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還是悲哀?

暮春時


教師突然變得佛系是一種悲哀,一個老師什麼都不爭不搶,任由發展,這何其不幸,當初誰不曾帶著一腔熱血,滿心抱負踏入這個行業。

然而經常面對家長們的各種不理解,學生的不懂事,當然這也許只是個例或偶然,但也不乏其例,班主任更是心累。而今的教師也不再單純,活脫一名全能型職業“選手”,上至寫作能手下至“居委會工作人員”皆能手到擒來。

大批大批的年輕教師們只因一句缺乏教學經驗被否定了努力的心血,更無謂評職稱,等來的不過是歲月蹉跎,白髮心寒。

無論是幾線城市的教師那微薄的工資收入何談養活家庭,每月負擔完房貸能維持生計的那已算是超神了,一些偏遠地方教師像“望夫石”般盼望著能發得每年那點年終“大獎”,只怕不得罷了。

教師這個職業既神聖又免不了世俗,桃李天下卻也最悲,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卻不是聖人亦或白蓮,不過大俗人一個,要生活食人間煙火要養兒育女贍養父母,傾盡白頭一生所得不過杯水車薪。

教師的“佛系”,更像是對這個職業的心灰意冷,不爭不搶,盡職盡責,平淡流雲過此生,最悲不過哀莫大過於心死。


BIGwithChoco


在回答之前,我先分享一個真實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某縣級一中,楊老師是畢業班的班主任,論教學成績那是一流的棒,對學生的要求都很嚴格。領導們都很喜歡他,大會小會的誇他,鼓勵廣大老師跟他學習管理方法,提高業績。

一天上課,下面一個學生的手機嗡嗡的響了,學校嚴禁帶手機,更不用說是在課堂上使用了,楊老師暴怒,把手機要了過來,劈頭蓋臉把男生訓了一頓。當時課堂上男生沒反應,但下課後男生從窗戶跳了下去。

幸虧是二樓,學生腿骨骨折,生命沒有危險,但家長來鬧,不處理不算完。領導們開了大大小小的會,決定嚴懲楊老師,不但要賠禮道歉,還取消了各種評優晉級資格,取消之前所有榮譽,班主任職務也免了……

從此之後,那些以楊老師為榜樣的小年輕們,突然就變的很佛系起來。領導們大會小會的批評,但再也沒有老師會去嚴管了,佛系很好。



靈魂講師


先說一個發生在我女兒班主任身上的故事。

在五年級上半學期的時候,有家長舉報女兒的班主任。

班主任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生活經驗,寫好作文,計劃組織一次小規模的春遊。

孩子可以自願參加。

有些家長不願參加,也不想讓其它的孩子享受到這些。

於是,採取舉報來阻止。這個活動在計劃階段就夭折了。

女兒的班主任老師很負責。平時的閱讀、書寫、班風在年級中都是很優秀的。

在各種比賽、活動以及考試中班級都是領先的。

這件事以後,老師心灰意冷,對班級事務也不和以往一樣上心。

為了保護自己,很多活動是能不參加就不參加。

女兒也說過,班裡的學習氣氛一天不如一天,從積極向上轉向了自由散漫。

班主任老師是個負責任的老師。他曾說過,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坐在課堂上的文章講解,還是一種感受,對生活,對美好事物的感受。

老師曾在班裡舉辦美食節、義賣、讀好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孩子動手、動腦。

得到同學一致好評的同學還可以到老師家去享受老師親自做的美食獎勵。

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感都要爆棚。

但是,這一切在被舉報後,戛然而止。

女兒班主任老師這樣佛系的做法,也是在這樣環境下的無奈選擇,是教育的一個悲哀。

作為一個家長,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

  • 1

教育是用真心換真心的事業,構建一個合理、雙向的家校互動模式,信任和寬容是基礎。

在教育過程中,倘若因為某些極個別現象,就對教師群體橫加指責,甚至導致家校合作中斷,最終損害的莫過於孩子的利益。

因此,如果你覺得老師的某些作法不合適時,需要及時和老師溝通。

最好的辦法是直接和老師面對面的溝通,實在是不方便的話也可以電話溝通,而不要通過微信。

線上溝通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少了語氣和動作,讓表達變得乾巴巴,少了些情感的溫度,情緒難把握,容易被誤解。

