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迅速分裂成了各大軍閥,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嗎?

老照片


嚴格來講,北洋軍的分裂和民國的軍閥割據都是清朝的錯,原因都是地方封疆大吏充分掌握了財權和軍權。

首先,大清王朝面對烽煙四起的農民起義束手無策,鉅額賠款加上屢戰屢敗,京師即拿不出錢也拿不出軍隊去圍剿像太平天國、捻軍這樣的反賊,只能大量放權,讓地方官員、都督、巡撫和鄉紳自行籌款編練軍隊,為軍閥割據創造了原始條件;

晚清四大名臣編練的“私人武裝”在甲午戰爭之後損失殆盡,以袁世凱為變的新一代勢力崛起,他們手中的權力更大,尤其是袁世凱組建的北洋六鎮,成為後來民國軍閥割據的主要角色!一言以蔽之,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充分掌握財權、軍權,是軍閥割據的主要原因,這種模式在北洋時代沒有得到壓制,是導致北洋軍團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

此外,袁世凱的死太突然,並不是正常的權力交接,這導致他的部署出現了群龍無首的現象,北洋軍將領個個都大權在握誰都不服誰,立刻陷入了動亂;而且,袁世凱死之前的稱帝行為導致他眾叛親離,從而失去了對手下的指揮能力,他不可能指定接班人了,小弟們爭權變的不可避免。

而且,袁世凱死之前全力分化北洋軍的諸將領,以確保自己的地位,導致馮國璋和段祺瑞都擁有極大的勢力,袁世凱死之前他們可以相互制約,死之後又誰都不服誰,火拼就變的不可避免了!最終導致北洋軍分成了幾股軍閥勢力。

段祺瑞的軍旅生涯豐富,他是最早跟隨袁世凱(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並接觸現代化軍事思想的將領,他有留學德國的背景,又是北洋軍主要創立者之一,跟隨袁世凱多次鎮壓叛亂,先後指揮訓練北洋軍第3、4、6鎮兵馬(一共6鎮),是清亡前主要的陸軍締造者,可以說他是僅次於袁世凱的實力派,這一點從他爭取46名將領支持,逼迫清廷退位就能得到肯定。

馮國璋的經歷不比段祺瑞差!他的軍事才華深受清廷和袁世凱的青睞,但由於他在鎮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很積極,主要活動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因此他的勢力偏向於南方。儘管中間的一點小插曲讓馮國璋有機會掌握京師地區的防務大權,但憑藉鎮壓黃興二次革命的機會,馮國璋成功把江蘇地區變成了自己的地盤,因此馮國璋成為段祺瑞取代袁世凱的第一大絆腳石。

袁世凱肯定不希望段祺瑞和馮國璋中的任何一個人取代自己,事實上,在袁世凱宣佈稱帝之前就和馮國璋徹底鬧翻了,和段祺瑞的關係也很微妙!假如給袁世凱一定時間肯定會除掉他們,沒有了這樣的實力派大佬,北洋軍很有可能實現正常的權力交接,進而確保團結。


兵器世界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北洋軍是怎麼來的,袁世凱又是怎麼帶隊伍的。

如果貼百度百科,肯定要從小站練兵說起,其實那就遠了,真正北洋軍的成型,是清朝北洋新軍六鎮的編練。

袁世凱掌握北洋新軍的權力來源,在於他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身份,而其練兵的費用,則是一大部分由直隸財政支出,一大部分來自於清朝中央政府劃撥的“兩江協餉”,也就是說,部隊是他帶出來的,但是養兵的錢,是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湊出來的。

儘管北洋新軍的編制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還制定了步兵操典等等制度規範,但是北洋新軍本身並沒有統一的後勤管理,中國近代統一軍需的鼻祖是張作霖的“奉軍”。

沒有統一後勤管理,北洋新軍的整個成軍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由袁世凱統一外購軍械,編練各鎮,任命各鎮將領之後,由其自行招兵、訓練,官兵訓練合格後,正式成軍,按照編制統一發放軍餉。

