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在苗床中出現猝倒病,發病後的症狀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黃曉紅在山城


發現苗床中辣椒苗出現猝倒病,在查找發病原因的同時,立即撥除死苗、病苗丟到遠離苗床處或燒掉。

如果苗床中出現少量辣椒死苗病苗,應噴藥防治。這是由少量病菌導致的,還可以噴藥防治其它的辣椒苗不染病,能生長。

如果苗床中出現很多辣椒病桂、死苗,甚至整個苗床大部分辣椒苗是死苗、病苗,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重茬,即使噴藥防治,效果也不理想。如果時間還來的及,抓緊時間重新選擇地塊育苗,在育苗時噴灑適量防辣椒重茬藥劑,以防培育的辣椒苗再次出現死苗病苗現象。

辣椒應輪作種植,水肥儘量充足,培育健壯的辣椒曲,只有辣椒苗全苗壯才能真正防病。


花千樹sxd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辣椒猝倒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裡越冬和度過不良的環境,借雨水和灌溉的方式進行播種的,施用帶菌的肥料、移栽等農具也是傳播病菌途徑。土壤蘊含水量過大,氣溫潮溼、溫度在30/36度或者8/9度之間,適合病菌生長,都不利於辣椒育苗發育,而且發病較重。


辣椒在育苗期猝倒病發病症狀


猝倒病多數都會出現苗床或苗盤上,在幼苗剛出土時發病 ,造成爛種、爛芽。到幼苗出土後,真葉沒展開前感染,幼莖基部如水漬狀暗斑,極速繞莖擴展,縊縮成線狀,幼苗子葉尚未凋萎,幼苗就會倒折貼伏地面,最初零星發病,可迅速四周擴散,引起整片倒苗。苗床溫度過大時,在病苗或病苗旁邊的床面上通常會出現白色棉絮狀病絲。

辣椒育苗期出現猝倒病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方法:建議:冬春節在日光溫室內進行育苗,使用沒有種過茄果蔬菜田園土細篩,在把篩細後的園土和腐熟好的農家有機肥按1:1混合均勻配置成育苗營養土。育苗時如果出現溫度過低建議採取電熱線增溫的方式。

(2).藥劑防治方法:建議:在配置營養土的,按1000公斤育苗營養土中加上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25/30克,把苗床拌勻。育苗時施足底水後,均勻噴灑適量苗病清40%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然後在進行播種。


幼苗長整齊以後,及時進行間苗,到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進行分苗,用配置好的育苗營養土少量的裝在缽體的底部,然後再在營養土上面裝上適量的複合肥,最後在添加育苗營養土距營養缽上沿口1釐米為合適。

建議: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藥劑防治方法:將營養缽施足水後,均勻噴灑適量的苗菌清40%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開始分苗。當幼苗出現猝倒病時,及時將病苗清除,在噴灑適量的苗菌清40%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到幼苗上面藥液晾乾後,均勻撒上大約於兩張白紙厚的潔淨細的河沙就可有效防止猝倒病的蔓延。




東東在農村


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辣椒營養不足,還有肯能是因為地下蟲,所以這時候我可以給你推薦一個益顆良粒,既能防蟲防病又能增產增量。



優質拌種劑


猝倒病不能單純意義上的藥物防治,主要發生在子葉苗期。常因土壤和種子中含有病菌,育苗期溫度和溼度不當、疏於管理引起。發病嚴重時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在持續陰天突然放晴時發病速度非常快,會出現幼苗成片死亡的情況。幼苗子葉期或真葉尚未展開之前,是幼苗最易感病的關鍵時期。幼苗出土後,在近地面莖基部出現水漬狀病斑,隨即變黃、縊縮、凹陷,葉子還未凋萎即猝倒,用手輕提極易從病斑處脫落,地面潮溼時病部可見白色棉毛狀黴層。早春在育苗床或在穴盤育苗上,會引起爛種。

