,主要原因應該就在於該劇的東北農村喜劇路數,和《鄉村愛情》系列劇如出一轍,在受眾基數上,是可以量化的。對於吉林衛視而言,播出《貓冬》,不會出現沒人看的情況,即使這部電視劇在質量上並不“討喜”。

這部剛剛定檔的《貓冬》,官方訊息極其有限。根據哈爾濱日報的一篇報道來看,《貓冬》對外公佈的製片成本只有2500萬元。早前,這部電視劇殺青時候的宣傳是,總集數是30集,現在的定檔集數則是35集。這意味著,《貓冬》的單集製片成本只有70萬元前後。

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這樣的單集製片成本,其實連網絡劇都不會有了。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成色較為過關的網絡劇,單集製片成本都在百萬元級別以上。而一線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單集製片成本基本上都是二百萬元以上,有些電視劇,更是單集成本超過五百萬元。一分錢,一分貨,《貓冬》的低成本,意味著在演員陣容和拍攝質量上,確實不能和一線衛視劇相提並論。

《貓冬》由王曉曦執導,王曉曦、嶽紅、郝洋、郭旺、路小波、於洋等主演。觀眾可以在這部電視劇當中看到一些熟悉的喜劇面孔,但當紅知名演員沒有,流量明星更是請不起。不少網友可能會覺得吉林衛視好寒酸,只能首輪播映這樣的電視劇了。其實,這類農村喜劇,雖然投資成本不高,但市場效應還是相對明顯的。

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這類農村喜劇具備穩定的收視群體。雖然農村劇不能像一線衛視劇那樣大火,但卻可以呈現出一種四平八穩的狀態來,不至於沒人看,也不至於收視率太難看。部分喜劇氛圍不錯的農村劇,甚至於會出現收視率上的小驚喜。

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則是潘長江和韓兆導演合作的幾部農村劇,在山東衛視播出的時候,竟然在某些時間段爭奪了一些收視率上的“第一”。這是讓不少一線衛視非常意外的。目前,像山東衛視、安徽衛視、遼寧衛視(準三線爭二線)等二線衛視平臺,開始逐漸把自己的目光對準了這類農村輕喜劇。市場反饋給他們的收視率,還都是不錯的。

吉林衛視也有首播劇,農村喜劇《貓冬》定檔,《鄉村愛情》氣象


對於衛視平臺而言,一線衛視的數量就那麼幾家,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等,它們已經佔盡了優勢,在電視劇的購買力上實現了對優質劇的壟斷。對於二線甚至於三線衛視而言,只能走差異化的路線,找一些投資不大但收視率也有相對保障的劇目了。

農村輕喜劇這個題材,一直有著還算不錯的收視市場。而這個題材,也可以保持較低成本製作。這種低成本運行的模式,對於製片方和衛視平臺而言,都有各自的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