家長要相信老師也會聽取意見,如果沒有采納,也會考慮到您家孩子的特殊情況。

當沒有良好的溝通時,老師的無心之失可能被放大,而家長的焦慮也會時刻在線。

站在不同立場,很難有對錯之分,但家校互動,最起碼的前提應該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 2

釐清家庭和學校的責任邊界。

有些家長抱著“我交了錢就得提供服務”的思維,把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片面歸結為老師。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家長要把教育孩子當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外包給老師。

遇上問題先想想自己可以怎麼和老師溝通,向老師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要知道老師每天接觸那麼多孩子,相信這方面的經驗是比一般的家長要多。

另一方面,家長也要知道,您家的孩子您要做最瞭解和最清楚孩子的人,而不是老師。

所以,聽取了老師的意見之後,還要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來教育。

如果遇上了一個佛系的老師,家長怎麼辦?

當老師後退了,給孩子的空間讓了出來。就象是硬幣的兩面,可以讓孩子充分發揮出自我的功能。

當然,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最開始孩子們做的沒有那麼好。但是,要允許他們試錯。可以和孩子們探討,發揮出孩子的能動性來。

最後,我想說,寬容是現代社會的美德。

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難免會有錯誤,家長積極指出即可,不必咄咄逼人……

家長也會因護子心切有些過激舉措,老師不妨多一些耐心溝通,意氣用事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謝謝您的提問,如果有什麼見解和意見,歡迎評論區來討論。


薇姐的育兒客廳


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和悲哀?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觀點,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但我站在我的角度,認為這是教育的悲哀,是社會的損失,對教學和學生都是一種可惜。

我記得高中時候,本該是很緊張的時期,有一位老師,教我們學習語文,他是新來的一位男老師,帶著眼鏡,腿有些“不方便”。剛接手我們班的時候,非常認真,每次備課的內容都是非常的充足,導致每節課基本上都會耽誤一會下課時間。我們的作業這位老師也是認真的在每個學生的作業本上寫上評語和建議。但是,慢慢的這位老師變得無所謂,上課也都是到點下課,互動很少,課後的作業也是簡單的一個“閱”字評語。正如提者說的,這位老師變得很“佛系”。

之所以老師會變成這樣,跟學生脫離不了關係!上課調皮搗蛋,不認真聽講,頂撞老師,依著他是新來的就各種欺負他,甚至拿他的腿來開玩笑!我記得最過分的一件事是夏天一個晚自習的時候,有很多飛到燈上的蟲子,挺臭的那種,有學生抓這些蟲子趁老師巡視同學的時候從背後扔到他身上,然後一起起鬨說是他身上太臭了,這些蟲子才飛到他身上,讓他趕緊走,回去洗洗!老師走了,並且再也沒有來過我們班級上過晚自習。

大學的老師更“佛系”,上課鈴響,開始講課,下面的人你說你的,老師在講臺上講他的,下課鈴響,走人。很多老師現在都抱著:

“知識我傳授了,學不學習是學生的事”。

怪誰呢?怪老師育德不行?還是怪學校選擇老師不負責?當然,也有很多兢兢業業教學,勤勤懇懇工作的老師,但真的如果現在的孩子心態不改變,我不知道這些老師何時也會變的“佛系”!


