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分享一下,你對孩子最好或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麼?

鴻FU生活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家長的自我成長,育兒從來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做了什麼,一個愛伸拳頭的家長,只能教會孩子用拳頭解決問題。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物質上是滿足的,與上代人相比,他們更需要尊重、愛,我們父母首先要理解何為尊重與愛,才能給到孩子。只可惜很多父母並未瞭解何為真正的愛,是打著愛的名,行著不愛的實。給孩子提供一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有愛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自然知道什麼是理解尊重與愛,因為已被他們內化。家庭是孩子最大的環境,好比養花,我們就是孩子的養份、陽光與水,養花要懂花,不是單純的一廂情願給予,而是你需要什麼,我給什麼。不要把愛變成了傷害。


愛智aizhi


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定是家長以身作則。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說:“不要直接喝自來水,對身體不好。”當時好多孩子說:“老師,我爸爸總喝自來水呀,他身體還是特別棒啊!”這樣的回應也讓老師犯了難。

孩子們可能有時候不清楚是非,覺得家長的方法是對的。這樣就會把父母身上的行為轉移到孩子身上。

若這名父親不喝自來水,那麼孩子也會覺得喝自來水對健康是不利的;即使不懂這個道理,也會避免喝自來水的。

我有個朋友,他讓孩子堅持每晚讀書,自己也捧著書看;他告訴孩子不要熬夜,自己每晚十點半一定會熄燈睡覺。

我們不能一邊刷視頻,一邊催促孩子看書;我們不能甘願當笨鳥,卻讓下一代拼命飛。

所以,做孩子們的榜樣吧。他們崇拜你、尊重你,自然會聽你的教導,不會每天雞飛狗跳。


陌芷煙


“身教重於言教”,我兒子有一段時間毫不節制的看電視,導致眼睛有點眨的頻繁,帶他看醫生後,醫生說不能再看電視了,從那以後,我和孩子爸爸也不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了,平時陪孩子做遊戲,講故事,看繪本,開始時孩子覺得委屈,會撒嬌想要看電視,被我們果斷的否決了,兒子看我們也遠離電子產品了,慢慢的他也適應沒有電視的生活,眼睛養好了,現在也很愛看書。


初夏傾情74442060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一個複印機,父母是原件,而孩子是一個複印件,原件的好壞與質量直接影響了複印件的效果。

1、父母要做到的就是做好榜樣。無論是從百善孝為先,還是從生活好習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為他們撐起希望的天空,包容他們的大海。所以我們要時刻給孩子帶來積極向上的,樂觀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們家有時會舉辦家庭晚會,總結會,家庭的口頭禪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極惡之家必有餘殃。”時刻提醒,與人為善。

2、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經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孩子的歸屬感,安全感會很強,陪孩子慢慢長大,也允許孩子慢慢長大。也許只是一個遊戲,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存在,小時候孤獨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性格會孤僻、內向、膽小、缺乏自信,甚至影響他的一生。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長大。親子CS遊戲[笑哭],高興真的不光是孩子。[笑哭]





心語心樂夢利


因為長期從事管理工作,又是教育行業,所以我個人比較推崇:職業化家庭教育。

我們經常講,教育孩子就是在自己教不了的時候找比自己高的人來教。

為什麼呢?因為更高層次的人懂得如何突破層次,去到更高的階層。

職業化家庭教育是這種教育形式的基礎。

職業化家庭教育就是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經驗傳授給孩子,並讓孩子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從而起到教育作用。

我一般會從下邊幾個方面下手:

一、即時教育

孩子無論是犯錯了,還是做好了,都即時教育,讓孩子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行為產生的結果是什麼。

二、帶孩子總結

我經常帶孩子總結,包括:考試、作業、日常生活等等,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困難和取得成績的時候,幫助孩子分析總結,為孩子積累經驗,讓孩子學習分析總結事情的方法。

三、與孩子鬥法

我經常給孩子製造困難,也經常給她挖坑,讓她跳進去,再埋上,等她跳出來後,就可以嘗試給我挖坑了,現在基本可以跟我打成平手了。

四、帶孩子玩

我會帶孩子去辦公室,出去旅遊,跟我一起拍視頻,還經常跟她摔跤和體育鍛煉。

帶孩子玩的主要目的是讓她能夠開闊眼界,多去體驗,身臨其境的看到,感受到。

這四點基本就是我推崇的職業化家庭教育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跟孩子講她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別人的反應是什麼樣的,她自己會去實踐,發現真的跟我講的一樣。