一、發病時期。在幼苗第1片真葉出現前後最易發病。二、栽培因素。苗期管理不當也常為病害發生提供條件,如播種過密,大水漫灌、保溫放風不當、秧苗徒長、受凍等。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和黏重土壤及施用未腐熟堆肥,也容易發病。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和渡過不良環境,或以菌絲體在病殘組織中或腐殖質上過腐生生活。四、傳播特點。第2年春天遇合適條件即可萌發產生孢子囊,並釋放出遊動孢子或直接生產芽管侵入寄主,侵染幼苗時造成幼苗發病猝倒。病原借雨水和灌溉水進行傳播,施用帶菌肥料,移栽等農事活動也能傳播病原。




內蒙印象河套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辣椒在苗床中猝死有很多原因,最常見的有病害,蟲害,和苗床內溼度問題等,首先病害的症狀是辣椒苗根部發黑,發細然後辣椒苗倒伏猝死,解決辦法是辣椒育苗覆蓋細土時摻勻殺菌藥,或使用苗床專用殺菌劑噴施苗床土層。如果前期沒有使用任何藥物,可在苗期噴施殺菌藥,噴施後再用清水噴施一邊,用清水噴施是因為幼苗期對藥物適應能力差,怕對幼苗產生傷害,所以用清水噴施把苗上的藥物沖刷掉,讓它滲進到土壤中。其次是蟲害,症狀是辣椒苗沒有任何症狀變化,突然間倒地猝死,育苗時放置樟腦球來驅趕害蟲。最後是苗床溼度過高,辣椒苗容易腐爛猝死,症狀是辣椒苗頸部腐爛,解決辦法是苗床小口徑通風,降低苗床內溼度!





80後農家小哥


猝倒病是冬春蔬菜苗時苗床上危害嚴重的病害,也是辣椒苗期的重要病害。要想種植好辣椒一定要知道辣椒猝倒病的發病特徵、發病條件、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這樣才不會被辣椒猝倒病束手無策,對辣椒種植造成損失而追悔莫及。

特徵描述及防治方法

猝倒病發病症狀:

病原Pythium aphanidermatum,症狀幼苗基部呈水浸狀,倒伏,縊縮,隨病情發展,引發幼苗成片倒伏。

辣椒猝倒病多發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盤上,常見的症狀有爛種、死苗和猝倒三種。爛種是播種後,在其尚未萌發或剛發芽時就遭受病菌侵染,造成腐爛死亡。死苗是種子萌發拍出胚莖或子葉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後、真葉尚未展開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莖基部發生水漬狀暗斑,繼而繞莖擴展,逐漸縊縮呈細線狀,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撐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溼度大時,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綿絮狀菌絲,別於立枯病。

發病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和渡過不良環境,第二年春天遇合適條件即可萌發產生孢子囊,並釋放出遊動孢子或直接生產芽管侵入寄主,或以菌絲體在病殘組織中或腐殖質上過腐生生活,次春產生孢子囊遊動孢子侵染幼苗,造成幼苗發病猝倒。病菌借雨水和灌溉水進行傳播,施用帶菌肥料、移栽等農事活動也能傳播病菌。

發病因素:

影響猝倒病發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溫度、溼度、光照及苗床管理水平。土壤含水量大、空氣潮溼、溫度在30——36℃或8——9℃之間,適宜病菌生長,但不利於幼苗的發育,因而發病重。苗期管理不當也常為病害發生提供條件,如播種過密、大水漫灌、保溫放風不當、秧苗徒長、受凍等。此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和黏重土壤及施用未腐熟堆肥,也容易發病。

發病條件:

辣椒猝倒病常因育苗期溫度和溼度不適、管理粗放引起,土溫較低(低於15~16℃)時發病迅速,土壤溼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長勢弱,抗病力下降易發病。在幼苗子葉中養分快耗盡而新根尚未紮實之前,由於營養供應緊張,造成抗病力減弱,如果此時遇寒流或連續低溫陰雨(雪)天氣,而苗床保溫不好,會突發此病。猝倒病多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前發生,發病時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3片真葉後發病較少。全國各地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