MT教育碎碎念


我是八十年代畢業的中師生,那時候接受的師範教育都是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履行教師職責。所以自從走上教臺,一直兢兢業業嚴格要求自己與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候會有懈怠偷懶情況,我會指出來讓他們加以改正。遇到調皮一點的學生有時候也假裝嚴肅的批評他們。有些學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罵人、打架等)我會及時制止……。總而言之,在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總是鮮花陽光。以前的學生和家長感覺都是尊師重教的。所以沒有師生矛盾,沒有老師與家長的矛盾。

教學幾乎30年了,最近幾年的感受頗是不同呀!是孩子金貴了?還是家長的素質高了?讓大部分的老師變的佛繫了,竟然我這個老教師也隨波了,想來很是慚愧。感覺自己愧對自己所接受的為師之道的教育。痛心的是: 孩子不做作業不敢管或者沒有辦法管,不能罰不能大聲批評。孩子上課不拿出課本也不能管,他不高興就編個理由告訴家長,12345等著你呢?(親身經歷:早自習孩子遲到了,我告訴他快拿出課本跟老師一起背誦。學生:你沒看見我還沒吃完飯嗎?我讀不讀書不用你管?操心你自己就行啊,多管閒事。)不聽課,不做作業,家長不管,老師管家長會告你,可是考試成績出來了,家長會嫌老師沒有教好。

得出結論:孩子成績差不是事,但是你敢對他們孩子嚴厲,分分鐘鍾都有可能在孩子的慫恿下去告你。所以想明白了,不要得罪孩子,由著他們吧。老師們不敢為孩子的不努力著急,生氣了。變得很佛繫了。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木棉樹166040735


答:教師變得很佛系,絕對是教育界悲哀!身為教師,我來談談老師變得佛系的原因。

一、教師個人原因:首先,由於經濟原因,教師的流動性很大。在其要離開單位之前都會變得很佛系,單純的完成教學任務,不再有任何的追求,對學生基本也是一路路燈,要走的人了,得罪學生幹嘛?其次,不熱愛教育的人當了老師,就是完成任務拿工資,不佛系都難。

二、學校層面的原因:學校沒有制定或者遵守公平的競爭、分配製度,導致老師滿腹怨言,磨滅了心中對學校的熱愛。身為老師,如果不愛學校,便沒有了責任心,基本就是一位佛系教師了。

三、學生層面的原因:作為教師,對學生本來期望值很高,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太差,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的時候,基本上就佛繫了。

總之,老師變得佛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老師的佛系絕對是教育界的悲哀!


碧海旁的黑馬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何為“佛系”?“佛系”是某一年出現的一個網絡流言行語,後來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社會出現了一批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等,主要意思是指一種無慾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

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很“佛系”,說明他對教育教學工作已沒有了什麼追求,工作好壞、學生成績高低、職稱榮譽,對他來說都已無所謂,每天按點上下班,按時上課,別的教師怎麼做,他也怎麼做,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工作順其自然,只為追求內心的平靜。這類“佛系”教師對於其個人來說,不失為一種做人的境界,但不能稱之為是一種“教育境界”;他在教育生活中按照自已的方式和節奏生活,從人格發展的角度講,也許不是一種“悲哀”,但對教育、對學生而言,應當是一種悲哀。

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書育人。也就是說,教師在教書的同時,還肩負著重要的育人任務。要完成育人任務,教師必須首先要做到有理想、有追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學生。每一名學生在其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教師的影響,幾乎在他們身上都能找到中小學時期老師的影子。如果一個老師突然變得很“佛系”,那麼他如何對他的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儘管他可以照本宣科地為學生講一些大道理,但卻說做“兩張皮”,其行為會給學生帶來不利影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佛系”老師也一定會培養出一批“佛系”學生,這是不是學生的悲哀?

“佛系”老師是不是一開始當老師就特別“佛系”?我相信,每一個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都是抱著對人生、對教育的美好理想和追求,來到學校、走上講臺的,那麼後來為什麼突然變得“佛系”?

