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的APS畫幅跟全畫幅差距真的這麼大嗎?

韋你一生


你說的這兩臺機器我都用過,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你拍攝題材,還有什麼時間段拍攝的時候多。

首先 同等焦段同等光圈的情況下D800虛化肯定要比富士的好,這就是畫幅不同表現出來的直接結果。拍夜景的時候全畫幅肯定也比半畫幅得到的畫面純淨。

其次,便攜性富士肯定比d800要好帶出去,而且如果你不喜歡做後期,富士直出的色彩比較討喜。另外,鏡頭上半畫幅能賺取更多的長焦優勢,這也是好多運動會還有喜歡打鳥的攝影愛好者喜歡用佳能7D之類的半畫幅旗艦機的原因。就你說的這兩款型號,富士的在視頻性能上還有優勢,畢竟d800上市已經好久了。

最後總結出來的結果就是不是全畫幅就好,有些場景下還是各有優勢,主要看你使用情況,兩款機器都是很優秀的型號,d800也寶刀未老,它高像素,好寬容度等等優勢我依舊拿它來拍商業單,我自己沒有富士的相機,但是我用過之後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因為鏡頭群不同,所以我才放棄了買來做備機的念頭。


龍肆娃


題主原來是用D800的,現在如果換成apsc畫幅的相機,在使用上肯定會感受到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是實實在在的。

雖然現在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也做得非常出色,但畢竟在畫幅上有一個尺寸上的明顯差異,這個差異還是會導致很多使用上的感受區別。有些朋友認為apsc畫幅也同樣可以滿足攝影創作,這確實沒錯,用apsc甚至更小畫幅相機拍出大片的攝影大師有很多,但作為普通攝影愛好者,如果從全幅換成apsc畫幅,至少要做好如下這些差異的心理準備:

高感光度方面的落差

全畫幅相機雖然並不是最大畫幅的相機,比起中畫幅、大畫幅還是小了很多,但在普通攝影愛好者能承受得起的價格範圍內,又相對比較便攜的機型中,全畫幅可以算得上是畫幅最理想的選擇。如果是同一個世代的機型,技術水平在同一個技術背景下,那麼最直觀的使用感受之一就是高感光度上有明顯的差別。以最近兩年的機型來說的話,全幅機達到iso6400,畫面純淨度依然可以接受,只有輕微噪點,而apsc畫幅最高可用iso也就是3200了,再高畫質真的慎用了。如果從全幅換成apsc畫幅,您不需要經常使用較高的感光度範圍的話,那麼可以考慮選擇apsc,比如您經常拍攝的是室內棚拍題材,或者只在光線較好的室外拍攝,那麼apsc的感光度也是完全夠用的。如果您經常在不能開閃光燈的場所拍攝,比如經常拍一些婚禮、會議、人文等紀實題材的照片,亦或者需要拍攝一些高速運動的題材,例如各類體育運動項目,那麼高感光度的用處還是挺大的,還是建議使用高感更好一些的全幅相機。

景深方面的差別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全畫幅和apsc畫幅在景深方面理論上並沒有差別,其最大的差別在於視角裁切,在使用相同焦距鏡頭在相同位置拍攝的時候,apsc畫幅所拍攝的畫面比全畫幅要小一圈,有一個視角上的裁切。所以為了適應這種取景視角上的差異,apsc畫幅相機往往需要加大拍攝距離,或者使用更廣角的鏡頭來拍攝,才能取得與全畫幅相同的取景視角。正是因為拍攝距離的增加或者焦距的縮短,才會導致apsc畫幅所拍攝畫面的景深看上去比全畫幅更“大”一些。相當於apsc畫幅相機在使用過程中,實際體驗會比全畫幅的淺景深效果更弱,也就會導致畫面的層次感沒有全畫幅那麼明顯。對於拍照來說,畫面縱深的層次感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特別是在拍攝人像、靜物等需要虛化背景突出主體的題材中,淺景深的運用還是非常頻繁的,而apsc畫幅相機在這一點上會比較弱。甭管某些廠家自己宣傳的它所產的apsc畫幅多麼多麼厲害,號稱可以達到全畫幅的畫質,在這一點上,apsc永遠不可能與全畫幅相提並論。這張照片就是apsc畫幅的相機所拍攝,在等效35mm焦距的鏡頭下,光圈開到了f2.0,與拍攝對象之間的拍攝距離也比較近,只達到了輕微的背景虛化效果,背景還是稍顯雜亂。而下面這張照片使用全畫幅相機,35mm焦距鏡頭,f2.0光圈,可以輕鬆拍出主體與背景分離的層次感:

在選擇相機的時候,需要考慮這個因素在裡邊,雖然您可能不怎麼喜歡淺景深效果的創作手段,但需要突出畫面主體的時候,全畫幅確實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

畫面細節的差異

相機畫幅越小,照片的畫面細節就越差勁,這是一個鐵定的法則。如果您使用手機和全畫幅相機拍攝同樣的照片,不用放大查看,放在普通電腦顯示器上就可以看得出畫面細節的差異。全畫幅顯然比手機畫面細節好很多,整體畫面更紮實。雖然apsc畫幅與全畫幅之間的差異沒有這樣極端,但是道理是想通的,apsc畫幅由於感光元件更小,畫面整體細節豐富程度比全畫幅要更差。這也正是很多嚴肅風光攝影師基本上都使用中畫幅以上設備創作的原因,因為那樣會最大限度保留畫面的細節,這方面畫幅越大越有優勢。

當然,apsc畫幅也是有一定優勢的,比如它的這個體系在體積、重量上比較輕便,不只是機身,鏡頭也同樣比較輕巧;還有就是價格方面普遍比全幅稍微低一些。

不過,題主要是真的用習慣了全畫幅,換成apsc恐怕需要對上面的這些方面有一段較長的適應期,所以建議題主還是考慮清楚再換機,也可以多看一些尼康、索尼、佳能的全畫幅微單。


卷太郎攝影坊


喜歡攝影的朋友,你們好。關於您的問題。是相機的aps畫幅和全畫幅相比差距真是那麼大嗎?

我作為一位20多年的專業攝影師。很誠懇的告訴您。Aps畫幅傳感器。和35毫米全畫幅傳感器。相比差距比較大。全畫幅傳感器。尺寸是36×24mm Aps傳感器尺寸是22.7×15.5mm。

比如您家裡的電視55英寸的和36英寸的能一樣嗎?比喻的可能不太恰當,但是大同小異。傳感器尺寸越大,他的畫質就會更好。在噪點控制上也是大的傳感器比小的傳感器要好。這點不用質疑。

但是我還想說的是。那要看您買相機的用途。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記錄一下生活,拍拍旅遊照,拍一些小視頻。Aps畫幅相機足足夠用。35毫米全畫幅相機的優點是取景器100%還原。通過取景器來觀察被攝體。要比aps畫幅相機更舒服一些。

更客觀的說,實際上在攝影創造中,無論你使用aps畫幅傳感器還是全畫幅傳感器,都是一樣的。

攝影圈有一句話。三流攝影師玩兒器材。二流攝影師玩技術。一流攝影師玩兒思想。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攝影的問題,我會很誠懇的回答您。我們互相學習,互相交流,謝謝。











文忠像說


相機的APS畫幅跟全畫幅差距真的這麼大嗎?

攝友已是玩家了,我們對副題中談到富士XT3半畫幅相機性能,就不再開展討論了,重點還是放在C畫幅相機與全畫幅相機的傳感器中來討論。

(富士XT3相機圖片 )

一、感光元件

全畫幅相機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

C畫幅相機感光元件尺寸為22.7*15.5mm。

全畫幅相機感光元件,尺寸大約是C畫幅相機的3.2倍。

二、全畫幅相機景深比C畫幅相機更淺,使用同樣的鏡頭在同拍距中,C畫幅拍攝更遠,但視角會收窄。

三、全畫幅相機開大光圈拍攝可能會出現輕微暗角,C畫幅相機開大光圈拍攝不容易出現暗角。

四、全畫幅相機和C畫幅相機,假入同為2400萬等效像數,C畫幅相機極有可能圖像會輕微模糊,反差低,高感中噪點會多。

(參考圖片 )

全畫幅相機優點

1. 成像細節;全畫幅相機成像更細膩。

2. 高感;全畫幅相機的高感光度畫質普遍高於C畫幅相機。

3. 寬容度;全畫幅相機表現反差更大(即一個畫面表現最亮與最暗表現 )。

4. 色深;全畫幅相機色彩更豐富(色彩表現力 )。

注: 對此僅指中高級相機性能。

總結

不同的畫幅都有優缺點,比如手機傳感器很小,但通過AI算法後,同樣能得到很好的拍攝效果。

又如索尼相機RX10 M4使用的影像傳感器只有 l英寸、亦如索尼黑卡RX100 Ⅵ 雖然使用1英寸小底,但索尼公司通過自己的“黑科技”,使拍攝體驗在成像細節、高感、寬容度、色深表現中,帶給用戶更好的拍攝體驗。