需要注意的是,鎮統一級的將官在這個編練過程中實際上是“承包”的角色,選任基層軍官、招募和訓練士兵,乃至於後續發放軍餉,都基本由“承包者”說了算。

也就是說,袁世凱對於北洋新軍的管理,一是統一軍械供應,二是管理高級軍官,三是大包乾按編制發軍餉。

由於北洋新軍的“高薪制”,其一年養兵的費用幾乎與一鎮的裝備費用持平,也就是日常養兵比建軍還貴。

這種鬆散的管理,讓袁世凱在第一次失權之後,直接被清朝中央政府拿走了北洋軍,只不過,當時主政的攝政王載灃兄弟對於老北洋的舊人並不賞識,反而對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留學生青眼有加,大肆提拔安插,殊不知,這些人有不少乾脆就是革命黨,比如藍天蔚、吳祿貞等人,可以說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哪怕有這些矛盾,當袁世凱二次復起時,對於北洋軍的掌握也已大不如前,只能通過各種縱橫捭闔的手段,連哄帶騙,完成了自己逼清廷退位,取而代之的大規劃。

說得直白點,他如果對北洋軍有蔣介石日後對於黨軍第一軍的掌控力,也就不必南北議和了,直接搞清帝禪讓都可以了。

恰恰因為如此,他才在北洋軍舊部之外,讓自己的“大太子”袁克定,組織模範軍,建立自己的真正嫡系部隊,也受到了明晰其目的的眾將的抵制,而日後的稱帝之舉,更是受到了其集團內部的或明或暗的抵制,所謂眾叛親離,實際上出在核心團隊中。

至於當時咋呼得歡的國民黨也好,蔡鍔護國軍也好,相對於仍然是龐然大物的北洋集團,實在不值得一提。

不過,袁世凱對於北洋集團,自始至終不是作為軍事統帥的身份而受尊崇,而是作為這個集團的“政治代表”和“經濟支柱”,因為袁世凱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中央政府對國內行使權力,保障對北洋軍的供養,同時,可以很好地與英國為代表的列強周旋,獲得外交支持以及貸款。

在他之後,段祺瑞為代表的皖系、馮國璋和曹錕為代表的直系,都不足以號令整個北洋集團,更不具備袁世凱的上述能力,結果為了取得一個“號令群雄”的中央大義名分,各個小團體大打出手,得到之後,處境仍無改觀。

最終,駐紮各省的北洋軍走向了軍餉自籌,自行擴軍的防區體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獨立王國,直到被關外的奉系摘桃子,又一起被北伐軍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歸根結底,袁世凱死後沒人能夠繼任,不是什麼權術問題,而是北洋軍的制度安排問題,換誰來,都沒戲。


劉三解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四分五裂,全國形成幾大勢力集團:

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

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

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以唐繼堯為首的滇系軍閥、

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

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

隨之變進入烽火連綿的軍閥混戰階段。

▲軍閥割據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當初袁世凱統治時期的北洋政府戰亂較少,而他去世之後,便有軍閥混戰?



一、時局如棋,袁世凱正趕上“將軍”

從曾國藩到袁世凱,都有明顯的師徒關係模式。

曾國藩提攜了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劉坤一、曾國荃等一大批文人將領,他們在滿清中興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李鴻章算是最優秀的一個。

▲李鴻章

李鴻章,高度模仿曾國藩,也提拔了一大批文人將領,最有權勢的當屬袁世凱。

輪到袁世凱,方法套路和曾李二人高度相似,日後那些混戰的軍閥,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這些人,哪個不是萬里挑一的精英大才。但袁世凱正趕上時局。

