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很多人都說“長見識”很重要,有“遠見”很重要,“格局”很重要。

我也這樣說,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先前講過,我提倡看書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看書能“長見識”。


“見識”不是“格局”,也不是“遠見”。

但是,只有“有見識”,才能“有格局”、才能“有遠見”。

“見識”是這些的大前提、大條件。

那麼,“見識”究竟有什麼具體的作用?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1.更準確、更客觀的認識事物。

繼續引用之前說過的那句話——你無法想象一個“你不知道”的“東西”。

就像一個不懂做飯的人,你問他飯怎麼做,他必然答不上來。

即便他回答,也只能瞎猜、瞎蒙。

只有他去了解“做飯”相關的知識,他才能知道“飯怎麼做”。

他才能回答上“飯怎麼做”這個問題。


這個道理在很多方面都是通用的。


技術方面——你家電腦出問題了。

如果你瞭解電腦方面的知識,你可能自己就修好了。

因為電腦出問題,一般都是小毛病,重啟重裝之類的。

如果你不懂,那你只能找“懂的”人了。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非技術方面——最近的疫情,還有那個雙黃連…

如果你瞭解傳染病、明白什麼叫新型疾病、知道什麼叫人傳人。

你可能在很早的時候,就提前備下口罩了。

如果你知道什麼叫“抑制”,如果你知道“抑制”不是“預防”。

那你肯定不會去買"雙黃連".

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他們買了。

人用的也就算了,獸用的都買了…


在很多時候,你掌握了很多知識、有很多見識。

這不一定能讓你過得更好。

或者說,一般它對你生活影響很小。

但是,總有一些時候,你會需要“一些知識”,你會需要有些“見識”的。

疫情少見吧?但它發生了。

雙黃連這種事…它也發生了。

以前搶購碘鹽…它還是發生了。


有見識,可以讓你更好的應對“突發情況”。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2.有見識,才能有遠見。

“見識”是什麼?

你知曉了一個知識,你思考了這個知識,你明白了這個知識。

這就是見識。


“遠見”是什麼?

你把你知道的“知識點”整理在一起,然後用它推測現實、去判斷現實。

這就是遠見。


舉個例子:

1月20日,新型肺炎剛被重視。

如果你對一些東西有所瞭解,那麼你肯定提前就重視起來了。

由於平臺限制,我不能寫健康相關的內容,所以我把一段話刪掉了,大家自行領悟。


你運用你知道的“知識點”,把這些知識點放在一起。

你得出一個結論:這病很危險,我要小心。

你還知道,戴口罩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所以你很早就買口罩了。

這就是遠見。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網上還在流傳什麼“艾滋病你都不怕,這個你怕?”、“別人都以為武漢封城了,只有武漢人不知道已經封城了”的時候…

你已經出門買了口罩。

這就是遠見。


在別人還在“玩玩樂樂”的時候,你已經做好準備了。

該買的買了,該做的做了,你只需要在家少出門。

等各媒體報道嚴重、各地區管控的時候,他們終於反映過來了。

他們想去買口罩——缺貨了。

遠見就是,看的比別人遠、反應比別人快、動作比別人快。


“有遠見”體現在各種方面,我僅僅是用這次疫情舉個例子。

你知道的“知識點”多了,你才能把這些知識點綜合在一起。

才能“推測未來”,你才能“有遠見。”

還記得上面說的那句話嗎?人無法想象“他不知道的東西”,所以你必須知道、必須知道“知識點”。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3.有見識,有遠見,才能有格局。

見識是什麼?見識是“知道很多”。

遠見是什麼?遠見是“比別人看得遠”。

你知道的多了,才有機會看得遠。

當你看得夠遠,你就可以“有格局”。


格局是什麼?

格局是——利用“遠見”的優勢,制定長期計劃。

換句話說——下一盤大棋。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有格局的人,做事有計劃,有長期計劃。

他們有一個很長期的計劃,這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他們會為了這個長期計劃,然後去努力很久。

他們為了這個長期計劃,他們會做很多事。

他們的努力、他們的做事,都是為了“長期計劃”。


拿銷售舉例。

普通人做銷售——我想辦法多賣點東西,賣多了我賺的就多。

賣完就拉倒,啥也不管了。


有格局的人做銷售,則是選擇“重複需求大”的銷售。

儘量讓客戶在各種方面都滿意,完事之後,客戶將來還可能

重複購買。

這就是積累“資源”。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普通人不會積累資源,他們目的是賺錢,但他們只知道賺“今天的錢”

當他們在本地銷售的差不多了,他們只能去外地、去其他地區。

他們的銷售,是一次性的銷售,一個人賣一次。

由於沒有“長期客戶”,他們的銷售額難以保障,只能疲於到處奔波。


有格局、有計劃的人,他們做銷售,目的也是賺錢。

但他們是賺“長久的錢”。

他們儘量在“使客戶滿意”的基礎上,把客戶轉變為長期客戶。

這樣,他們就能長久的賺錢,他們的長期客戶會越積越多。

如果發展的理想,那麼他們可以在長期客戶這裡取得大量的銷售額、賺到大量的錢。

如果發展的一般,這些“長期客戶”也能提供一筆穩定的“銷售額”。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這是“普通人做銷售”與“有格局的人做銷售”的區別。

格局再大一點的。

他們的銷售目標就不是個體了,是群體,是更大的企業。

這樣的銷售,比個體銷售更難、更考驗技術、能力,更需要花時間。

但收益也更大。

如果在有著“大客戶”的基礎上,還能再發展成“長期客戶”,那麼資金來源就可為“滾滾不盡”了。


當然了,我只是舉例子,現實的銷售也沒那麼簡單。

格局會影響人的做事方式、個人目標。

為什麼能影響人的做事方式和目標?

因為知識量多,因為有遠見。


你知道“發展長期客戶”更有好處、以後的收益會更高。

那麼你就會向著“發展長期客戶”這方面而努力。

如果你不知道“發展長期客戶”有好處,那麼你可能只會“幹一天算一天,賣一份算一份”。

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但很多人確實不懂。


“有見識”有用嗎?有!“有見識”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格局是“遠見”的實際應用。

“遠見”是有“見識”的實際發展。

這些是互相關聯的。


這也就是“見識”的用處。

“見識”是遠見的基礎。

更是“格局”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