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漢服為什麼會有人不理解?

倩寶寶13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認知,我們不能強求別人認可自己,也不能要求別人按照自己認可的方式生活。漢服復興之路已經比過去發展了很多。以前走在路上穿漢服的人很少,現在已經變多了。證明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正在逐漸被認知被接受。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題主不必糾結於心,套用一句老話,又不是人民幣,咋能讓人人喜歡。我也很喜歡漢服,從好幾年前走在路上被別人行注目禮,到現在路上出現了更多人的身影。我覺得我們的喜好與追求沒有礙著任何人,做自己就好。我身邊很多同袍,因為喜歡漢服,喜歡民族文化,逐漸擴展到書法,畫畫,香薰等各個方面的學習,我覺得這是好的影響。


心向陽光的小七菇涼


漢服很美,但是穿的人很少。有很多女孩子很喜歡但是一直不敢穿出門,就算出門也得有人陪著,總覺得別人盯著我的眼光看上去怪怪的,這就相當於一個穿著大衣,遇上一個穿短袖的,這個短袖的妹子心裡肯定在想這個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呀。不過現在有了改良的漢服,就不一樣了,就跟夏天的裙子一樣。簡直不能再方便了,滿足了我們隨時想穿漢服的心。之所以這麼說,有一點原因,大家其實都應該知道,夏天是不是很多人都是穿超短裙,超短褲,像是在武漢、廣州那種非常熱的地區,夏天幾乎很少會看到有人穿長裙在外面走,就算是紗裙也幾乎很少有,這是因為夏天穿長裙簡直就是裹了一層棉被一樣,熱的不行。

無非就是怕人家投來異樣的眼光,其實,無論什麼東西用的人多了就流行起來了。


蟲GG


每個人的看法和喜好不一樣,不被別人理解是正常的事。

講一個真是經歷,上次坐公交車,晚上十一點多鐘,在一個站,上來一個穿漢服的糙漢子,長得五大三粗,肥頭大耳,穿著白色的漢服,拿一把紙摺扇,不時扇一下,全車廂的人都盯著他看。這個時候,我覺得更多的是行為藝術了,印象中漢服的美好全被眼前的一幕給毀了。

當然,穿什麼服飾是他的自由,只要沒有危害到社會,無可厚非。但,我想說的是,繼承傳統文化並不是要穿古人的衣服,學古人的衣食住行這些外在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去繼承他們高貴的精神!





冷眼看客


近年來,漢服逐漸走入社會大眾的視野,成為人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景象。許多漢服愛好者穿漢服旅遊拍照逛街,促進了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然而,穿著“回頭率高”的漢服外出時,漢服愛好者有時還是會遇上被誤解、被“圍觀”和勸離的窘況。近日,網友爆料稱有遊客穿著漢服在上海新天地拍照時,就被保安無情勸離,理由是“服飾不合時宜”。

穿著漢服被誤解為和服、韓服,被人指指點點,甚至被勸離、引發衝突,不僅讓漢服愛好者陷入尷尬甚至受到傷害,更阻礙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究其原因,其實是“無知”在作祟。人們對漢服知之甚少,對於“漢服”名稱的概念、漢服的組成結構不瞭解,更不用說它背後的文化內涵。

對於漢服,很多人以為是“漢代的服飾”,實際上並不是。所謂漢服,指的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其中的“漢”字具有一個外延的過程,因為漢朝的前身是華夏族,因而整個漢族的服飾可以溯源至周代,經過秦朝的發展,在漢代逐漸成熟。而後漢服通過儒家和華夏法系不斷地發展和傳播,逐漸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如日本的“和服”、朝鮮的“朝鮮服”、越南的“長衫”等等,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的特徵。

縱然因為漢服和其他民族服飾有相似之處,漢服體系也龐雜凌亂,難免會被誤解,但人們卻不應該為自己的“無知”找藉口。2010年的“春熙路燒漢服事件”,因為人們的無知,把漢服當成了和服,逼迫當事人把漢服脫掉和燒燬;2019年,仍然有漢服被誤解,穿漢服者被嘲諷。其中跨越了長達九年的時間,漢服的知識和文化還是沒有得到普及,人們還是分辨不清何為我國的漢服,這其實是一個值得擔憂的問題。

穿上漢服外出,是人們的自由,彰顯了一個人文化自信和自尊,更是對漢服文化的宣揚,這是無可非議的,應該得到支持和弘揚,而因漢服引發衝突,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無知”。

無知的人無知起來,堪比遇上了一場慘烈的災難。無知的人把所謂的萬能保健品當藥吃,拒絕就醫,最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無知的家長認為小孩發燒只需要多捂幾床棉被出汗就可以解決,最後導致小孩耽誤治療,引發嚴重後果;無知的人認為天下有免費的午餐,抵不住誘惑陷入可怕的傳銷......