如果說時局是一盤棋,袁世凱的時局實在是太好了。兩方對壘,曾李兩批人,名將為他吃卒滅炮,名相為他踩馬打象,輪到他正好將軍,把清政府的老帥請出了宮。

▲袁世凱

滅了清朝,又是新的一盤棋了。袁世凱的那些門生故吏們,在這盤新棋上,才剛剛到“炮居中,馬過河”的階段。需要幾代人廝殺才能出結果,也就是軍閥混戰。

二、小站練兵的時機

袁世凱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和小站練兵是分不開的。

甲午之戰,八旗、綠營和湘淮幾軍被虐慘,清政府終於開始深深地懷疑自己。

之前的洋務運動也好,君主立憲也罷,都沒有真正的動搖清政府的根本。

▲小站練兵

但小站練兵不同,這是動了槍桿子,袁世凱以德軍為藍本,練出了我國最早的現代陸軍。超強的戰鬥力,精良的武裝,讓袁世凱有足夠的武力登頂權力頂峰。

而袁世凱之後的門生故吏,無一人有此機遇。他們的機遇只能撐起一個軍閥而已。

如果歷史有假如,袁世凱不是小站練兵,而是湘軍團練的話。最多和曾國藩一樣,當個中興名臣。

▲曾國藩畫像

三、北洋政府的大佬們均有短板

北洋政府,袁世凱之下,最優秀的當屬徐世昌。清朝的體仁閣大學士,這是清代文成的最高榮典。

袁世凱能成功地將清帝趕下臺,也是和徐世昌聯合的結果。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時,他是國務卿,後來當選民國大總統。

本是接替袁世凱的最好人選,但卻在權力頂峰時,無意政治,退隱天津租界,書畫餘生。

▲徐世昌

徐世昌之下,便是“北洋三傑”。三傑之首的王士珍,以老好人自居,和徐世昌一樣,權力頂峰之後,隱居北京;段祺瑞,有能力,太過鋒芒,資歷與馮國璋不相上下;馮國璋,老奸巨猾,與袁世凱政見不合之後,在南京擁兵自立,成為軍閥的同時,也失去了統一全國政軍一體的機會。

張作霖有勇有謀,但偏於東北一角,剛有問鼎中原,統一全國的架勢,就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張作霖

唐繼堯、陸榮廷、閻錫山實力不敵上述各位;吳佩孚、馮玉祥、孫傳芳都還羽翼未滿;沒有兵權的黎元洪,拿什麼服眾?

四、袁世凱稱帝造成分裂

大家費勁千辛萬苦,把清朝皇族拉下舞臺,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

袁世凱居然還想稱帝,受益的只有他大兒子袁克定,這幫軍閥們可不幹。天然形成三派: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和各國使節的合影

支持袁世凱胡鬧的(袁克定一派)、明目張膽反對的(段祺瑞、馮國璋等)和坐山觀虎鬥的(各種地方小軍閥)。

已經奠定了軍閥混戰的基礎。

要是當年李鴻章帶著淮軍也稱帝,清朝皇室、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劉坤一他們也能弄出個軍閥混亂的局面,說不準還能趕上袁世凱過來收場。

▲北洋政府五色旗

五、兩次府院之爭是導火索

府院之爭的“府”是總統府,“院”是國務院。

第一次府院之爭,黎元洪的總統府集團對抗段祺瑞的國務院集團。因為國務院秘書長的人選和是否對德宣戰兩個問題,兩派鬧得不可開交。

▲黎元洪

黎元洪以總統身份開除了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位,段祺瑞憤然離京,宣佈根據臨時約法,總統沒有權利開除總理。

黎元洪本來請張勳來京調節,結果張勳卻擁戴溥儀復辟。段祺瑞鎮壓了張勳,黎元洪辭職,換上了馮國璋。

但馮、段二人性格不合,又都有兵權,所以引發了第二次府院之爭。又是你狠我橫的鬧劇,最後兩人同時下野。

這麼折騰怎麼可能不亂。

六、軍餉是個大問題

用兵一時,但養兵要千日啊,需要大量的軍餉和糧草供給。

袁世凱的北洋軍,兵強馬壯,靠的是豐厚糧餉。軍械外購、教練外聘、日夜操練,花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而這些銀子,可不是袁世凱自籌的,而是動了清朝的國庫。皇室的嫁妝都恨不得都被袁世凱掏個精光。

