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平廣島!核平長崎!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經過是怎樣的?

為加快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速度,1945年7月24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8月6日凌晨1時45分,三架氣象飛機首先起飛,以判定當天的天氣。2時45分,運載“小男孩”(廣島原子彈的代號)的B-29型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由兩架觀察機護航,從太平洋的提尼安島起飛。它以每小時285英里的速度在32000英尺的高空飛行。9時15分,“埃諾拉·蓋伊”號順利飛臨廣島上空,將“小男孩”投下。

這是第一顆用於戰爭的原子彈。飛行員保羅·蒂貝茨,也因執行這次“核平廣島”的任務而名載史冊。

核平廣島!核平長崎!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經過是怎樣的?

保羅·蒂貝茨

“小男孩”爆炸後,不過幾秒鐘的工夫,廣島就變成了廢墟。據估算,當時廣島人口約為34.3萬人,當天死亡人數就超過7.8萬人,負傷和失蹤者超過5.1萬人。

第二次的空投任務,落在了查爾斯·W·斯威尼的身上。斯威尼曾駕駛“藝術大師”號觀測飛機,在廣島轟炸中執行轟炸效果觀測任務。“藝術大師”這次再度作為觀察機使用,斯威尼將駕駛另一架B-29轟炸機“博克之車”號執行此次轟炸。

8月9日凌晨3點39分,“博克之車”裝載著“胖子”(長崎原子彈的代號)從提尼安機場起飛向日本飛去,目標是小倉。斯威尼暗自禱告,希望自己能像蒂貝茨那樣幸運。然而,這次的轟炸任務卻並不順利。

9點5分,“博克之車”飛抵小倉上空。這天小倉上空氣象條件很差,空中佈滿厚厚的雲層,地面則濃煙滾滾,能見度極低。“博克之車”在小倉上空盤旋了三週,始終未能找到瞄準點。而小倉的地面防空部隊發射了密集的高射炮火,斯威尼只得提高飛行高度。

核平廣島!核平長崎!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經過是怎樣的?

查爾斯·W·斯威尼

當斯威尼決定再次進入小倉上空搜尋目標時,接到無線電報務員報告:從截獲的日軍情報看,可能會有戰鬥機升空攔截。斯威尼這才決定將轟炸目標改為長崎。

10點28分,飛機抵達長崎上空。這天長崎也是多雲天氣,第一次進入長崎上空也未能找到目標。燃料表的指針急驟下降,斯威尼的心情異常緊張,他暗下決心,第二次進入時無論如何也要將“胖子”投下。第二次進入長崎上空終於艱難地找到瞄準點。10點58分,“胖子”脫離“博克之車”飛向長崎。

繼蒂貝茨之後,斯威尼也完成了“核平長崎”的任務。

“胖子”的爆炸當量比“小男孩”大,但由於長崎地形三面環山,所以損失比廣島小。據估算,當時長崎的人口約為23萬,當天的傷亡及失蹤人數就超過了10萬,約六成建築物被摧毀。

“小男孩”和“胖子”遺害無窮,廣島和長崎的倖存者至今仍飽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膚灼傷等輻射後遺症的折磨。可見,作為核武器的一種,原子彈的威力是恐怖、駭人的。

核平廣島!核平長崎!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經過是怎樣的?

原子彈爆炸時的真實場景

從另一方面看,要保護自己,擁有核武器及其衍生的核威懾力,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敵人才不敢對我們動用核武器甚至輕啟戰端。在此,向所有為中國核研究奉獻過的科學家及學者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