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銀行利率會怎樣調整?

用戶7274925013368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得到了明顯控制,社會生產生活也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很多人都開始去銀行借錢了,不管借錢是用於企業經營,個人消費還是住房貸款,相信大家都比較關心利率的問題。

至於2020年銀行利率會有什麼樣的調整,我認為有很大的概率是會下調的,這種判斷主要基於以下2點考慮。

第一、市場資金變得更加寬裕。

最近兩年時間國際經濟環境不太樂觀,我國經濟也面臨下行的壓力,所以從2019年開始,央行就通過多次降準的方式向市場釋放了不少資金。

從2019年到現在央行已經連續開展了5次降準活動,其中2020年1月份已經降準了一次,而到了3月16日還會繼續定向降準一次。

經過這幾次降準之後,央行累計向市場釋放的資金保守估計至少達到2萬億以上,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銀行資金緊張的局面。

銀行貸款利率的高低,不管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跟銀行的資金面有很大的關係,通常情況下銀行資金變得寬裕了,那麼對應的市場的利率也會跟著降低,所以預計2020年,整個銀行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有可能不斷下降。

第二、銀行利率監管更嚴。

過去兩年時間,我國存款利率不斷上升,特別是隨著一些民營銀行參與到存款競爭當中之後,存款市場變得更加激烈,所以各大銀行為了吸收到更多的存款都不斷上調存款利率,比如以前三年期的存款利率一般都只有3.58%左右,但是最近兩年時間,很多小銀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都可以給到4%以上,5年期利率甚至可以給到5.45%以上,這個利率是非常高的。

但是很多小銀行推出的一些創新性存款,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銀行正常的競爭秩序,所以央行看到這個問題之後,就推出下發了一些監管文件。

比如3月9日央行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這個《通知》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的內容:

一、要求銀行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產品,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不能掛檔計息,只能按活期利率計算。

二、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納入到利率自律管理範圍。

三、將存款類金融機構對存款利率管理規定和自律要求的執行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同時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上述情況納入金融機構合格審慎評估。

在央行這個監管政策出來之後,預計很多小銀行的智能存款都要停掉,而且這些小銀行在存款定價方面也不能隨便搞,必須嚴格按照銀行業利率自律公約的相關規定來執行。

可以預見的是在央行這個監管政策正式落地之後,市場存款競爭會變得更加有序,對應的存款利率也會有所降低,所以未來不論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都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一旦貸款利率下降之後,這就可以降低大家的借錢成本,不論是買房還是借錢做經營的利息都會減少,這對於促進肺炎疫情之後經濟恢復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貸款教授


作為一名從業6年的金融人,歷經了6年的銀行利率的變化。在根據當前現有的市場經濟情況。以及當前疫情的情況。我判斷,2020年銀行的利率一定會下調,即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都會下調。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利率下降是趨勢。根據統計。自1990年以來,我國的定期利率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從來也沒有上調的情況。並且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是零利率或者負利率。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逐步由發展中國家步入發達國家。利率在下調也是一個既定事實。

第二,金融工具刺激國內經濟發展。雖然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是根據數據統計情況,我國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2020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根據以往情況,降準之後肯定是降息。

第三,受疫情影響,我國要復工復產。保持市場經濟活力,發展經濟。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市場運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下調銀行利率。是將大量的資金流入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


安生拙見


2020年的銀行利率,我認為並不會有著調整。現在銀行利率方面,有著很大的改變,比如存在房貸利率、市場基礎貨幣利率等等,而央行調整的基準利率,是一個標準、基準,而這個標準近些年來一直為調整過。

2015年10月央行調整基準利率以來未發生調整,活期年化存款利率仍舊保持0.35%,定期年化存款利率三個月期為1.1%、六個月期為1.3%、一年期為1.5%、二年期為2.1%、三年期為2.75%。但是,央行沒有做出任何的調整,並不代表各家銀行沒有任何的調整。

銀行方面有著一定的存貸款上下浮比例,比如銀行定期存款普遍有著10%-30%之間的上浮比例、房產貸款有著20%的上浮比例、企業貸款依據不同的風險程度給予上下浮比例。