無知的可怕在於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並且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漢服“無知”,其中肯定有傳統文化知識教育不到位、文化宣揚不足等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個人的知識和文化積累不夠,把無知的行為當成了愛國,殊不知這種行為是一種有偏誤的愛國,阻礙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文字跳動


您好,我是詩詞小說交流匯,有幸解答這個有意思的問題“喜歡穿漢服為什麼有人不理解!”

我覺得穿漢服很好看,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穿漢服是中國年輕人對漢文化的自信,是一件很好的事,當發揚當鼓勵!而穿的人更不需要看別人眼光,中國文化自信的同時年輕人也當自信!穿漢服不僅自己喜歡就好還得積極宣傳讓更多人接受和喜歡!這樣做的理由有二!

第一,

穿漢服不僅是個人喜好問題,像我上面說的,還是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積貧積弱,急切的需要從國外輸入先進的生產技術!為了能和國外的人暢通無阻的交流學習,國內不餘遺力的學習國外的所有行為方式,包括穿著打扮!這種急切的“輸入”文化,導致了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衝擊!

而今中國處於復興富強的歷史機遇期,中國人開始逐漸的文化自信,精神建設不斷提高,像大街上經常看見一些身著漢服的年輕男女,這就是精神建設期的文化自信!

要是說新中國誕生之初,為了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們是“輸入”文化,是“遷就”文化!而今,我們當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們不僅要“輸入”文化,更要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文化,然後向世界“輸出”文化,穿漢服就在其中!

第二,就是做自己,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你穿漢服,別人不理解難道你就不穿了嗎?你當更加的勇敢的穿出去,你就是你,不一樣的煙火!

我回答完畢了,那就是積極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不要在乎少數人的眼光!至少在我看來漢服就很美,我支持你!


詩詞小說交流匯


首先,別人理不理解,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想法, 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就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每個人思想行為的認知審美性都不同,同一個人,她認為漂亮的人,她覺得醜陋的人,它沒有厚度,漢服不是人民幣,不要求每個人都喜歡!
其次,漢服現在地位上升了,很多團體經常穿漢服搞活動,做宣傳,就是想讓大家更多的瞭解漢服,也許很多人覺得很現在的服裝,格格不入,有種穿越的感覺,我經常在地鐵上看到穿漢服的女孩,很多人用異樣的眼神看她們,但她們臉上洋溢的是自信的、純真的,所以美就讓她自然的存在吧!


臨武晴嵐


現在是什麼時代了,你以為的漢服就是漢時的服裝嗎?別意淫了。那不過是偽劣的仿製品。如果中國人的才華都沉溺在過去,還怎麼引領世界時裝潮流。別告訴我你是在繼承中華文化傳統。

你可能連什麼是中華文化傳統都不知道。整天弄那些已經進入歷史墳墓的玩意,能促進中華進步嗎?除了自爽以外,有什麼意義。還要別人理解?你喜歡自擼那是你自己的事。別炫耀,那不是什麼好事。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仁。人者仁也。仁是種子生根發芽的內核。仁是創造的源泉。如果你真要繼承中華文化的傳統,那麼就發揮你的創造力,去引領世界時裝風尚吧。你可以的,努力吧。


吳山野士


為什麼要以別人的喜好來左右自己的人生呢?只要不是傷天害理的,妨礙他人以及公共秩序的,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自己喜歡又有何不可?凡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緣空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喜歡就堅持自己,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對於傳統,我們應該傳承!!


珠浦黃佳祥


在這個大千世界,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都屬於正常。對於喜歡漢服的帥哥靚女,穿上漢服就像穿越到古代的盛世,是那樣的自信和自豪。那種美和優雅是現代服裝所不能賦予的,但也有人會說,那穿著多麻煩,長一跨短一跨的,跟唱戲的一樣,還顯不出身材的曲線美。

可是我想說,無論穿哪種衣服,都是個人的喜好。只要你覺著穿著舒服就好。至於別人穿什麼?怎麼穿?那是人家的事,又何必多費口舌?喜歡穿什麼衣服,只要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就可以盡情的詮釋你喜歡的美。不活在別人嘴上,才能用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