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自我救贖——《解憂雜貨鋪》

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破了冬日的平靜,也攪亂了人們在春節聚會的腳步,一切都靜止了。相信大多數人每天清晨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疫情數字,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只有一個想法——宅在家,不添亂!

我也不例外,足不出戶的我開始尋找精神食糧,打開書櫃,東野奎吾的名字一下就跳了過來,說實話,他的書籍我擁有的並不多,而我想再次重溫的這本書,剛開始吸引我的完全是書的名字——《解憂雜貨鋪》

疫情期間的自我救贖——《解憂雜貨鋪》

東野奎吾,日本推理小說作家,大部分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文字精雕細琢,情節跌宕詭異,擅長從極不合理處寫出級合理的故事。而這本書的不同之處在於,本書是作者最有溫度的一本書。書中沒有詭異的情節,每一個故事都能引人入勝。

一家廢棄的雜貨店,一扇破舊的卷門,一個神奇的牛奶箱,這一切都在九月十三日晚上由三個闖入的小偷而變得意義不同。記得這本書幾年前草草讀過,當時並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那天,我一口氣讀完,感覺竟如此酣暢淋漓,還覺得沒有過癮。每個看似孤立的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因為不同的人生遭遇而交織在一起,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奇緣!最觸動我的是本書的第二章《魚店音樂人》,在夢想面前,是堅守?是放棄?是妥協?是奮鬥?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前的問題。書中的父親從剛開始不理解兒子,到後來親自守護孩子的夢想,並鼓勵他“即使到時候打了敗仗也無所謂,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足跡。”這是怎樣的一種父愛?深沉而固執的感情深深打動了我。而書中一個個看似毫無關係的人,都因為一個牛奶箱聯繫在一起。浪矢雄治先生對任何事,任何人都是那麼認真,並相信這世界上一個個和他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也許,認真對待就是彼此的心理救贖。

讓我也在反思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有時,孩子的夢想那麼純粹,那麼簡單。而父母的堅守對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鼓舞。

正如這場疫情,讓多少家庭有了難得的相守,想起我的孩子對我說“媽媽,雖然每天不能出門,但有你陪著我,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孩子的心思就是這麼簡單,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就是看看書,聊聊天,也是一種幸福。然而,又有多少家庭因為這次疫情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很多在前線的醫護工作者,他們也是千千萬萬家庭中的一員,他們也是父親,是母親,是兒子,是女兒,而他們恰恰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向前。他們的選擇讓人敬佩。

在書的封面,東野奎吾先生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是的,東野先生,正如你所願的那樣,我從未讀過這本小說。在這個世界上,守護、相助讓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可貴的感情。

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解憂雜貨店!


疫情期間的自我救贖——《解憂雜貨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