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知”和“心理預期”的偏離,影響孩子很多

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定義個體有:本我、自我和超我。

在現實群體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三個“我”:真實的自我、自己心裡的我和別人眼裡的我。


“自我認知”,就是認知真實的自我

“心理預期”,就是指自己心裡那個“超我”


*自我認知*

個體察覺世界的能力是天生的,但解釋能力卻不是。

解釋能力的強弱,是由個體的社會認知、知識積累、心理特徵等要素決定的。

自我認知包括:自我覺察、自我解釋和自我評定。


*心理預期*

個體對自己的一種展望、一種期許,就是對自己的心理預期。

心理預期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長期的,主要看個體的需要強弱和目標大小。

“自我認知”和“心理預期”的偏離,影響孩子很多

個體的自我認知和心理預期之間,多少有些偏離。

行動越堅決、意志力越強、韌性越強,這個偏離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這種偏離越小,個體收穫的成就感就越強,積累的自信心就大,就越自信、愉悅和從容。

這種偏離越大,個體就越失落、越焦慮或者越放縱。

很多個體就是因為這種較大的偏離,走向了抑鬱、放縱或者歧途。

“自我認知”和“心理預期”的偏離,影響孩子很多

“自我認知”和“心理預期”的偏離,對於孩子而言,更多的是在學習成績上;這種偏離過大,少則影響孩子的信心,多則是讓孩子產生抑鬱,放縱甚至自甘墮落。


作為父母,絕不能容許自己的孩子落下這種較大的偏離。糾正孩子的這種偏離,家長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階梯化孩子的心理預期

心理預期越高,實現難度越大,對於孩子的壓力也就越大。

在心理預期不變的情況下,階梯化這個心理預期,將高的心理預期在一定時間內變低,然後分多步去實現這個心理預期。


第二:引導孩子合理解釋、評定自己

孩子剛出生時,未來被認為有很多可能。

隨著孩子天分的發掘、習慣的養成和知識的積累,孩子未來的可能越來越少。

這時孩子給自己合理的解釋和評定,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精力和時間浪費,更重要的是做好聚焦成就自己。


第三:營造寬鬆的糾正氛圍

很多孩子不怕出錯,怕的是出錯後而遭受的嘲笑、批評和打擊。

當自我認知和心理預期出現較大偏差時,要給孩子營造寬鬆的氛圍;首先讓孩子能擺脫當下的窘境,更能讓孩子不斷探索自己、定位自己、釋放自己。


激揚動力成長訓練營:

致力解決青少年:學習障礙:厭學、動力不足、信心不足; 學習停滯:厭倦、懈怠、過度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