▲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的吳佩孚

而袁世凱一去,糧餉的來源成為極大的問題。此時的清廷已亡,沒有羊毛可薅。據說馮國璋為了資金週轉,甚至把護城河裡的魚都撈出來賣錢。

如此財力,怎麼養全國之兵?所以只能各想野路子,將兵力維持在軍閥的水平。

資金方面能自籌的,也就是深耕東北多年的張作霖。東北軍戰力不俗,軍餉充足,原以為有一定可能性問鼎中原,但可惜一代梟雄竟被炸死。

▲軍閥派系表

除此之外,列強的介入,也加劇了北洋政府分崩離析,軍閥混戰的局面。

綜上所述,分分合合,都是利益所趨。


翰林冷知識


1916年6月,北洋軍閥老大袁世凱去世,他死後由黎元洪接任大總統,段祺瑞做了國務總理,北洋軍閥內部保持了短暫的平靜,並沒有馬上分崩離析。


段祺瑞在北洋政府中是僅次於袁世凱的人物,他以北洋正統自居,把持北京政權,架空了黎元洪。

黎元洪不滿段祺瑞的做法,雙方產生了矛盾,後來黎元洪聯合吳佩孚,和段祺瑞刀兵相見,歷史上成為直皖戰爭。

從此以後,各派系之間正式撕破了臉,直系,皖系,奉系之間進行了多次較量,北洋政府的大權也頻繁更迭。

當時的北洋政府,大部分省份都擁兵自重,各自為政,根本不會把北洋政府放在眼裡。

他們大多由西方列強扶植,可以說是各國在中國的代理人,為了爭奪地盤,他們不惜發動戰爭。

袁世凱建立的大一統局勢,被軍閥割據所代替。

北洋軍閥內部的分裂,其實是袁世凱一手造成的,袁世凱經過恩威並施,讓段祺瑞,馮國璋,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等眾多軍閥服服帖帖的。


他也知道,手下的眾多將領,有矛盾是對自己有利的,這也許就是帝王的制衡之術。

他們大多數是袁世凱一手調教出來的,所以袁世凱的命令他們是不敢不聽的。

但是袁世凱這個帶頭大哥死後,大家沒有了約束,彼此看對方都不順眼,況且大家都是一方諸侯,有各自的地盤,這些小弟就為了爭大哥位子,打的不可開交。

所以說,袁世凱死後,確實沒有一個能控制局面的人。

加上帝國主義為了在華利益,不想看到大一統的中國出現,插手北洋政府之間的內鬥,才形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喜歡我的歡迎關注,或者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


冷月鉤沉




袁世凱欽定繼承人。

袁世凱臨終前在“金匱石室”裡留下繼承者人選名單,是黎元洪、段祺瑞以及徐世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則任國務總理。

袁世凱當時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獨裁者,為何仍然倒行逆施稱帝?最後的候選人名單裡又為何沒有袁克定?袁世凱的“遺詔”公佈後,最為失望的當屬袁克定。

袁世凱與黎元洪有著相似的經歷,皆是由清政府官員搖身變成中華民國最高層領導者,但是黎元洪並不屬於袁世凱的北洋體系,袁世凱留下“遺詔”讓黎元洪當總統是很出乎意料的事,但是我們細細想想的話,便會發現將死的袁世凱仍然具有優秀的政治權謀。



袁世凱為何指定黎元洪為自己的繼承人?又為何放棄袁克定?

