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一直以來,申請新加坡的綠卡就像一個神話存在在每一個生活中新加坡的外國人中。談到新加坡永久居民,幾乎成為了每一個在新加坡工作、學習的人夢想。因為擁有了PR就可以獲得很多福利和便利。比如,進出新加坡不需要簽證的束縛;找工作不需要工作準證的制約;就連買房置業也會便宜很多。

所以說,這麼好的東西肯定是來之不易。自2009年以來,申請PR的成功率一直低於50%。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新加坡的PR人數有53萬,約佔新加坡總人口的9%(包括外國工作人士)。雖然佔的比重比較少,據統計2017年約有3萬人獲得PR,這些人究竟存在哪些優勢呢?

由於新加坡移民局ICA審批PR的程序和對其要求是不透明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因此這麼多年,經過獲得PR的人進行分析,得出幾點值得大家去參考。

01 申請人年齡

逐漸進入老齡化的新加坡,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社會問題。自然,新加坡政府對申請人的年齡肯定是首要考量條件之一,這也意味著年輕的人申請下來的幾率會相對提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新加坡移民局也是綜合考量申請人的條件。很多中年企業家在新加坡拿到PR的比比皆是。畢竟新加坡更看重個人能力,和對國家的貢獻。


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02 申請人的學歷

新加坡政府重視高學歷人才資源,這也就意味著,申請人的教育背景要過硬,學歷高,機會相對也高。但是學歷證書的含金量也是考量條件之一,不是所有學校的學歷新加坡政府都喜歡,它更青睞知名教育機構的學歷。

話說回來,學歷高也不是絕對的條件,也是有很多高學歷的申請者被拒絕的,甚至包括博士學歷的。但是憑藉以往的經驗,學歷高的申請人,被批准的幾率的確是高一些,尤其是新加坡本地大學、大專畢業的人士。


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03 申請人行業與職位

目前新加坡正處於轉型期,所以政府越來越傾向於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以朝陽產業的申請人和高科技、科技研發等專業人士的PR批准率相對高一些。不管你是為其他企業工作還是自己創業,這些都是會給申請PR加分的。

在一個就是你的職位高低,對申請PR也是起到一定影響。職位相對越高,薪水越高通過申請的幾率會越高。職位高、薪水高證明你在公司的地位是很難被替代的,當然新加坡政府也真心想留下你。

04 申請人居住在新加坡的時間

這一點非常關鍵,雖然政府對申請人沒有特別要求居住時間的長短,但是很多經驗告訴我們,這個時間絕對是關鍵條件之一。首先如果申請人居住的時間少於半年,被拒絕的幾率會高一些。申請人為EP的等上2年為宜;SP3年為宜。如果申請人在新加坡逗留的時間不久,新加坡政府無法準確衡量申請人是否能在未來為國家做出更多貢獻,能否能融入本地生活。


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05 申請人的家庭關係

申請人如果有長期生活在新加坡的家庭關係,是最為加分的。如果申請人的生活重心放在新加坡,政府會相應考慮給予身份方便他們。比如申請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為新加坡公民/PR。


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總結心得

雖然上述要求看起來似乎簡單明瞭,但一些人更傾向於要求更嚴格一些,好像政府只給那些對新加坡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為永久居民。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加坡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著變化。由於生育率下降和不斷增長的預期壽命,新加坡的公民人口正在老齡化。老齡化和低生育率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為確保新加坡在經濟上保持吸引力,政府正研究各種選擇性移民解決方案,以支持國家需求。正如2013年“人口白皮書”和其他各種人口趨勢文獻記錄的那樣,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商業和經濟中心之一,新加坡必須要多樣化,讓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共同生活、工作和學習。

移民有助於平衡新加坡不斷萎縮和老齡化人口。在2009年,新加坡收緊了移民框架,以校準新永久居民和公民流入。

自2009年以來,新加坡政府每年平均會發放3萬左右的PR身份和最高可達2萬的新公民身份。為了應對公民出生率低,這些數字必須保持平衡在這些水平,以推動國家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增長。


突出申請人的重點

因此,現在的審批過程更加嚴格,以便為每一項申請找到適合的人選。雖然確切的配額標準政府不會對公眾披露,但瞭解這一制度讓我們能夠重視每一份申請表,尤其是作為向新加坡政府強調每個申請人優點的機會

,而不是簡單的填寫表格/遞交的過程。


怎樣給申請新加坡“綠卡”的你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