那麼這種影響還存在市場貨幣的緊松。比如,市場貨幣充裕,那麼貸款的上下浮比例就能更為鬆動一些,存款的上下浮比例也會更加鬆動一些。市場貨幣比較緊,那麼上下浮比例就會偏向於上浮。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個人偏向於2020年銀行利率會偏向於鬆動調整,也就是較2019年的水平存在一定的下浮。逐漸投向於市場的貨幣,充裕整個市場的貨幣流動性,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我認為不管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都有著一定的下移。

當然了,基準利率大概率是不會調整的,調整的是市場貨幣基礎利率LPR以及銀行的上下浮比例。這幾天眾多機構對2020年三月份LPR的預測,均保持下調10個基點的水平。市場貨幣基礎貸款利率的下降,說明市場貨幣是較為充裕的。那麼在貨幣充裕的基礎上,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我認為也會存在一定的鬆動,因為市場的貨幣充裕。

所以,個人的觀點是,2020年銀行利率並不會有所調整,但上下浮的比例會有著鬆動下浮。


厚金說


2020年,銀行貸款利率大概率處於下行。

2月17日,央行發佈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為3.15%,較上期下降10個基點。同時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

還有兩天就是發佈每月LPR利率發佈的日子,央行在這個時候降低MLF利率,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為LPR利率的進一步降低打開空間,這也符合大眾預期。

2020開局,便突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央行在1月6日就下調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資金8000億元,有效的支持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

人民銀行在2月3號、4號,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兩天累計投放基礎貨幣1.7萬億,投放了充足的流動性,有效的維護了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穩定。

在短時間內如此密集的降準降息,實屬罕見,體現了逆週期調節的力度。主要的一點還是用來穩定實體經濟,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恢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們迴歸到正常的生活狀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此,央行後面還會加強逆週期調節力度,進一步降準降息,為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長期來看,受國際利率走勢影響,我國銀行的存貸款利率一定是逐步降低的。零利率時代的到來也不會太遠。

具體到2020這一年,銀行利率的總體水平毫無疑問是處於下行狀態。


南公子



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浮動確定的,但最終也要報轄區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從目前的情況來來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調的可能性較小,2019年年末時就已經有很多商業銀行開始下調存款利率了。


  1、2020年元旦央行發佈公告稱,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準後大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大約150億元,銀行對存款的需求也會有所降低。

  2、節後股市開市首日,央行開展1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9000億元7天期、3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分別為2.4%、2.55%,均較前次操作降低10個基點。市場預測,此次中標利率下調有望引導2月份LPR報價下調。

  3、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央行也在採取措施希望引導銀行貸款利率下調,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後期貸款利率大概率會有所下降,因此存款利率也可能會有所降低。


  現在存貸款利率已經比較市場化了,各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主調節存貸款利率,所以預計短期內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較小。(完)



錢生錢事


關於2020年銀行利率會怎麼樣呢?其實我作為金融人士呢,我也在想過這個問題,現在遇到疫情之後,全國的經濟幾乎停滯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呢,其實挺複雜的,很多人都沒想到這個事情。

啊,如果經濟出現了問題說明了貸款的人就會多,就更加需要錢,需要錢的時候大家需要錢就比較多,這種情況下呢,如果銀行錢不夠的情況下,利率是要上講上漲的,在貸款端,但是在貸款端上漲了上漲的話,那存款端怎麼樣也同樣會上漲的,所以總體來看,我覺得今年銀行的利率都是上漲的。

呃,整體上漲的情況下,國家為了救活中小企業,大企業,國企等的時候一定會放水,就是多放一些流動資金出來,這種情況下呢可能會對一些貸款進行一定的那個貼息吧,所以這個利率這個情況呢,目前就等國家出政策初步來說很快的了,因為疫情一出來,畢竟現在影響了差不多2~3個月嘛,如果加上後面的話,有可能影響大概一個季度的吧,這個經濟,所以今年整體經濟漲6%幾乎是不可能了,所以這個是嚴重影響利率的走勢的。


K線博士的圈子


短期內來看央行降息的概率並不高,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基準利率會發生一定幅度的變化,但是對於各家銀行的實際執行利率而言,還是偏向於下調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促使一部分的銀行存款拿出來進行新的投資和消費,但是這對於當前的穩健投資市場而言,影響力度是不大的,因為調整更多的是具有中高風險的投資市場的相對利率。