我也會告訴她,她的那些行為會影響她與人接觸,基本會引用一些同事的錯誤來做素材。

差不多就這些吧,現在孩子的情商和分析總結能力,以及思維深度都還不錯,也比較欣慰。


小亦說教育


方法是多樣的,因人而異,並不能絕對化。我首先是把我老爸老媽的思想傳承給孩子:善孝為先,做人要正,尊老愛幼,學而至用,遠小人近君子,不欺弱小老殘,不懼惡劣奸詐騙,……說實在的,從不慣寵逆,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可以說我的感覺和現實是匹配的,家庭非常和諧完美,孩子優秀成功!……


李文彬531


教育是個悠長的路,難有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但不要後悔以往,什麼時間開始都不晚。

在我自身成長和教育孩子們的這幾年,對教育的理解感悟如下:

1、快樂的家庭氛圍,能培養孩子歸屬感,這樣的環境,孩子獲得安全感滿滿,會全心放在成長的學習上;

2、父母的重視、關注,我們都希望自己受重視,孩子更是如此,我們不要輕易否定、輕視和忽略孩子的感受,相信、尊重ta;

3、給孩子鼓勵,當ta取得成績時,鼓勵ta努力的行為,讓ta也為自己自豪,不要順口說寶貝真聰明,這個誇多了,孩子會有心理壓力;

4、家長執行力強,當和孩子做完計劃後,一定要執行,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影響;

5、找機會和孩子談心,告訴ta你愛ta,很難,但這些能拉近你們的親子關係。

我能想到的、運用到的就這麼多,以後還補充!共勉!


迷你教師


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的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麼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呢?

第一,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5、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第三,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讓孩子敢於夢想

1、有夢想才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頭腦

第六,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弓l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2、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3、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4、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5、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6、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而人格決定個人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可以讓人不斷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大大地提高一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

給孩子民主,自由和自信,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輕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這說明健全的人格在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家長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孩子的人格上。


遼寧教育大觀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對兒女交流溝通作用!

1.1歲至7歲歸屬幼年期的基礎教育,這就是必須從兒童抓起。父母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尊重長輩,以禮,善,品,德為主。一年級至初中期間的教育是老師的責任,主要以學習文化為主。這就是雙管齊下的作用,家長十老師十子女等於一個全優的子女!

2.第二階段是進入初中三年制,初一,初二是子女學習打基礎,初三就是複習衝刺考高中。這個時候父母必須利用空間與週六週日,陪著子女飯後或者是旅行交流感情及問候學習狀態,多幫子女指導及關注一下學習優,良,差等等情況。也是一個人生夢想的規劃!

3.進入高中時期,仍然是高一,二是打下堅固的學習基礎。高三就是一個複習的階段,這次是針對兒女的人生命運的一次選擇點。文科與理科的定位,目標,方向!父母親只是一個外因者,兒女是內因者。要尊重兒女的自己選擇權利!學校與學院是一個育人,育才,育智,育德的地方,將來步入社會的環境中。必須得專業對口,人才,技術,特長,關係都是重要的因素!國家的政策就是自主創業,下基層任職與掛職五年時間後。確定自己的人生與生活工作。望子成龍,有一個好職業收入高,職業穩定性。這就是父母親的[心]願![握手][握手][握手][摸頭][摸頭][摸頭]


用戶文化旅遊


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你也能做回一個孩子,其實在我們現代社會家庭教育是很失敗的,以前父母迫於無奈不能守在身邊,現在父母在身邊也是等於虛設,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電子產品,其實很多孩子看了電視他從中學到的內容也是他習慣的一部分,所以現在我們的家庭教育父母的陪伴真的太少,我們總是在說忙,那你不忙了也沒有真正的投入到和孩子的感情中去,所以最好的感情溝通就是讓自己做回孩子,這樣很多感受你就能體會,那麼很多情緒也能控制了,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