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巴黎生活方式”難改

【歐洲時報周文儀編譯】據法新社報道,儘管法國新冠疫情加劇,政府宣佈了第三階段新的防疫和限制措施,本週日3月15日,巴黎幾乎和平常任何一個週日一樣。露天市場仍然擠滿了人,在公園裡和戶外跑步健身的人來來往往。散步的人享受初春的陽光。雖然街景中戴口罩和戴手套的人增加,巴黎的生活似乎仍然按照正常的節奏。

位於巴士底廣場附近的阿利格爾(Aligre)露天市場仍和每個週日一樣擁擠。在市場旁邊,帶著兩個小孩的一位父親說,“我剛去投了票,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到公園裡逛一下,因為接下來可能有更嚴格的隔離措施,這或許是我們最後的自由時刻”。

疫情之下:“巴黎生活方式”难改

民眾在已經關閉的埃菲爾鐵塔外停留。(圖片來源:中新社)

政府14日晚下令關閉所有“非生活必需的商業場所”,這項措施大概要等到下週一之後才能見到明顯的遵行結果。為了抑制病毒傳播,政府也呼籲全民遵守“紀律”,然而,在首都,這看來還是一個明知不能實現的空願。

在巴黎市內,從阿貝斯(Abbesses)街區到聖馬丹運河(canal Saint-Martin)旁邊,重複呈現同樣的景象:大部分咖啡館露天座都已關閉, 但仍然有人聚集在商店裡或露天市場的貨攤旁,似乎對當局和專家醫生的指示無動於衷。

在雷阿爾(Les Halles)街區的一個小露天市場,一個小女孩與一名過路婦女擦身而過,女孩的母親粗暴地對女兒說:“你小心一點!你沒看到你剛好從她的臉旁邊過去嗎?”

在巴黎市中心蒙託格伊(Montorgueil)街的一家花店裡,顧客緊緊挨著排隊購買鮮花。一名男顧客手裡捧著一束花,自我安慰地說:“如果大家都遵守防護措施,沒有理由擔心。”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要關門”

政府建議人與人之間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但在這條非常熱鬧的石磚街上,麵包店、肉店、乳酪店裡的顧客幾乎都未遵守這項防護措施。

商家也未普遍遵守關閉非生活必需的商業場所的命令。這條街上的一名鞋匠說,“只要人家不來跟我說,我不明白為什麼我要關門,我等人家來跟我說”。一家酒窖老闆也仍然讓店門開著。

在距此不遠的共和廣場,一家糕點店的露天座客滿。顧客彼此挨著,若無其事地享用早餐。在20區,66歲的男子羅歇(Roger)習慣每天早上在咖啡館裡喝一杯咖啡,他反問記者“什麼是‘非生活必需的場所’?”

獨自撫養兒子的男子亞歷山大贊同政府前晚宣佈的措施,他說:“很難讓老百姓瞭解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至少現在是明確了。”

顯然不是人人都和他一樣。有人認為這是法國人喜歡虛張聲勢硬充好漢的表現。無論如何,政府前晚宣佈立刻關閉酒吧咖啡館的聲明之後,一些巴黎人無所謂的輕率態度非常鮮明。26歲的製圖員瑪琳娜(Marine)在巴黎郊區一家餐館裡參加友人的生日晚會,她開玩笑說,“不被病毒病死,也會因孤獨而死”,“不如我們先吃喝玩樂,然後每個人關在自己家裡死在家裡”。

酒吧侍者大衛(David)說,“這已經造成了損害”,“這隻能令人沮喪,到處引起恐慌”。

再也沒有像巴黎這麼激進的反應了。有人指出,同胞難以意識到疫情嚴重性與政府維持舉行市鎮選舉之間有關係。

一位女士賽琳娜(Céline)說:“我們去投了票,投票站人很多。然後我們去買菜。”她丈夫菲利普(Philippe)認為這種表面的不在乎不會持續下去:“未來幾天內,將會限制‘社會互動’。今天我們買完菜之後就不再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