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中“時間能倒流嗎”是怎麼回事?

用戶1930344566371


時間倒流是愛因斯坦相對論裡提出的一個概念,愛因斯坦最早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我們所處的宇宙可以看成一個四維時空,物質運動的速度越快,時間將會變慢。如果物質運動速度超過光速,可以實現時間倒流。後來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出通過蟲洞可以開啟時間隧道實現時間的穿越,可以穿越到過去,也可以穿越到未來,這樣也可以實現時光倒流。

 

但是時間真的存在嗎,我們經常用三維的世界觀去看待事物,對於我們來說三維的世界觀就是實實在在的物體,然而物體是在不斷變化的,比方說長江黃河是不斷的在流動的,山谷中的花是開了又敗,敗了又開的。我們如何描述這些變化,於是在我們三維的世界觀中添加了時間軸這麼一個概念。根據時空觀來說,時間應該是四維的,我們現在處在三維空間,感知四維空間,如果我們進入了更高維的空間,去看四維空間,我們也許就會發現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其實都在同一時空之中,我們所說的時間其實只是一種錯覺。在更高維的空間時間倒流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我們傳統的世界觀是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包括時間也是。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人類的主觀意識有可能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從不確定的狀態變成確定的狀態,一定要有意識參與。一切事物包括時間都是概率波充盈著整個空間,人的主觀意識的參與與觀測使得波函數坍塌從不確定就變成了確定,就像王陽明說的那樣汝未來看此花時,汝花於汝心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時間與萬事萬物也許就是佛學中的空,佛學中的無。這個時候時間倒流也就變成了空,也就變成了無。



閒雲斜照


由於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指出,時間是人類的錯覺,時間甚至可以倒流,也可以加快。

比如做夢。夢中有時間概念、空間概念,我們覺得非常真實,就像這樣活著;夢中我們無法想象,等我們醒來,夢中的一切都消失了。夢中的時間概念,跟我們醒來的時間概念是一樣嗎?完全不一樣。

如果速度等於光速,時間會靜止,那麼如果超過光速呢?(先不要管能不能超過光速)。舉個例子,如果你用超光速離開地球,你跑在了光的前面,這個時候你再往地球看,你可能會看到以前發生的事情,可能會看到歷朝歷代的興亡,但是你只是一個觀察者,你並不能改變什麼。


凡夫入報土


應該是不行的。

推薦閱讀《時間的秩序》。在《時間的秩序》這本書中,作者站在量子力學的角度進行了闡釋。

1、過去、現在、未來的消失

我們總感嘆時光飛逝,通常意義上認為時間是單向性結構,每天有早晨、中午、下午、晚上。時間分割為鐘錶的一秒一分一時,當從午夜0點輪轉到24點,一天結束了。

人間有季節輪換,春夏溫暖、秋冬凜冽。一年一年的時間都彷彿指著一個前進的方向。我們總說時光不可逆。回到過去只是我們懷念舊時光美好的一種念想。懷舊的想念中卻夾帶著清晰的認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而每個人都不能脫離這樣的命運。

但在書中卻顛覆了這樣的概念。當把事物放大到無數倍,我們說事物由分子,甚至更小的微粒構成。而世界中一塊石頭、一朵雲、一個衣櫃都是無數細小微粒的集合。這些在空間中集合的微粒“瀰漫、分散、無序”。這一刻它們集合在一起,下一刻它們就會分散。

就如一朵雲,前一刻,無數細小的雨珠它瀰漫在空中,後一刻,它因為事件的發生而聚合,再過一刻,它又消散了。而在這樣的發生中,即聚合消散中,我們如何準確分割過去的是怎樣的狀態,現在以及未來是怎樣的狀態?

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切分因為觀察世界的角度而模糊了。再如一顆石頭,只不過是在分崩離析之前的一種穩定的聚合狀態。

而時間在其中消失了。

2、對世界認識的新看法

我們可以把世界看做由物體、物質、實體這一類東西構成。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事件、發生、過程、出現組成。它不能持久,會不斷轉化,無法在時間中永恆。

我們會有這樣一個基本認知:世界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也會認為世界是隨著時間在變化,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沒有時間,世界難道就不發展變化了嗎?由無數細小微粒聚合的世界看起來不是石頭那樣永恆的,不變的了,而更像是“轉瞬即逝的聲音或大海的波浪”,它是由無數微粒聚合的事件組成的一個網。

山上的風景宜人,空氣微微溼潤,漫山的樹木充滿生機,廣袤的沙漠一望無垠,高原、山峰此起彼伏。但具體擴大無數倍,你眼中的世界就消失了,沙漠從哪裡開始,至哪裡結束,高原從哪裡開始升高,從哪裡緩緩低下,世間所有事物的界限都模糊了。這些“高山”“沙漠”可能要從高空俯瞰才可能有一些概念吧。

