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常上方可常新

記得上次執教《矛和盾的集合》一課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這次, 因為對方教育局的培訓主題是多媒體資源的有效使用,而自己近幾年的公開課課件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白底藍字,沒有視頻音頻,也沒有動畫效果,甚至連圖片都是很少有的,實在不能體現多媒體運用的豐富性,因此,我決定再次執教《矛和盾的集合》這一課,只有這一課的多媒體使用還可以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晚上 11 點乘上火車,才有時間再次思考這節曾經非常熟悉的課。這是一節比較成熟的公開課,我曾經很用心地備過,從教學設計到磨課, 再到字詞教學的片段都在不同的刊物上發表過,自己多次在觀摩教學活動中執教過這一課,都取得過非常不錯的效果。這次,就按照原有的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吧。

然而,當我打開手機,重讀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時,卻發現了不少問題:當初的設計貪多求全,呈現出來的課堂教學可謂面面俱到,從字詞教學到整體感知,再到課文學習,拓展練習,一應俱全,這觀賞性十足的課似乎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的課時劃分是無視學生有效注意的時間的,課堂的主人是學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我們需要的是表面的熱鬧,看起來的完美,還是應當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輕鬆地學習?再看看暖場的課前談話,的確挺熱鬧的,甚至是能讓學生髮笑的,但與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有什麼關聯? 這僅為博取笑聲的談話耗費這麼多時間,值得嗎? 這樣的一堂課到底是上給老師們看的,還是上給學生們聽的,自己的心中究竟該裝著誰?

四年前非常滿意的一節課,此刻,自己竟然有了這麼多的質疑!

近幾年,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走向平實了,之前總在追求所謂的創新, 所謂的大氣,力求自己的公開課是精彩的,現在,卻越來越希望自己的課不是用來欣賞的,不是用來讚歎的, 而是希望自己的公開課簡單到老師們學了就能用,真正讓聽課老師感到親切、實用。

我決定調整教學內容,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刪減課件中的內容。打開編輯模式,我開始在手機上修改教學設計,大刀闊斧地刪除,認真細緻地增補,時間過得很快,等到修改完畢,保存文檔的那一刻,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

第二天早上九點,下了火車我直奔會場,這樣還能聽一聽前面一位專家的報告。午飯後的休息時間只有半個多小時,就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再次對課件做了修改,接下來,我全新修改的教學設計就要登場了,這絕對稱得上是裸上了,完全沒有試講過,會遇到哪些新問題, 時間會不會不夠用,這一切我都不知道。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吧。

當地教研室的領導一再說讓我事先見一見學生,這似乎在大家看來已經成為上好公開課的保證,不過, 我婉言拒絕了,我希望帶給大家一節非常真實的公開課,即便不完美,但它一定得是最真實的課。

下午 1:50 我走進會場,學生們已經安安靜靜地坐在了座位上,當地中小學各學科的聽課老師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就連兩旁的走道也坐滿了人,後面還有些老師實在沒有地方可坐了,索性就站在那裡。

眼前的孩子們非常可愛,一開始,他們還有些怯生生的,只有一個小男孩主動舉手發言,不過,很快大家就都進入了狀態,無論是課堂發言,還是朗讀課文,都非常出色,臺下的掌聲不時響起。與孩子們在一起,感覺真好!

親歷著當下的課堂教學,我也回想著當年執教這一課的情景。現在, 自己更加從容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學生身上,能夠更細緻地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了。也正是多了對學生的關注,這一節課學生的表現更加出色了,課也上得更加輕鬆了。

上完課,我開始收拾東西,準備下一環節的講座,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走到我跟前,拿出一個非常漂亮的小掛飾,說要送給我。這個小禮物非常珍貴,我一定要好好地收藏起來。

人們常說,書常讀常新,其實,課亦如此,常上常新。或許再過一兩年,今天的設計又會被修改得體無完膚,不過,這不是很好嗎? 能夠不斷髮現之前的完美不夠完美,說明自己有了新的認識,更加成熟了。我慶幸,作為副校長,我依然堅守一線,活躍在課堂上;作為特級教師, 我依然與老師們 、與 孩子們在一起,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我堅信, 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就能不斷成就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