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視唱練耳應該如何學習

視唱練耳與基礎樂理的學習屬於音樂學生掌握音樂基礎理論的兩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基礎樂理從理性聯繫實踐,解釋音樂作品中創作的基本現象;而視唱練耳則從唱、聽兩個方面感受音樂作品。這是音樂各專業學生所必備的兩項基本技能。


略談視唱練耳應該如何學習


毋庸置疑,視唱練耳的學習對於音樂各專業的學生其重要性與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它的學習目的體現在:1、對音高的反應與識別能力;2、對常見節奏型的熟練掌握與記憶能力;3、對調式、調性的感知及對旋律的記憶能力;這三個方面構建了視唱練耳學習過程中的三大基石。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學習視唱練耳的黃金時期是12歲之前。12歲之前人的模仿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特別是對於固定音高的感受大大超於成人。因而,從這個角度說假如能在兒童時期學習各種樂器的同時加強對視唱練耳的訓練則為音樂專業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受益終生。因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錯過了這段黃金學習時間,只要用科學有效地訓練方法、持之以恆的加以練習也會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同樣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筆者從事高校音樂教育十餘年年經常聽到各種不同學生的傾訴學習視唱練耳(特別是對於聽寫)的苦惱,其中最突出的反應在課下不知如何練習,成了典型的“有教無練”。這是由於缺乏在視唱練耳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認識,缺乏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儘管學生不可謂不努力,但往往收效甚微。

  下面就筆者多年的求學經歷及教學經驗,與青年音樂學子談談在視唱練耳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與重點。

  視唱練耳的學習重點是“唱”。通過“唱”建立內心聽覺,從而以“唱”帶“聽”,以“唱”帶“寫”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視唱練耳中的“唱”至少包含模唱、構唱、視唱三種不同的形式,這三種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訓練目的。下面分述之:

  一、模唱

  模唱是視唱練耳學習的基礎,它通過“聽到”並以元音“a“或”la“如實的再現。在學習過程中它至少應包含:單聲部模唱、和聲音程模唱、和絃模唱、節奏模仿、旋律模唱五部分。

  單聲部模唱是所有模唱的基礎,它包含單音模唱、音組模唱、調式音階模唱三部分。單音模唱中,因為沒有其它聲音的干擾,“聽到”不成問題,通過對聲帶的控制再現所聽到的音高。音組模唱除了對聲帶的控制外,需要對音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音組中包含的音越多,對學生記憶能力的要求越高。在音組模唱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構成音組中各音所形成的方向(上行、下行、先上後下或先下後上等)。調式音階模唱首先應具備一定的“調式”的樂理知識,對於包含特殊音程進行(增二度)要特別明確其在調式中的構成音級。在訓練過程可按“大小調式”及“民族調式”兩大體系進行訓練。

  音程模唱及和絃模唱首要的問題是“聽到”,由於每個學生天生對音高所具備的條件不盡相同,可根據不同條件的學生以不同的程度為學習起點。以毫無聽寫經驗的學生為例:在做好單音模唱的基礎上即可增加“同根音的冠音模唱練習及“同冠音的根音模唱練習”這種類型的訓練著重在於:在和聲音程的音響環境下對其中另一音的分辨。基礎打好後,可根據和聲音程不同的音響性質(協和或不協和)從協和音程開始分門別類的進行有效的模唱訓練。

  和絃的模唱,分三和絃模唱與七和絃模唱。三和絃模唱是基礎,在同時聽到三個音以前,建議學生先做已知其中一音(低音、中音與高音)根據經驗已知中音模唱低音和高音時最容易的練習,可先訓練再加入已知低音、已知高音的訓練。基礎打好後,可先做協和和絃(大、小三和絃)的模唱練習、在加入不協和和絃(增、減三和絃)的練習。七和絃的模唱關鍵在於轉位,因為在轉位七和絃中產生二度,而二度在四個音同時發音的時候不容易分辨出,可先做在四個音的環境下二度分辨練習。