目前來看,所有的金融機構和銀行都會按照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來進行實際利率的浮動,一般而言這個區間是穩定在30%~40%左右的,而央行給定的浮動上限是50%。但是為了穩定當前的金融市場,很少有銀行會把自己的執行利率直接浮動50%左右。

即使是當前具有較高門檻的銀行大額存單一般是20萬元或者50萬元起步的,執行的利率浮動也才有45%~55%的區間,但是當前絕大部分的銀行大額存單,它的浮動利率基本上都會維持在50%下方。

進入2020年之後,我們關注利率的另一個方面就是當前的剛性兌付原則延期了一年,換句話說保本保息類型的理財產品也會對於當前的利率有一定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金融理財平臺,包括銀行官網在內都上架了一批新的保本保息類型的理財產品,年化浮動利率一年期基本上穩定在百分之4~5%的區間內。

這個利率的浮動對於當前的銀行基準利率而言也算是比較高的,但是它的風險完全不屬於存款,也不屬於大額存單,而是完完全全的屬於銀行特色儲蓄或者是銀行理財。基本上把它理解為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即可,最近也是風頭比較盛的。


晴天財經閣


銀行利率怎麼走完全取決於央行。

剛剛,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10個基點,從3.25%下調至3.15%。

詳細情況參考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2020第29號。

交易公告顯示,央行今天進行了2000億MLF操作。同時還進行了1000億得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維持在2.4%不變。

今天公開市場操作業務到期量10000億,回籠9000億資金。如果算上MLF2000億,則全口徑淨回籠7000億資金。

央行上次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的時間,是1月15日,下圖是當時的公告。

降息10個基點,就是央行應對這次疫情的系列大招之一。

此前,節後金融市場首個交易日,央行已經下調7天和14天逆回購利率分別至2.4%和2.55%,下調幅度為10個基點。此次MLF的下調幅度保持一致。

不出意外,本月20號公佈的LPR一年期也將跟隨MLF的利率下調10bps,而5年期的LPR下調幅度可能會稍小。

這一系列的降息操作其實都在金融市場的預期之中,並沒有超出預期的東西。儘管如此,金融市場對此依然給出了積極反應:

MLF降息的消息出來後,中國的股市、債券、大宗商品市場都給出了積極反饋,同步上漲。然而由於此為預期之內的事實,漲幅與消息公佈前相比,並不明顯。

在缺乏經濟數據的前提下,市場集中交易對逆週期政策調節發力的預期。

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加上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復工開始推進,經濟基本面遭受衝擊的現實將逐步迴歸投資者視野。

投資者當前應該警惕市場交易節奏的切換,因對逆週期調節的預期已經幾乎悉數定價計入資產價格,而對經濟現實的衝擊則尚未充分反映。

那麼問題來了:該怎樣看到這個降息?它透露了什麼信號?

第一,降息是實體經濟、股市、樓市的利好,它在意料之中。

第二,降息幅度不算大,只有10個基點,顯示管理層不願意過分刺激資產價格。

央行不願意給人大水漫灌的印象,不願意刺激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價。此外,央行還希望通過差別式利率,來支持實體經濟、支持災區。

從歷史上看,央行一次標準降息幅度是25個基點。去年央行改變玩法,一次降息只有5個基點,我形容是“一個饅頭掰5瓣,一次利好用5次”。這次出現了疫情,給了10個基點。

事實上,在利率普降10個基點的基礎上,還有大量針對災區、受影響行業的定向降息,力度動輒是50個基點。所以,目前央行是“普遍降息+定向降息”並舉的。

第三,這一輪降息之後,2020年還會有降息,至少還有15個基點,甚至更大空間。

央行在降息上的淡定,反應了管理層對經濟形勢的某種自信。看來,最近疫情的真實走向是相對樂觀的。但2020年穩增長其實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未來降息還會有。

