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提到張嘉譯,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的“社會步”,由於張嘉譯的走路姿勢十分霸氣並且有自己的特色,被無數網友爭相效仿,也被稱為“走路帶風的男子”。張嘉譯屬於“大器晚成”的類型,在他出名之前一直以跑龍套為生,一跑就是十幾年,看來他沉穩的性格可能就是被困難和辛苦磨鍊出來的。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張嘉譯因出演《蝸居》他一夜成名。他演了1000多集電視劇,17部電影,一直等到《蝸居》才紅了一個“宋思明”。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經過長達十多年的沉澱,張嘉譯辭去了分配的工作,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不計較片酬珍惜著每一次拍戲的機會。什麼角色都肯嘗試哪怕只是個跑龍套的。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張嘉譯患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所以走起路來背會很僵硬,導致走路看上去還挺特別的,雖然疾病可能不會導致死亡,但卻給張嘉譯帶來了痛苦,再有一次拍戲的時候,受記者採訪,張嘉譯曾回答說每次拍戲時候都要用熱毛巾敷,來緩解疼痛,要不然整宿都睡不著覺,疼的恨不得打滾。儘管如此辛苦,他也從未耽誤過任何一個鏡頭的拍攝。慢慢的西安已經容不下他的夢想了,僅僅帶著一個鋪蓋住進了北京城的地下室。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張嘉譯所塑造的角色更是成為了熒幕經典,當然,能夠大火,不僅僅靠的是運氣,更多的是多年磨練的經歷,就是因為這般出眾的演技,能夠快速的把觀眾帶入劇中的氛圍裡,使人深陷角色的魅力中無法自拔。因為勤快,也不貶低比他遜色的人,他也成了大家心中的老好人。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2011年,41歲的張嘉譯憑藉《借槍》熊闊海一角獲得第17屆白玉蘭最佳男演員獎。2013年,因在《浮沉》中的出色演出,再奪第19屆白玉蘭“最佳男演員”獎;同年,憑藉《營盤鎮警事》、《懸崖》、《心術》、《浮沉》獲得第2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頒獎典禮的“優秀男演員”獎。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後來因為強直性脊柱炎的影響越來越大,走起路來渾身晃盪,反而因禍得福,成就了演藝圈走姿最銷魂的男神。世界上大多數的男人,不是生下來就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每一個男人的人生、事業和家庭,都要經歷歲月的沉澱,厚積薄發,人生才能步步為營。

大器晚成的張嘉譯,“走路帶風”的真實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