(索尼RX10 M4 l英寸傳感器相機 )

數碼相機發展至今,C畫幅傳感器的相機在噪點控制、色彩效果、高感和寬容度上,與全畫幅相機這種差距越來越小,並且早已超越了C畫幅前輩相機。C畫幅相機足夠勝任民用拍攝要求。

至於傳感器尺寸大小,不可否認“底大”會容納更多的像場細節,若不介意“底小”,富士XT3是很不錯的選擇。太過糾結“底小”,不妨再等等時間,看看索尼全畫幅A7M4無反,或佳能全畫幅R5上市後再擇優入手。

文完小故事;去年10月中旬,在新都橋(四川康定 )同一拍場中,一位攝友使用的富士相機掛200定,真的是把我“眼屎”都羨慕出了……。(本人使用佳能5D4 )

以上僅個人觀點供參考,歡迎攝友們補充豐富。頭條號


攝影微談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底大一級壓死人!也得看你幹什麼,如果都是大白天拍攝,不仔細的看,分別不大!如果晚上,高感就很明顯!

傳感器尺寸小,像素高,傳感器的最小點之間就會產生干擾,影響畫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全畫幅其實像素不高,拍出來卻非常高質的一個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看你預算,預算夠高就上全畫幅,不算高,就買你喜歡的!雖然說,工具也是最基本的單元,但是人腦也是很重要的,只要你發揮才能,一樣能用你手中的機器拍出優質作品!

下圖,我用70D,拍攝的大理崇聖寺三塔!



胖朱紀實


我認為還好,平時自己用APS足夠了,全畫幅是比較專業的相機,主要是商用的。畫質高(相機自動化處理程度低。要求會後期,如不會後期你買了會後悔的[捂臉]),感光度好,晚上拍照是半幅沒法比的。付幾張全幅與半幅的照片。






攝影師歐陽


您好,非常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Aps畫幅比全畫幅要小,那麼相信你也聽說過底大一級壓死人了吧,那麼這句話是很贊同的。在同樣的光線環境下,由於aps畫幅比全畫幅的面積要小,所以aps畫幅所接收到的光線要比全畫幅少,那麼這點在晚上是很明顯的,而在白天幾乎察覺不出來。因為在晚上,aps的進光量更少,這時就要提高ISO,那麼早點就更多了。也就是說暗光的環境下,aps畫幅所呈現的照片通常比全畫幅所呈現出來的照片的早點要更多,但在比較亮的環境下是很難察覺出來的。

再者就是焦距的轉換。在攝影裡,我們通常是把全畫幅鏡頭的焦距作為標準的焦距。索尼aps的鏡頭轉換成全畫幅的鏡頭的焦距要乘上1.5。比如一支索尼16mm的鏡頭就等於全畫幅的24mm鏡頭。

另一個就是照片的背景虛化。在同樣的光圈,同樣的焦距下(這裡指已經換算成相等的焦距),全畫幅的背景虛化比aps的更強,也就是景深更淺。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您的問題的回答了。


Tukson


全畫幅和aps-c畫幅都是攝影方面的術語,全畫幅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mm尺寸大小的規格;而半畫幅指的是感光元件尺寸約為23.7×15.6mm大小規格的相機。

首先是傳感器尺寸,全畫幅更大,所以畫質更好,高感更好,光線不好情況下,效果更


成都探遊者


主要區別就是感光元件尺寸不一樣大,全畫幅的感光元件面積比半畫幅大一些。由於這個原因,一般來講同等技術水平的感光器件下,全畫幅相機拍攝的照片畫質要一些。當全畫幅鏡頭在半畫幅相機上使用時,由於畫幅變化,鏡頭要乘以一個係數,尼康的鏡頭係數為1.5倍,佳能的鏡頭係數為1.6倍。


好像愛這個世界


其實半畫幅跟全畫幅各有所長:全畫幅一般比較重的,體積也相對較大,如果沒有麒麟臂,建議慎入。第二點,全畫幅相機價格相對半畫幅較高,如果預算有限,現在半畫幅相機已經很好用了。

但是呢,話又說回來,一分錢一分貨,如果要長期發展,還是有必要入全畫幅的,畢竟全畫幅還是優於半畫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