當袁世凱宣佈稱帝后,以蔡鍔、唐繼堯為首的西南軍閥宣佈討伐袁世凱,發起“護國運動”。袁世凱最終迫於壓力,只好取消帝制,但是討袁風波並沒有因此停歇,同時袁世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袁世凱首先淘汰的便是自己的兒子袁克定,袁世凱知道袁克定的政治能力,如果自己稱帝成功,北洋體系的人便順勢成為袁家的家臣,讓袁克定繼位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袁世凱沒有成功,國體仍然是共和國,那麼袁克定必然沒有能力壓服民國官員以及國民。如果袁世凱強行讓袁克定上位,那麼袁克定的結局肯定會很悽慘。因此,袁世凱選擇讓袁克定從這個危險的政治漩渦裡抽身出來,這是袁世凱作為父親,最後為兒子袁克定所做的保護。

但是,袁世凱又為何選擇黎元洪呢?這裡面是有講究的,黎元洪在武昌起義中被革命黨從床底下拖出來擔任軍政府都督,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又順勢成為副總統,黎元洪與革命黨有很深的淵源。當時全國都在痛罵袁世凱倒行逆施,北洋體系也處於風口浪尖,袁世凱為了平息政治風波,緩和南北雙方的政治矛盾,只能選擇讓南方革命黨能夠接受的黎元洪。同時,袁世凱也很清楚時勢,當時的段祺瑞手裡的權勢已經可以威脅袁世凱,更不用說黎元洪了。

因此,讓黎元洪繼位,既能平息國民的怒氣,也能讓北洋體系繼續掌控話語權,可謂是最穩妥的方案。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體系為何會分裂?

袁世凱病逝後,他親手組建的北洋體系確實分裂了,可是說“迅速分裂”應該談不上。

在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當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實際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當時北洋體系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軍閥也基本會響應。同時,當時國人因為袁世凱的稱帝事件,對北洋政府的好感度已經降到最低,南方革命黨的聲望則在逐漸增高,此時的北洋體系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繼續抱團,用絕對的力量保證自己絕對的政治地位。因此,當時北洋體系裡實力最強的段祺瑞應該算是北洋各系軍閥認可的當家人。

北洋體系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始於“府院之爭”。段祺瑞架空黎元洪,並對是否對德宣戰產生糾紛,最終黎元洪憤然辭職,馮國璋入京任代總統。段祺瑞仍然想繼續掌控北洋政府,可是這時的代總統馮國璋並不是空架子黎元洪,段、馮為爭奪控制權而繼續“府院之爭”,因為段、馮矛盾的加深,北洋體系開始分化,即分化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與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此時奉系也處於形成的過程中。

北洋體系的分裂,從本質上說,是因為各系軍閥自持手中的軍權,試圖成為昔日的袁世凱。但是,他們又沒有袁世凱曾經的威信,畢竟北洋體系是袁世凱親手創立。他們曾經同屬於袁世凱的陣營,段祺瑞和馮國璋又是“北洋三傑”中的人物,更是誰也不服誰,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凱指定的人。因此,北洋體系的分裂是遲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權力讓人迷失自己。


流浪的侯爵


袁世凱死後,不是沒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太多人想接替他的位置了。這也是北洋軍迅速分裂成個大地方軍閥的根本原因。

袁世凱能夠主導清廷滅亡,皇帝退位,這既有他能力的一面,更是因為袁世凱實力強大有莫大的關係。

袁世凱的實力來自於他手下的軍隊,他是第一個建立中國現代化軍隊的人,北洋軍的前身是袁世凱主持的小站練兵,那幫人直接構架了後來的北洋軍建制。

北洋軍的建立就比小站規模大得多了,袁世凱此時權力薰陶,不但是北洋大臣,更是直隸總督,他建立的北洋軍絕大多數軍費不是來自清廷的國庫開支,而是直接從直隸財政進行支出,這些錢對於直隸總督袁世凱來說,既方面又寬鬆。


袁世凱的北洋軍一改過去清制軍隊管理模式,簡而言之就是“抓大放權”,把高級軍官管理好,至於高級軍官下屬的軍鎮,由他們自由發揮,統一配給他們軍械(全部國外進口),制定統一的操練法典,制度等等,按照軍鎮編制給予他們發放軍餉。

