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沒有性格的東西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錢是沒有性格的東西,在誰手裡就像誰。
說到錢,每個人都有發財夢,希望手裡的錢多點,再多點,這種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咱不說改革開放以來利用各種手段賺的盆滿缽滿的新貴,也不說靠誠實勞動完成原始積累的富人,就說我們普通老百姓,大多數都在為錢而累,為錢而傷,為錢而慮。有的說錢夠花就行了,多了也沒用,其實不是多了沒用,是我們許多人不知錢多了用在哪裡。


錢在爆發戶手裡,那就是吃喝嫖賭。錢在貪官手裡,那就是包二奶和送老婆孩子出國轉移財產;錢在好多中國同胞手裡,就是買豪宅,上名校,把自己小日子打造好,不管別人是不是吃得上粥。可是,錢到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手裡,就成了每年捐出上億的公益善舉。 當一位藝術家還沒有把他創作的作品轉化為金錢時,他苦於沒錢搞自己的展覽,出自己的作品集,藉助媒體宣傳。一旦有人要全部買走你十幾年壘砌的作品,一次性給你足夠搞展覽,出畫冊,做宣傳還有餘的錢的時候,你是否願意把像撫育孩子一樣付出辛勞的作品出手化為金錢呢?我不會!因為還沒到窮困潦倒到要賣“孩子”的地步,還有基本的生存保障,在自己作品面前享受的是藝術創新的樂趣,是無形的文化價值,而不是像有些畫家被金錢綁架,用畫幅的尺寸在內心丈量金錢,每天盤算著如何把作品變成鈔票。於是我說,錢是沒有性格的,但藝術作品不能沒有個性和鮮明的性格,藝術最終屬於社會和人民,其公益性是潛在的,是不為人眼前認知的超乎金錢衡量的文化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