1、合理選擇苗床苗床應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氣性好的無病地塊。為防止苗床帶入病菌,應施用腐熟的農家肥。

2、苗床處理播前苗床要充分翻曬,舊苗床應進行苗床土壤處理。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平方米苗床8——10克,加細土5000克,混合均勻。取1/3藥土作墊層,播種後將其餘2/3藥土作為覆蓋層。

3、種子消黴催芽播種,以縮短種子在土壤中的時間。

4、加強栽培管理①與非茄科、瓜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②鋪蓋地膜阻擋土壤中病菌濺附到植株上,減少侵染機會;③苗床土壤溫度要求保持在16℃以上,氣溫保持在20-30℃之間;④出齊苗後注意通風,同時加強土壤中耕鬆土,防止苗床溼度過大。保持育苗設備透光良好,增加光照,促進秧苗健狀生長;⑤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澆毀,防止病害蔓延。

5、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方便、無病原的地塊建苗床。選用無病新土,肥料用腐熟的。

6、採用快速育苗或無土育苗法,加強苗床管理,看苗適時適量放風。避低溫高溼條件出現。不要在陰雨天澆水。根據當地要求選用抗猝倒病品種。

7、苗床要整平、松細;肥料要充分腐熟,並撒施均勻。苗床內溫度應控制在20~30℃,地溫保持在16℃以上,注意提高地溫,降低土壤溼度,防止出現10℃以下的低溫和高溼環境。缺水時可在晴天噴灑,切忌大水漫灌。

8、藥劑防治及時檢查苗床,發現病苗立即拔除,並噴灑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3%惡黴甲霜(廣枯靈)水劑1000倍液,或15%惡黴靈(又名土菌消、土壤散)水劑700倍液等藥劑,每平方米苗床用配好的藥液2~3升,每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噴藥後,可撒乾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土層溼度。苗床病害發生始期,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4克敵克松粉劑,加10千克細土混勻,撒於床面上。灌根也是防治猝倒病的有效方法,於發病初期用根病必治1000~1200倍液灌根,同時用72.2%普力克400倍液噴霧效果很好。也可使用新藥猝倒必克灌根,效果很好,但注意不要過量,以免發生藥害。


敘州小郭


辣椒猝倒病是一種主要危害幼苗的疫病,其症狀主要為:出苗前的危害可導致爛種、死苗;幼苗出土後危害幼苗莖基部,產生水漬關斑,病部逐漸縊縮呈細線狀,後期幼苗倒伏,溼度大時,病部密生白色棉絮狀物。

辣椒猝倒病的發病規律為: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灌溉水進行傳播。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空氣潮溼、苗期管理不當等情況有利病害發生。

辣椒猝倒病的防治方法有:①選擇苗床地時應選擇地勢較高而乾燥、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塊做苗床。②苗床處理:播種前苗床要充分翻曬,並進行苗床土壤消毒殺菌處理,以殺死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③種子處理:用40%甲醛浸種或4%農抗120浸種後催芽播種。④加強栽培管理:合理輪作,注意通風,防止苗床溼度過大,發現病株及時拔除。⑤藥劑防治可選用4%農抗120、75%百菌清、50%多菌靈或70%代森鋅等藥劑防治。





蒜鄉小哥


淬倒病是辣椒苗期重要病害之一,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常因育苗期溫度和溼度不適、管理粗放引起,發病嚴重時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該病除為害辣椒茄科蔬菜外,瓜類、萵苣、芹菜、白菜、甘藍、蘿蔔、洋蔥等蔬菜幼苗均能受害。秋苗染病時,莖基部呈黃綠色水漬狀,後很快轉黃褐色並發展至繞莖一週。病部組織腐爛乾枯而凹陷,產生縊縮。水漬狀自下而上擴展,幼菌倒伏於地。發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數幼苗發病,幾天後,以此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展蔓延,最後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一、症狀:

辣椒猝倒病多發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盤上,常見的症狀有爛種、死苗和猝倒三種。爛種是播種後,在其尚未萌發或剛發芽時就遭受病菌侵染,造成腐爛死亡。死苗是種子萌發拍出胚莖或子葉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後、真葉尚未展開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莖基部發生水漬狀暗斑,繼而繞莖擴展,逐漸縊縮呈細線狀,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撐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溼度大時,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綿絮狀菌絲,別於立枯病。

二、防治方法

1、合理選擇苗床 苗床應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氣性好的無病地塊。為防止苗床帶入病菌,應施用腐熟的農家肥。

2、苗床處理 播前苗床要充分翻曬,舊苗床應進行苗床土壤處理。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平方米苗床8--10克,加細土5000克,混合均勻。取1/3藥土作墊層,播種後將其餘2/3藥土作為覆蓋層。

3、種子消黴 催芽播種,以縮短種子在土壤中的時間。

4、加強栽培管理 ①與非茄科、瓜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②鋪蓋地膜阻擋土壤中病菌濺附到植株上,減少侵染機會;③苗床土壤溫度要求保持在16℃以上,氣溫保持在20-30℃之間;④出齊苗後注意通風,同時加強土壤中耕鬆土,防止苗床溼度過大。保持育苗設備透光良好,增加光照,促進秧苗健狀生長;⑤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澆毀,防止病害蔓延。

5、藥劑防治 發現病株後及時處理病葉、病株,並全面噴藥保護。

6、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方便、無病原的地塊建苗床。選用無病新土,肥料用腐熟的。

7、採用快速育苗或無土育苗法,加強苗床管理,看苗適時適量放風。避低溫高溼條件出現。不要在陰雨天澆水。根據當地要求選用抗猝倒病品種。

8、苗床要整平、松細;肥料要充分腐熟,並撒施均勻。苗床內溫度應控制在20~30℃,地溫保持在16℃以上,注意提高地溫,降低土壤溼度,防止出現10℃以下的低溫和高溼環境。缺水時可在晴天噴灑,切忌大水漫灌。





輝GG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喜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穩生活,下面是我的觀點和分享:\r

辣椒在育苗期猝倒病發病症狀\r

猝倒病大都都會呈現苗床或苗盤上,在麥苗剛出土時發病 ,形成爛種、爛芽。到麥苗出土後,真葉沒打開前感染,幼莖基部如水漬狀暗斑,極速繞莖擴展,縊縮成線狀,麥苗子葉沒有凋萎,麥苗就會倒折貼伏地上,開始零散發病,可敏捷四周分散,引起整片倒苗。苗床溫度過大時,在病苗或病苗周圍的床面上通常會呈現白色棉絮狀病絲。\r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r

最後祝大家能快樂種植和養殖,能夠大豐收!謝謝大家\r


搞野小熊


【慶雙與三農同行】辣椒在苗床中出現猝倒病,發病後的症狀以及防治方體有哪些?

辣椒猝倒病是真菌性病害,也是辣椒在育苗時的常見病害,危害很大,可引起辣椒幼苗成片死亡。

●辣椒猝倒病的症狀:幼苗基部呈水浸狀、倒伏、縊縮,隨病情發展可引發幼苗成片倒伏。遇到寒流或連續低溫陰雨(雪)天氣,苗床保溼不好會突發此病。猝倒病多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前發生,3片真葉以後發病較少。

●辣椒猝倒病的防治方法:在辣椒育苗前,用“敵克松”土壤消毒劑撒在床土中消毒。也可以用77%可殺得600倍液或68.75%易保600倍液對土壤噴霧消毒。

在撒種時,可以用“敵克松”與細土拌成藥土,也可以用100千克床土加40克“金雷”拌成藥土,撒在育苗床上,厚度1─2釐米,然後再撒種子。最後也用土壤消毒劑與細土拌成的藥土蓋在種子上面,厚度1─2釐米。

在辣椒剛出苗時,可用猝倒立枯靈對水噴霧,均可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在辣椒育苗前整地時,選擇多年沒有種植過蔬菜的土地作育苗地,最好是水旱輪作的土地,是防止辣椒在苗床中發生猝倒病最有效的撒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