袁世凱只是管理感覺的軍鎮級別的高級官員,至於官員一下的都是實行的承包制,你招兵,你買馬,你發錢,你任人,袁世凱一律不管,只要符合北洋軍要求,只要不找我多要錢。

袁世凱的這種新軍管理模式對當時的清軍來說那絕對是一大進步,待遇高福利好,當官的有實權,這樣的北洋軍戰鬥力非常的強悍,但是又有很大的隱患——勢大不服!當某個軍鎮勢力足夠大的時候,就有可能對上峰真正袁世凱不服,畢竟中層軍官是人家任命的,兵是自己招下的,錢是自己發下去的。

沒多久,袁世凱下課了,北洋軍被清廷收編了,但是由於北洋軍的這種建軍模式不受清朝當權者待見,特別是這些亦官亦匪的北洋軍軍官很讓那些軍機處大臣看不慣,看不慣就意味著不重用。

袁世凱沒有在老家呆幾年,南方爆發了辛亥革命,這就要清廷老命了,朝中除了幾個世襲貴族,真正能扭轉局勢的一個人都沒有,只好連哄帶騙的把袁世凱又請回來,袁世凱等這個機會等了很久,就等著那誰開這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袁世凱回來了,他的手段也是連哄帶騙,哄著原來北洋軍那幫老油子繼續跟著自己;騙著南方的那群革命者讓他斡旋清帝退位,共建共和。

袁世凱到底是搞外交出身的,三下兩下就糊弄好了,原來北洋軍的那幫人也願意跟著袁世凱,南方革命黨也願意共建共和了。

再說說袁世凱手下那幫人,無論是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等,此時已然從一個北洋軍鎮官員成長為了一方大員,手裡控制著大量的軍隊。這些人都各有特色,而且都很有抱負,只是袁世凱還在的情況下,雖然誰也不服誰,但是都服袁世凱。

這袁世凱當了皇帝沒多久,死了。此時的政權交接就是個大問題,由於袁世凱沒有刻意培養接班人,事到倉促,總不能把當時混亂、複雜的局面交給自己兒子吧。

袁世凱一死,明面兒上,袁世凱寫下的遺言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接班,但是除了段祺瑞有實力外,其他的兩個基本都是打醬油的,段祺瑞後來搞定了一前一後兩位接班人,圈子外的吳佩孚、張作霖、曹錕又不同意了,於是民國進入了北洋軍閥混戰的局面。

袁世凱死後出現如此的局面只要有兩個原因:一、早期的制度造就了這幫軍閥;二、各國列強對各個軍閥進行了支持。


沉墨I方之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解體袁世凱的就是段祺瑞。

原則上,在段祺瑞初期他大體控制中國大局,北洋軍閥的領袖就是段祺瑞。

然而袁世凱在世的時候,故意打壓段祺瑞、馮國璋之流,讓他們不具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力,以免篡權。

所以,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只是形式上繼承了北洋團體。

對於本來就不服管的西南軍閥,段祺瑞毫無辦法。

甚至,團體內部的馮國璋、曹錕、吳佩孚之流也躍躍欲試,試圖奪權,最終分裂成直系。

而東北張作霖、山西閻錫山等實力派,段祺瑞也根本控制不住。

然而,段祺瑞至少還是形式上控制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所以也是名義上的中國政府和領袖。

等到段祺瑞被直系打垮後,那才是天下大亂,一會是吳佩孚囂張,一會是張作霖校長,甚至馮玉祥、閻錫山之流也來佔便宜。


薩沙


當然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只是沒有人能夠控制住局面!

袁世凱後期倒行逆施導致政局混亂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最不該死的壞人,袁世凱的死亡加速軍閥割據的形成。其實,就是袁世凱不死,也逐漸難以控制越來越複雜的局面。

在袁世凱統治後期,針對共和體制和君主體制,袁世凱產生了猶豫,綜合各種考量,袁世凱認為,如果自己恢復帝制,則可保證袁氏永世富貴,如果繼續共和的話,袁家的後人將不在享受榮華富貴。

這是袁世凱恢復帝制最重要的因素,袁世凱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私”字,先是將北洋新軍變成個人的私軍,後是想將整個民國政府變成自己的家天下,結果遭到了包括段祺瑞在內的諸多人的反對,最後袁世凱只能取消帝制,選擇南方革命軍和北洋軍閥都比較中立的黎元洪。