  節奏模仿的基礎是對於節奏型的熟知,可先按照節奏型的分類分門別類的先進行節奏的讀譜練習,在讀譜過程中一定要養成擊拍過程中拍點明確,發音點清楚。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節奏的難度循序漸進。不可隨意失去訓練的意義。

  旋律的模唱應結合視唱的進度進行。以節奏為主線,以音程關係的循序漸進為基礎,以小節數的依次增加(可以2小節的旋律為起點),模唱過程中長音符往往具有支柱作用要特別加以注意。

  節奏的模仿、旋律的模唱是節奏聽寫與旋律聽寫的基礎,可結合聽寫作同步進行。


略談視唱練耳應該如何學習


  二、構唱

  構唱練習在學習過程中是枯燥乏味的,但卻是視唱練耳中最重要的練習,也是學生最容易忽視的問題。構唱練習是內心聽覺建立的唯一途徑。也是造成很多學生經常抱怨視唱練耳學習緩慢的癥結之所在。

  構唱的學習與模唱是逆向的,模唱是將聽到聲音通過對聲帶的控制如實的再現,是對已經存在的聲音的辨別能力與記憶能力的培養。而構唱是通過內心聽覺的培養,在內心提前反映音高,每次構唱後可通過樂器輔助檢查其正確與否。構唱的訓練對於提高學生的聽寫能力尤其重要。

  構唱練習中,音程構唱是基礎、是核心,它牽涉到整個聽寫學習的成敗。在學習過程中應遵循從二度依次擴大到八度的學習過程。其中,大小三度、純四度、增四度的音程構唱尤其重要,它是三和絃結構的基礎直接牽涉到和絃構唱與聽寫。

  單音構唱也是重要的方面,可以分為不帶變化音的構唱與帶變化音的構唱。不帶變化音的構唱可從二度開始至八度依次擴大。作各種變形練習也就是很多教師所強調的“變著法兒唱”。帶變化音的單音構唱可按照“#fa、#do、#sol、bsi、bmi、bla與其它各音級之間的關係依次進行。

  在和絃構唱前,在樂理方面掌握各原位及轉位和絃的音程結構(直接構成)是必須的,否則構唱無從下手。

  三、視唱

  視唱是視唱練耳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快速的視譜能力。在視唱的學習過程中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時必須的。

  1、以節奏型為主線:通過對各種不同節奏型的分析與讀譜熟悉各不同節奏型在擊拍過程中的發音位置與持續時間。以便在視唱過程中不至於因為節奏的因素而時斷時續。同時在節奏型的分析與讀譜中,建立節奏型的基本概念為聽寫考試中“節奏聽寫打下基礎。

  2、以調性為主線:各調中基本練習中的音階、三度練習、各級和絃的分解練習等是培養學生的調式感覺的重要途徑,但卻經常被忽視。從無升降記號的C大調、a小調開始依次向一升一降、兩升、兩降……循序漸進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實際上三升三降已經概括了全部的調式,四升的調式感覺和三降是相同的;四降的調式感覺和三升是相同的;五升的調式感覺和兩降是相同的;五降則和兩升是相同的。餘類推。對於師範性的院校及音樂表演中民樂、專業的學生樹立首調的概念及簡譜的讀譜是必須的。

  視唱學習的目的除了在保證音高、節奏正確的基礎上,還應注意音樂表現,這就涉及到音樂的速度、句法及演奏法(連音、跳音等)等諸多表情因素。不同風格的視唱學習為積累學生的音樂語彙,對各音樂專業學生起到重要、積極的作用。

  對於具有重要訓練價值、不同風格視唱的背誦及默寫對於視唱的學習也具有重要意義。它對於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旋律聽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筆者相信,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本教材通過對上述各方面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學生在一定的訓練時間內達到預期目標。

略談視唱練耳應該如何學習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一款樂理教程!通俗易懂的好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