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做父母的總是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人生經驗都教給孩子,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少犯錯,少走彎路。為人處世有很多重要原則,但今天我說的這條重要原則,無論如何都要教給孩子,它可以讓你的孩子避開災禍,一輩子平平安安。這條原則就是——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古代的武將都想立軍功受封賞,但是立功太盛的武將又往往會功高蓋主,受帝王的猜忌,最後不得善終。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位武將,立下了蓋世奇功,被封王,但是卻沒有受到猜忌,不但自己得以善終活到了85歲,他的子孫後代還聯繫好幾代都高官厚祿,榮華富貴。這個牛人就是郭子儀。

郭子儀是唐朝的大將,用兵如神,平定了安史之亂,堪稱當時的第一名將,連唐肅宗都誇獎他“吾之家國,由卿再造”,意思就是我李家的江山,是你郭子儀重新打下來的。郭子儀位高權重,被封為汾陽郡王,卻沒有被皇帝猜疑,被其他的大臣忌妒,原因就在於他不但會打仗,還很懂得為人處世之道。而“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條原則就被他用的很好。

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安史之亂之後,因為功勞太大,為了防止皇帝猜疑,郭子儀整天和他的小妾、侍女在家裡面吃喝玩樂,花天酒地,就算有客人來了也不起身,顯得很無理。然而有一天,有一個叫盧杞的普通官員到他府上去拜訪他,他卻叫他的小妾侍女全都躲到裡間去,自己穿戴得整整齊齊、恭恭敬敬地去接待盧杞,等這個盧杞離開了以後,小妾們就問郭子儀:“家裡面來過那麼多的達官顯貴,你對他們都很隨便的,根本就不怕他們,今天來了一個這麼低級的官員,你卻對他那麼恭敬,好像很怕得罪他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郭子儀說:“盧杞這個人面貌醜陋,長著一副暗藍色的面孔,就像惡鬼一樣,假如你們見了他,一定會忍不住發笑的。但是這個人很有才華,皇帝也很賞識他,他遲早會發達的。然而這個人又很記仇,等我死了以後,一旦他當了大官,他就會記恨被你們嘲笑這件事,到時候我們郭家就要倒大黴了。”

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後來事實果然證明郭子儀有遠見,郭子儀死了以後,這個盧杞就當上了宰相,他心胸狹隘、有仇必報,很多曾經得罪過他的人都被他害得很慘。但是對於郭子儀的家人,他卻感念郭子儀當時對他的禮遇,不但沒有加害,還對他們非常照顧。

《論語·述而》第37章有一段話,“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心中坦坦蕩蕩,小人常常心懷憂慮。

得罪君子不要緊,就算他很生氣,要報復你,他也會坦坦蕩蕩,光明正大的。但是得罪了小人就不一樣,小人心理陰暗,很可能他表面還跟你嘻嘻哈哈,好像他不當回事一樣,但是背地裡卻已經記住你了,找到機會就會下黑手整你,而且他會記恨你一輩子,就算你死了,還會把賬算到你的親人頭上。

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郭子儀正是因為熟知這個道理,所以他敢得罪其他的大官,卻不敢得罪盧杞這個小官,他的智慧也讓他的後代避免了災禍。歷史上也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最後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清朝末年有一個叫張蔭桓的官員,在出使英國的時候買了一塊綠寶石和一塊紅寶石,打算作為送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禮物,因為綠寶石比較貴,所以為了討好慈禧,他就把綠寶石送給了慈禧。本來慈禧高興的,張蔭桓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是沒想到就是因為不注意得罪了小人,結果功敗垂成。

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慈禧太后身邊有一個寵信太監叫李蓮英,大臣給慈禧送禮都要經過李蓮英的手,按照當時的潛規則,你就要另外備一份禮物送給這個李蓮英,但是張蔭桓眼界很高,當時又很紅,所以就沒有把李蓮英放在眼裡,沒有給他準備禮物,李蓮英就懷恨在心。有一天,慈禧把這個綠寶石拿出來把玩的時候,李蓮英故意在旁邊說:“難得張蔭桓這個小子分得那麼清楚,難道咱們就不配用紅的嗎?”

李蓮英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在清朝有“妻紅妾綠”的說法,就是正妻可以穿紅的衣服,而小妾只能穿綠的衣服。慈禧被稱為“西太后”,是因為他是“西宮”,是皇帝的小老婆,不是“正宮”,對這一點,她一直都是非常忌諱的。被李蓮英這麼一挑撥,她就把張蔭桓給恨上了,後來把張蔭桓發配新疆,兩年之後乾脆下令處死。

2個故事1個道理,教會了你的孩子,一輩子不擔心為人處世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君子好鬥,小人難纏”,我們要教孩子學郭子儀“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不要學張蔭桓“不把小人當回事”,結果最後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麻煩您隨手點個贊,轉發收藏一下,記得關注一下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