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項構建“產學研”合作體系 持續推進智能工廠建設

近年來,通過向地方中小企業和大學院校推廣相關的技術訣竅,浦項鋼鐵公司不斷推進智能工廠建設,不斷提升鋼鐵工業競爭力。

2017年,浦項鋼鐵與地方中小企業和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共同開發名為“人工智能高爐”的智能工廠技術,並與科研院校共同創建了人工智能算法。基於前期工作,浦項採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技術,成功實現了高爐操作的自動控制。

參與智能工廠建設的中小企業主要對工序運行所需的各種數據進行收集,通過開展課題項目,提升企業的創新實力;地方大學以生產數據為基礎,創建了工序自動控制的算法,並在生產現場進行實際應用,由此構建了良性循環體系,併產生了可觀的協同效應。

其中,浦項地方企業PIBEX公司參與的課題是將焦炭品質圖像進行高清攝像,並採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數據化處理;軟件開發企業ECMiner公司將高爐內的燃燒狀態及冷卻壁粘附物圖像進行數據化處理;Vision ST公司藉助智能傳感器測定鐵水溫度,並對鐵水狀態進行數據化處理。

蔚山科學技術院的崔載植教授團隊,同時也是浦項鋼鐵公司的人工智能專業顧問,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對實時數據進行處理,開發出可以預測高爐操作的數字化模型,今後還將繼續在大型高爐上進行應用試驗,從而進一步驗證該深度學習模型的適用性。與此同時,為培養智能工廠研發人才,強化技術信息交流,浦項工科大學和韓東國際大學也開展了深入合作。

過去單憑操作人員的經驗或者肉眼判別,操作準確度和安全性都存在一定侷限性,通過與地方中小企業和科研院校合作,單純的重複性業務通過人工智能已經實現了自主控制,從而讓操作人員更為研發創新。截至目前,產學研合作的效果在生產現場已經充分體現,浦項鋼鐵廠的鐵水產量和質量均明顯提升。

智能工廠作為未來工業的核心根基,可以同步帶動企業和高等院校的創新。為全面提升韓國鋼鐵工業的整體實力,浦項還將協同雙方共同開展研發。另一方面,在地方中小企業的智能化和風險投資方面,浦項也採取了必要的幫扶措施。從2019年起,浦項計劃今後五年間出資200億韓元,為1000餘家中小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提供必要的支持。

本文摘選自本報2020年第10期封1部分內容,若要詳細瞭解更多相關行業和技術信息,請本報紙質報紙每期A版和B版內容,或者登陸本報手機APP客戶端,或者本報網站新址:http://www.worldmetals.com.cn/電子報閱讀全文。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