袁世凱死後,加劇了北洋軍閥的分裂

但是黎元洪繼位後,並不能擺平整個北洋政府與南方革命派的關係,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為在袁世凱後期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的存在,因此,當袁世凱選擇了黎元洪後,整個北洋軍閥是不服的。

後來段祺瑞排擠走黎元洪後,皖系主導北洋軍閥,在對待南方問題上,段祺瑞和徐樹錚採取武力統一南方的政策。但是,段祺瑞能夠在北洋政府擁有話語權,主要還是靠政治影響力,北洋軍閥真正的軍隊都掌握在直系手裡(袁世凱就屬於直隸,整個北洋軍閥,其實也就相當於直隸軍閥),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征戰場上的士兵,但是直系心疼啊,軍隊都是直系的。

因此,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來越大,於此同時在東北的奉系軍閥開始崛起,可以說,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北洋軍閥的組織裂變性

北洋軍閥之所以分裂,其實和段祺瑞和徐樹錚也有關係,當時段祺瑞為了南征,拉攏直系的曹錕、吳佩孚,為了使馮國璋就範,還拉攏奉軍入京,結果局勢越來越複雜,直系在馮國璋死後,曹錕和吳佩孚發動直皖大戰,導致皖系下野。

然而直系卻再次發生裂變,出現諸如馮玉祥、孫傳芳等部,由於不滿直系的統治,奉系通過兩次直奉戰爭打進關內,但是奉系又衍生出張宗昌、林景林為首的直隸聯軍,可以說是,不但沒能統一,反而北洋軍閥越打越多。北洋結束的時候,像孫殿英、石友三這些不入流的人物都成為軍閥了。


史論縱橫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意思是說:大數倒下之後,寄居在樹上的猴子都四散逃走。可問題是,樹到了之後,猢猻為何要逃散呢?

答案很簡單,猴子寄居在樹上,無非是樹能給猢猻庇護,還能提供食物。樹倒了,就意味著庇護和食物都沒了,猢猻還在這兒幹嘛?如果樹倒了之後,有哪個猢猻想充當樹的角色,就必須滿足當大樹的要求。

即,提供庇護和食物。

袁世凱為什麼能夠長久地統治北洋軍閥?一來,袁世凱牢牢掌握北洋軍閥各級軍官的人事任命權;二來,整個北洋軍閥從上到下所有的吃喝度用開銷,全都是袁世凱想辦法搞來的錢。

所謂有奶便是娘,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聽人家調遣,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袁世凱的錢都從哪裡來的呢?清朝末代皇太后隆裕太后曾說過這樣的話:

“內帑已經給袁世凱全要了去,我真沒有錢了!”

內怒就是皇帝的私房錢,袁世凱在慈禧太后死後,通過各種手段(坑蒙拐騙),將大清的國庫剝削的一乾二淨;然後還是不罷休,又連威脅帶忽悠,讓隆裕太后乖乖交出私房錢,將大清皇室榨乾。

袁世凱搞這麼多錢幹嘛了呢?拉關係、發軍餉、買物資。

所以說,袁世凱死後,如果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首先就必須得像袁世凱那樣,對北洋軍閥上上下下的開銷負責;其次,在北洋軍閥內部還得有威望、能夠服眾。

那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誰最有可能替代他的位置呢?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分別形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等等。他們名義上受國民政府支配,實則各自為政。

不過,雖說他們各自為政,皖系軍閥一直以北洋正統自居,段祺瑞也一度曾操縱政局。

袁世凱活著的時候,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北洋三傑在地位上都一樣,分不出誰高誰低。

段祺瑞有威望、有野心,但是在人事任免方面太欠缺;馮國璋手裡有兵且善於戰鬥,奈何不講道義被人看不起;王士珍貴為北洋三傑之首,待人接物行軍打仗能力強,卻無意政壇,袁世凱死後,他很快就退出政壇了。