就像從太陽系俯瞰地球,基本是靜止不變的。可如果再進入地球,誰能想到地球上生機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活動力,高山流水,生物繁多,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拉回太陽系的上方,你看到的依舊是蔚藍的、靜靜的地球。但是你能否定地球沒有變化嗎?就像“高山”、“沙漠”也是在變化的。

而這樣的變化沒有起點,沒有終點。

世界一直產生變化,而這和時間沒有關係。

在這樣的認識中,“時間”更像是“發生”。


生活的花謝花開


《十萬個為什麼》中關於“時光能倒流嗎?”的理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間好比一條河,始終向著同一個方向流淌。在空間中可以選擇左右前後上下,那麼在時間的長河裡,人們離過去是否也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呢?物理學上,時光倒流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不過,有一些猜想是很有趣的。

  最簡單的猜測大概就是超光速了。相對論認為,光速會導致時間“停止”。那看起來,超過光速好像就可以讓時間倒流了。但是,科學沒有這麼簡單。因為相對論建立在不能超光速的假設上。所以用超光速加上相對論做出推理缺乏科學依據。

不過,這個超光速的猜測也可以修改得更科學一點。有這樣一種假說:人們可以利用“蟲洞”來穿越彎曲的空間,瞬間到達遙遠的地方。這種用穿越空間來達到穿越時間的方式,有可能可以製造時間機器,讓人們回到過去。不過製造這種蟲洞需要負質量。這樣的材料是否存在,甚至原則上是否存在,目前還是一個謎。

  即使這樣的蟲洞存在,也只能使人回到過去,而並沒有徹底改變時光流逝的方向。有沒有可能持續地改變時間的方向,使我們不是慢慢長大,而是慢慢“長小”呢?這同樣是一個未解之謎。不過,即使存在一個宇宙,在我們看來時間是持續倒流的,在那個宇宙裡面生活的“宇宙人”還是會自以為他們的時間沒有倒流,他們在長大而不是長小。因為宇宙人記憶中的事情在我們看來是未來,在他們看來是過去。地球人也好,宇宙人也罷,都認為自己能記住的那段時間是過去,還沒有體驗到的時間才是未來。

時間倒流出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定一個四維空間,座標系內兩點的距離為0,在歐幾里得空間中,距離為0的兩點重合,但在四維空間中普遍認為有一個時間軸,即這兩點在空間上重合,但仍有時間距離,即在同一點的兩個不同的時間,這時座標系內會形成一個類似圓錐的新的空間,俗稱"光錐",即兩點在空間上重合的點在時間上可以進行光傳遞,如果我們在"光錐"內,就稱為"類時",反之則為"類空",時光機就是構造一個閉合類時曲線,實現在時間軸上的反向傳遞,理論上是存在的,但根據計算,此時各個座標都為無理數,即存在強烈的時空振盪,造成時空不穩定,無法完成傳輸,所以時間倒流不能實現。





小麼愛朗誦


首先要明白時間的概念是什麼,時間通俗點的解釋是,描述物體變化的量度,當然也有更加專業的解釋,這個說法是比較通俗的。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我們能理解時間的存在,卻無法真正的認知他,隨著觀測者狀態的變化,時間的流速也不同,那麼究竟能不能讓時光倒流呢?無數的文學藝術影視作品,都有時間穿越的構思,但是這些都不過是美好的幻想罷了,以人類的三維認知,是不可能對時間做任何手腳的,我們人類的極限就是三維的世界,更高緯度,乃至是超緯的弦空間等等,只不過是物理學家的理論推測,說的難聽一點,就好比是螞蟻思考的人類是怎麼生存的一樣,人類無法制作一個四維模型,只能用三維的知識,認知,來推測四維模型的可能的樣子,人類連自我認知都還沒做到,又怎麼能時光倒流呢?


南見雪


1996年12月7日,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最近發現正負K介子在轉換過程中存在時間上的不對稱性。這一發現雖有助於完善宇宙大爆炸理論,但卻動搖了“基本物理定律應在時間上對稱”的觀點。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時光倒流”現象。

時間好比一條河,始終向著同一個方向流淌。在空間中可以選擇左右前後上下,那麼在時間的長河裡,人們離過去是否也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呢?物理學上,時光倒流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不過,有一些猜想是很有趣的。

最簡單的猜測大概就是超光速了。相對論認為,光速會導致時間“停止”。那看起來,超過光速好像就可以讓時間倒流了。但是,科學沒有這麼簡單。因為相對論建立在不能超光速的假設上。所以用超光速加上相對論做出推理缺乏科學依據。


荊州人在北京北漂


再談時間可以倒流,就是在坑人類的後代。


天澤方圓之楊春順


時間倒流,只是幻想罷了,在理論上都無法完全解釋。

如果要時間倒流,整個物理學理論基礎得有巨大的顛覆。

至少目前的人類無法做到。


熊貓嘎嘎兔


那只是我們的想象,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因為那是永遠也無法挽回的東西


風吹過的時候


開始夜生活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07eb181edff4141bdeff3b6a74fa3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