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眾所周知 英國曾是一個以“日不落帝國”號稱的一大強國。它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無論何時它的國土總有能曬得到太陽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征戰四方戰無不勝的國家,卻因其目中無人的姿態和不正正當的做法,最終導致它跌落神壇,輝煌不在。

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由於工業革命,早在二十世紀初期,英國就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與世界第一的實力,然而,成也戰爭,敗也戰爭,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等資源致使英國由工業革命產生的優勢大大削弱,國庫虛空,人力嚴重不足,而英國人們卻依舊驕傲自滿,不以為意,逼迫著他們的殖民地的人們為英國而戰,他們的目中無人和對人民的剝削,使得各地國家脫離英國,紛紛獨立,英國損失了巨大的領土,國力重重受挫,損失慘重,只能依靠向美國借款,而這也為後來美國在經濟上控制英國埋下了伏筆。此外,由於戰爭的巨大損失,其軍事也被大大削弱,導致其無法再擴大殖民地,英國的征戰之路就此以失敗為結果落下帷幕。而這也為後期英國發展的落寞奠定了一定的條件。

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此外,十七世紀左右開始的英國的工業化革命與之後的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理論對英國的經濟及工商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由於自由經濟制度,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商業活動,由於每個人對自己利益的上心,從而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而奠定了英國世界霸主的地位。

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然而,由於全球化的發展和由美國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英國迫不得已開始了國家干預經濟,從而放棄了自由貿易的做法,殊不知,隨著之後的科技突飛猛進,各個強國也開始彰顯自己的優勢,美國,德國等國家一躍而起突飛猛進,英國在各方面已經逐漸落後,世界強國的地位已然不保而因此無法再支撐起自由貿易的制度,而英國自由主義政策的終結,則是其最終輝煌不再的根本原因,誠如撒切爾夫人所說,一個國家,如果它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被國有化和政府控制著、統治著的話,是不可能繁榮興旺的。因此,自由貿易的終結也給了英國一記重創。

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我們都知道歐洲的福利制度相當完善,英國也是如此,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英國雖是戰勝國的身份,但國庫空虛,工業也大不如從前。但是英國卻沒有想要趕緊恢復工業生產,而是熱衷於大力弘揚福利制度,優厚的福利待遇致使英國養成了許多社會懶人,而支撐國家建設國家的基層工作者卻十分匱乏,而導致了英國在近現代並沒有在社會,制度,經濟等方面誕生出大批人才,人均水平較低,沒有合理的結合本國而使用符合本國國情提升國力的有效方法,導致了英國逐漸落後於其他的西方新興國家而使其地位逐漸衰落。

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日薄西山”的?

總之,雖然英國看似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巨大影響而衰落,但是縱觀全世界的風雲變幻,英國走向衰落是全球化,世界化的必然結果,也是不斷變化的國際格局衝擊著世界格局狀態下的必然趨勢。之前英國又經歷了脫歐等混亂,國情越發複雜,前路也愈發險阻。不知英國人接下來的路將走向何方,未來又會如何發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