於是,段祺瑞為了穩固自己在北洋軍閥內部的地位,與其他過去的“老戰友”打了幾次仗。

1920年7月,以吳佩孚(馮國璋下野)為首的直係軍閥向段祺瑞發起挑戰,雙方在京津地區進行戰爭,最終,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大敗。

至此,袁世凱的那些老部下里,唯一一個有機會取代他位置的人,下野了。

段祺瑞之所以下野,與其自身也有諸多關係。

首先,段祺瑞搞不來錢。嚴格來說,除了張作霖靠倒騰軍火掙了些錢之外,當時整個中國的軍閥都搞不來錢。他們的錢要麼是盤剝地盤裡百姓,要麼是出賣國家利益向帝國主義貸款。

比如說,段祺瑞曾向日本人貸了1.45億日元,除了第一期借的500萬日元還了,其餘的錢成了死賬。這些錢最後都幹什麼用了呢?和其他大部分軍閥一樣,這些錢主要用來發放軍餉、購置軍火、還戰爭賠款。

最可笑的當屬馮國璋了,他當上總統之後,為了籌集軍費,竟然將紫禁城護城河裡的魚撈出來埋掉,成了當時一大笑談。

可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段祺瑞、馮國璋之流當了總統之後,方知袁世凱能夠籠絡那麼大一攤子,著實有水平。

其次,段祺瑞在用人方面,沒有全局意識。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段祺瑞在任期間,向日本人借了1.45億日元,即西原貸款,這筆錢段祺瑞怎麼分配的呢?

按理說,錢是以北洋政府的名義借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家都有份兒。實際上呢,段祺瑞在花錢的時候,只想著皖系一家;還債的時候,卻讓三家一起想辦法,如此,其他兩家能不生怨言?

在人事任免方面,段祺瑞也是任人唯皖,對於非皖系官員,則採取打壓措施。

儘管段祺瑞表現的不盡如人意,在北洋眾軍閥裡,他做的已經非常好了。換做其他人,有的不能服眾、有的弄不來錢、有的能力不足,更不可能接替袁世凱的位子。

足見,想當一棵大樹,必須有遮風擋雨的魄力,也要有枝繁葉茂的能力,這樣才能聚攏一堆猢猻在下面打鬧。否則,隨便兩隻猴子在上面折騰,都能把樹弄倒了……


祗樹


袁世凱的確算得上是一號人物,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步步獲取慈禧太后的信任,成為北洋軍的首領。後來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又與孫中山的國民革命軍打得不可開交。這時候袁世凱提出只要讓他當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他便可以讓宣統皇帝退位。孫中山迫於形勢,只能同意袁世凱的提議。



袁世凱就這麼從一個不見經傳的人物成為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不得不說,袁世凱這一生也算是傳奇的一生。棋差一步,滿盤皆輸他後來選擇稱帝,這是最失敗的地方。袁世凱的稱帝,很快便引起公憤,蔡鍔首先在雲南成立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引起全國各地的支持。


袁世凱在全國一片討伐聲中去世,他死後,北洋軍並沒有立即四分五裂。他讓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之職,段祺瑞繼任總理之職。但是黎元洪只是一個文人,再加上他並不屬於北洋系,因此軍政大權基本都由段祺瑞說了算,黎元洪的大總統就是一個虛職,黎元洪在段祺瑞的打壓之下只能辭職。

黎元洪辭職之後,繼任總統之位的人是北洋軍中大名鼎鼎的馮國璋。馮國璋接任總統之後,段祺瑞仍然想要獨攬大權,可是馮國璋和黎元洪不一樣,他是北洋老人,又掌握數萬兵馬,段祺瑞想要架空他完全不可能。段祺瑞想要獨攬大權的舉動很快便引起了馮國璋的不滿,他兩為了爭奪軍政大權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因為馮國璋與段祺瑞的鬥爭,讓北洋軍逐步開始分裂,後來發生了一系列大事,例如直皖大戰,都和他兩的鬥爭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