也許是領導在全體教師大會上一次並不公平的批評,讓教師無地自容;也許是在一次職稱晉升中,有人不擇手段地搶佔了本該屬於他的名額;也許是在一次懲罰學生的事件中,自己受到了上級過分的處理……總之,如果在教育生活中出現了與自己有切身利害關係的重大事件,自己恰恰成為其中的受害者,則會導致個別教師產生“看破紅塵”的想法,思想和行為上突然變得“佛系”起來。

在一所學校裡,有一兩個“佛系”教師,可以把它當作個別現象,通過創設積極向上環境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這類教師會逐步得到轉化。如果有一大批教師突然變得“佛系”,那就不僅僅是學生的悲哀,而是整個學校教育的悲哀了。

此種現象應當引起學校管理者的反思。要從根本的學校管理體制、用人體制、獎勵機制、團隊合作、人際關係等方面進行深刻的梳理和挖掘,看一看其中是否有不公平的因素,是否有打擊教師積極性的條款,然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許能把這些教師從“佛系”的道路上拉回來,助其順利“還俗”,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刪除!


王營評教育


你好,我是園丁小妹。

佛系是一種無慾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如果一個教師突然變得很佛系,那肯定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令他心灰意冷了。

“佛系老師”對教育的發展有益還是有害呢?

我只是個老師。

從參加工作我對工作一直也是兢兢業業。疫情當前,我們學校也開展了網上指導教學,但是每天佈置了作業,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並不理想。有的學生書寫潦草,有的學生不管對錯、答非所問,還有的乾脆連交都不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能先跟孩子溝通,是不是作業太多太難?還是有別的困難?調查過後再與家長取得聯繫。可是有的家長電話連接都不接,消息也當沒看到。吃了無數次閉門羹……

後來我想了個辦法,作業讓家長簽字,出發點是讓家長起到震懾作用,促使孩子能正視自己的不足,找出錯誤原因,端正學習態度。發信息告訴家長後。有一個家長立即回覆:“什麼事情都讓家長做,留著老師幹什麼?”可能這樣的家長覺得教育他自己的孩子是代替了老師工作,所以心裡不平衡吧。我很無語,心情鬱悶,遇到這樣的家長不想解釋,也不想打嘴仗,面對這樣的家長,我真的充滿了無力感。但是抑鬱過後,又會重新督促學生好好學……哪怕家長不理解,這學生也不能毀在我手上,一定要盡力而為!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作“出力不討好”地教育。

是啊,現在各種紅線剝奪了我們的教育權,老師不敢罰,不敢批評,遇到不講理的家長還會惹禍上身,漸漸的“熊孩子”越來越多,“佛系老師”也越來越多了。

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差錯,我作為一名老師,有義務也有權利去批評教育。既然踏入了教育行業,我不在乎功名利祿,努力工作不是為了得到誰的讚美,而是為了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只是一名普通老師,但是作為一個家長,我真的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師不佛系!希望他內心強大,頂得住社會壓力。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樣的老師,換位思考,我就要盡力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

我是園丁小妹,期待您的關注!


園丁小妹


“佛系”不是貶義詞。如果一個教師變佛系是因為他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不再以一己之見論學生,也不以學生好壞綁架自己。從這個角度說,佛系是一種境界。

佛系的意思是不爭、不搶、不強求,不注重結果,看淡一切的生活態度。這些人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保持著隨遇而安的心情,不執著於結果,也沒有那麼多的慾望,按照自己的節奏和喜好去生活和處理事情。

現實的教學工作是老師“佛系”的土壤。

如果一個老師突然變得佛系,或許在別人看來只是因為一件小事使然。但我們常說,壓死駱駝的絕不是最後一根稻草!


讓老師變佛系的“稻草”有:

追著不學習的孩子要作業,老師感到失望。

對忙事業的家長百般勸說,老師感到絕望。

自己勤勤懇懇的工作,連個職稱都評不上,老師不再抱有希望。

01

前天發現有學生沒有觀看課程直播,隨後把觀課時間記錄發到家長群。畢竟有些家長已經開始上班了,不能在家陪孩子學習。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

誰料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位家長即可在群裡“解釋”。

“老師不會的,我出門的時候孩子在看課呢!”

“不會吧老師,是不是孩子沒有全屏觀看,系統不計時呀?”