第四,2月20日的降息,但願不會有“意外”。

上圖是1月20日的LPR利率。如果降息10個基點,則1年期和5年期利率將分別為4.05%和4.70%。

其中5年期是房貸的參考利率。我們需要觀察的重點是,5年期利率是否會同步降息,力度是否一樣。歷史上,央行曾只降息1年期利率,而不降低5年期。

根據央行的政策導向,降息是肯定的,銀行資金成本降低,也會隨著降息。





財經微講堂


作為一個理財愛好者,我一直比較關注銀行利率變化情況,下面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幫助。

2020年銀行利率會如何調整呢?當然會根據市場情況來調整,而且 為了保證經濟發展,人民銀行也會出臺一些貨幣政策,對利率也會構成實質性影響。

到現在,2020年已經過去一個半月,我們先看看這一個半月中,在貨幣政策方面,發生了哪些事情。

進入2020年之後,人民銀行就宣佈普遍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釋放8000億流動性,降準雖然不等同於降息,但是對市場的刺激作用類似,這會降低銀行資金端成本,刺激利率下調。

春節過後,為了保證市場流動性,同時考慮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以及A股按預定期限正常開市需要,人民銀行又開展了1.2萬億的逆回購操作,2月4日,人民銀行繼續釋放流動性,又開展了5000億的逆回購,因此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寬裕。

按照上面已經執行的政策,2020年的貨幣政策應該是很寬鬆的,這種情況下利率不可能上行,很可能會保持下行態勢,直至我國經濟出現實質性好轉。


既然我們判斷了2020年銀行利率會保持下行趨勢,這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一是利率下行有助於投資創業,在貨幣比較寬鬆的條件下,融資成本較低,賺錢效應較好,因此比較適合創業者,如果你有好的項目,現在融資相對會容易一些,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期。

二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因為市場流動性增加後,銀行以及其他資管機構獲得資金的難度降低,所以給出的存款利率也會降低,這就導致一些不受力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比如創新存款,大額存單,貨幣基金等等,這時候要存銀行存款或國債,最好選擇5年期的高息產品,提前鎖定投資收益率。

三是股市的賺錢效應開始顯現,市場流動性充裕後,資金會逐步湧向高風險投資,股票市場將得到投資者青睞,我們看到最近A股表現非常突出,創業板指數已經創出新高,賺錢效應明顯。

總之,按照目前的情況看,2020年銀行利率應該是以穩中向下為主基調,根據這種趨勢,可以提前規劃你的投資,爭取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


互金直通車


個人認為在2020年不管是銀行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多多少少均是會發生下浮的概率。

因為受新型管狀病毒的影響,我國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與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為了保障市場經濟平穩有素的發展,也做出了相應的政策在2月3日-2月4日兩天當中,分別釋放出1.2萬億與5000億資金增加市場流動性。

對於在實施了LPR貸款利率後,本來銀行利率就處於下坡路的局勢,再加上此次疫情導致央行為了中小企業穩健發展,給予財政補貼實際貸款利率上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低於1.6%的要求,大量的釋放資金,對於貸款利率而言是好事利率下浮,而對普通存款的儲戶來說,在銀行資金充足貸款利率又下浮的情況下,為了保持平衡銀行存款利率自然是會發生略微的下調政策。



據相關報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2月10日在某論壇組織的“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和應對之策”的一次網絡視頻專題會議上指出,要建立疫情利益相關方的損失分擔機制,防止損失過度集中在中小微企業。政府要增加對受疫情嚴重衝擊的小微企業的稅收減免和補貼;銀行儲戶方面可考慮適當降低央行基準存款利率,為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提供空間,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那麼今後央行有一定概率下調基準存款利率。

利率走下滑趨勢的情況下如何應對?

在銀行存款利率走下滑趨勢的情況下,對於廣大儲戶來說多多少少均是會受到些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先選擇一些,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的中長期定期存款產品,來鎖定未來幾年固定的收益率,這樣就不會隨著存款利率的下浮而影響未來幾年的利息收益,或者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適當的選擇一些理財產品,例如穩健性理財產品與基金產品,來增加存款收益率的提升。


綜上:通過以上內容得出結論在2020年大趨勢影響下,各銀行所推出的貸款利率以及存款利率,多多少少是會發生下浮的概率。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點贊關注」本文章本人原創,謝絕抄襲23: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