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築牢村莊疫情防控“衛生牆”

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能夠有效阻擋新冠疫情傳播與擴散,對於農村新冠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大觀區在重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愛國衛生運動有機結合,深入推進,持續治理,各村居紛紛行動起來,再掀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新高潮,築牢村莊疫情防控“衛生牆”。

一是抓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為確保疫情期間村莊生活垃圾“有人清、及時清、清徹底”,及時消除潛在的疫情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各鎮村在第一時間統籌人員、物資、車輛安排,對春節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及時清運,對村莊內外環境衛生進行全方位清掃,加大垃圾臨時傾倒點等重點部位和衛生死角整治力度,安排專人重點對垃圾運輸車輛、來往車輛、村巷道、村莊廣場等公共場所實行全方位、無死角、“地毯式”消殺,每日至少消殺一次。據初步統計,春節以來,海口鎮累計投入環衛工人1800人次,出動垃圾清運車260車次,累計清運生活垃圾680噸,日均15噸。

二是抓群治群管群參與。各村兩委幹部、志願服務隊、黨員帶頭,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清理村莊衛生,營造衛生整潔的居住環境。積極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形成長效的環境衛生提升機制。疫情防控期間,共出動村兩委幹部2800人次、志願者1860人次、農村黨員3200人次、黨員群眾12600人次參與以“五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三是抓村莊清潔行動。疫

情發生以來,各鎮村分組、分時段對通村道路、村內巷道、河塘溝渠進行無死角徹底清理,認真落實長效保潔制度,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降低疫情的發生和傳播風險。引導群眾及時清理門前“三堆”,打掃庭院衛生,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定期通風消毒,不亂扔用過的口罩、不亂丟生活垃圾、不亂倒生活汙水、營造乾淨整潔的生產生活環境。對定點設置的廢棄口罩投放桶,每日進行專門收集,規範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及時轉運,公共廁所定時消毒,消殺面積約16.2萬平米。同時,加強畜禽養殖管理,引導農民群眾及時清掃畜禽糞汙,減少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確保村莊清潔和疫情防控取得實效。防控期間,累計整治“三沿”區域等人員密集重點場所320處,清理積存或散落垃圾230噸,清理溝渠36.8公里,清理塘堰42處。

四是引導農民養成衛生習慣。通過廣播電視、流動小喇叭、小視頻、明白紙、短信微信QQ等多種方式,向廣大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衛生健康、環境保護常識,儘量避免面對面宣傳。區農業農村局及時製作了《給廣大農民朋友們的倡議書》,通過不同的倡議形式,全面宣傳動員廣大群眾。將“倡議書”在政務微信公眾號推送,廣泛轉發黨員幹部工作群、各村村民微信群;將“倡議書”印製成明白紙,在村級公開欄進行張貼;將“倡議書”錄製成音頻,利用“村村響”在村內循環播放。鎮、村幹部每天通過村廣播進行“提醒”喊話,呼籲大家加入到家庭整潔和村莊清潔的行動中來,引導群眾由“要我幹”轉變為“我要幹”,全民行動,共同創造乾淨整潔、衛生健康的人居環境。自1月26日以來,累計出動流動小喇叭車1620車次、發放明白紙1.35萬份、宣傳橫幅28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