“孩子說,看課的時候網絡不好退出又進入了,是不是有影響啊?”

可以看作是解釋,也可以看做是質疑。但是家長你不想想,為什麼全班那麼多孩子的觀看時間都是30分鐘,你家孩子一半時間都不到,最少的只有5分鐘。這還用解釋嗎?


遇上這樣不理解老師用意的家長,做老師的在不佛系不行啊!難道你要把他孩子各科觀看時長都貼給他看嗎?他如此相信孩子,老師說的會信嗎?最重要的,家長不是孩子!

02

面對一再犯錯的學生,老師只有變得佛系才能與他相處。

前年帶過一個學生,經常不交作業,天天上學遲到。家長經常聯繫不上,連上了也會說沒時間,不會到學校。

這樣的家長確實可恨,但是孩子是可憐的。每一天我都會找他要作業,沒有作業我不失望,偶有一次就表揚他。

或許孩子不好意思了,隨後的一段時間都能交作業了。但是好景不長,畢竟壞習慣沒那麼容易改正的,孩子很快又不寫作業了。直到畢業,他都是高興起來就寫一次。

03

前一段時間,張文宏醫生的一句話很火“老實人經常被欺負”。

學校裡的老實人是大多數的普通教師,沒有耀眼的榮譽證出,沒有享有盛名的公開課,有的只是上課、批改作業,但永遠是讓領導最放心的那些人。

接管差班是他,同事請假代課是他,甚至大雪天在校園掃雪的也是他。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現在大多數老師都不參評高級職稱,這些就是現實。

雖然以上種種造就了佛系教師。

然而,佛系的態度才是教育的真境界。

本來就應該承認有些孩子不愛學習;

應該承認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認成績;

也應該承認不是所有的榮譽都該歸自己。

教師佛系,對他人,對自己,都是真教育!


春風綠夢田


教師突然變得佛系肯定是悲哀。但肯定不是他不負責任了。我不想說教理論,就談談我遇到的事情吧。

疫情之下孩子們已經網絡學習很久了,實際上為了這次活動,我們老師是提前一週就聯繫每位家長做了詳細溝通的。我們費了很大力氣告知他們怎樣去登陸學習網看視頻,怎樣下載班級小管家,怎麼查看每天的學習任務,怎樣按時提交作業。


因為特殊的情況,我們提前討論了學習任務的安排,作業內容的設計。我們確定的目標是先把握基礎,作業針對基礎不宜過多。對於家長特別關注孩子學習的,我們單獨推薦學習資源網站。

但是我們班級有1個孩子就做了一件特別寒心的事。這個孩子是唯一一個班主任和我都打了幾次電話去告知怎樣參與學習的。學習開始之後,他經常不提交作業,語數英老師經常私下找他要作業。第一週他不交作業,第二週他偶爾交作業,可是作業照片拍的完全看不見。我又私下聯繫他,但是他和他的家長完全不看我的留言也不用其他方式回覆。

我只能給他家長髮語音說問題,在語音連線中我能判斷出他的家長都在他身邊。過了一會兒他重新上傳的作業,讓我發現他完全沒有看學習視頻,全部是瞎寫的。我又發了視頻直接指出問題,請他的家長監督。這次之後他把當天的作業認真寫了一遍,但這之後又是故意的重複,不寫作業,上傳看不清的作業。

私下聯繫班主任諮詢這個孩子其他科目的學習狀況才知道,他的父親是個精神病患者,他的爺爺去世了,奶奶年紀大不會,只有媽媽管他。而他的家長跟班主任老師的溝通是並不關注他的學習,老師跟他們講道理的時候,奶奶只會哭,媽媽根本不管。

別人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而這個孩子自己也沒有自覺性,老師也不能到他家裡去逼迫他。

現實的教育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能怎樣?正確引導下不聽,逼迫了怕產生不良後果。

老師並不是神,雖然承載著很多家庭的希望,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父母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所以不能責怪佛系老師,畢竟他們是在失望中被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