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縣多措並舉推進有序安置

2018年以來,舒城縣共完成棚戶區改造110萬平方米、完成安置 4081戶,讓更多的棚戶區群眾住上了好房子、實現了安居夢。

一是把握政策導向。將棚戶區改造項目打捆運作,自加壓力,加快項目手續辦理、土地報批等前期工作,編制完成棚戶區改造2018—2020年三年行動計劃、年度滾動計劃,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棚戶區改造項目庫及國開行專項貸款支持。

二是開展調查摸底。重點摸底集中連片或零星分散(非成片)建設的,多數房屋結構簡陋,使用年限長久,公共安全隱患多、使用功能和基礎設施不健全、居住環境惡劣的區域。今年已完成3個、1951戶、16.3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摸底調查、確權登記工作。

三是堅持規劃先行。棚改項目徵遷啟動前,提前完成改造區域相關規劃的編制工作,堅持就近原則規劃確定棚改安置房區域。安置房配建公園、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對計劃改造的棚戶區地塊一經確定,嚴格按照規劃執行。

四是推行多樣安置。增加貨幣化(購房券)安置方式,將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住宅房屋和商業房屋同步納入貨幣化安置房源,實行以改造地塊就地或就近類似房地產市場價格為參考的完全市場化評估,有效增加購房券使用範圍,實現群眾安置選擇多樣化,促進棚改安置同房地產市場相互促進、有序發展。

五是教育服務群眾。一手抓徵收安置,一手抓救助幫扶。徵收安置中,堅持政策、程序、過程和安置“四公開”,一把尺子量到底,安置標準不會變。對確實困難的群眾,利用縣內公租房作為臨時週轉安置房,實事求是調整臨時安置費、停產停業費標準,保證困難群眾租得起房、住有所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