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的這些日子裡,你都悟出了什麼?

xiaomei2019


有個健康的身體多麼重要,平時感覺不到,非常時期才會珍惜健康,別感冒別得病,別和醫院打交道就是幸福!有份鐵飯碗的工作很重要,五險一金,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才能保障生活的正常運行。做生意小時工多少工作都停了,只花不掙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有個私家住宅,最好有獨立院子,可以曬曬太陽,可以居家隔離,很多小區和村裡租房的不讓進,有家難回的苦有錢也解決不了!最好有份保險,萬一有點意外,有保險兜底,生活可以更美好。


保通經紀人


宅在家的日子,一共12天,比往年多5天。

最深的感悟,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

其次,要有一份額外的兼職收入。

老爸對我們比往年好了很多,但我莫名心酸,還夾雜著淡淡的憂傷。

我是2月4號復工的,老爸還不願意送我出門,最後我叫朋友車我去車站的。

究其原因,老爸不捨得我回去罷了,而且還是疫情高發期。

最讓我心酸的是,老爸是個暴脾氣,大男人主義的人。

往常在家,老爸都是讓我們做飯,要是中午回來看到我們沒有做好飯,他會很生氣。

現在他會默默的做好飯,好聲好氣求著我們下樓吃飯。

老爸對我們還客氣了很多。

現在基本是討好的樣子跟我們說話。

想想有欣慰也有心酸。欣慰是覺得老爸說話終於溫和很多,沒有這麼火爆了。

心酸的是,老爸是覺得他年老了,能力,身體各方面都差了,擔心需要我們照顧,慢慢開始討好我們。

但是他對老媽脾氣依然火爆,也為老媽感到可憐。

只要我們看到老爸罵老媽,說一下老爸,老爸就會語氣立馬溫和下來。

想想老爸那麼自傲的人,能放下脾氣對我們,甚至慢慢轉為討好的態度,心裡會傷感。

終究是時間過的太快了,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還可以盡孝多久?

當有一天父母需要我照顧了,我是否還有時間出來工作?

沒有工作後還有其他收入嗎?

現在那麼多人突然失業,沒有收入怎麼辦?

那麼有一份兼職收入最好不過了,而且是在家可以完成的兼職。

現在我已經開始摸索可行的兼職,期望遇到更好的自己,加油!





花之溫度


從1月22號到家至今也將近兩個月,體驗了一種從畢業之後就再也沒體會過的東西。在申報的時候,每天除了上下班也沒有其他的事情,本來過年放了一週假,想著回家過個年就得回去上班,誰知道碰到疫情的事現在還沒有回去復工。

在老家農村最開始也很無聊,後來天慢慢暖和了,就開始和家人去幹農活在自家承包的竹林裡面幹活,修籬笆,砍竹子,堆土,種樹.....自己從初中開始就在外求學,從來沒有怎麼體驗過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現在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農活,都是自己故意去找的農活去幹,其實也其樂融融,而且天天還有家人陪伴。

所以到現在為止,我覺得宅在家的好處,尤其是獨自在外打拼的人,最起碼能天天陪在家人身邊,每天早上不論幾點鐘起床都能吃到熱乎乎的早飯,一家人一起看電視,一起聊天,這種生活對我們這些在外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就覺得,家人是最重要的


常愛人i


剛宅起來的時候,非常興奮,難得不用上班,孩子不用上學,老公也在家。剛開始,天天睡到自然醒,過年存的一冰箱年貨,醒了就吃,日子很是愜意。沒過幾天,心裡開始煩躁了,和老公就會鬥嘴,甚至動起了手,開始煩孩子不聽話,就會想怎麼會有好多好多的問題。後來慢慢就開始改良,學著做很多好吃的,學著動手和孩子做手工,看著他們一個個很高興,自己很有成就感。總結了,人們不能天天在一起,適當的分開還是很好的,比如現在開始上班了,一天沒有見面,回到家後都很開心,也避免了吵架鬥嘴,總歸,其他事情也都把時間佔去了一部分,現在上班反而很好!


唯愛張夫人


“宅”的日子,我有更多時間停下腳步,看看路上的風景,回頭檢視十餘年的工作之路,懂得生之可貴。

不是《猛回頭》,也不是《警世鐘》。“宅”的日子裡,我能忙裡偷閒,靜下心來檢視十餘年的工作之路,看看路邊的風景。

工作這麼多年來,總是步履匆匆,即便偶有空閒,也無心欣賞四季輪迴變化,因為人閒心沒閒,心不在焉,哪兒會感受大自然的變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變得越來越世俗、越現實。

“宅”的日子裡,我猛然發現,以前感覺很重的事其實也並不是多重要。比如掛在嘴邊,常說的不得不參加的應酬。比如某些不吃就受不了的美味。比如我還年輕,離見上帝還有很遠的路,突然發現我們稍微不注意,通往天國的路就鋪就。這時候,感覺活著就挺好,健康就挺好,其他的都是身外物。哪兒有歲月靜好,時刻需要我們清空自己、如履薄冰。有人說,只有痛苦的人和快樂的豬,我深以為然。

“宅”的日子裡,我回味工作冷暖。很感慨,如果不是執著於(有時又很鬆)公考之路,騰出更多的精力到現有工作中去,也許發展的會比現在好的多。如果我能夠早蹦出半死不活的原單位,也許我比現在的發展更有前景。可惜,歷史不能假設。但給我一個提醒,

雖然嚮往詩與遠方,但要努力活在當下。

第一次發現小草的變化,於是有了《懷揣一抹綠意,向著春天出發》這篇文章。細細品味大自然,別有一番風味。世界充滿生機,只是之前的我視而不見。這也提醒我,感受生活,要多看看路上的風景。人在旅途,重在經歷。蓋棺論定,結尾咱再說。


用心感悟每一天


每天喝喝茶,看看新聞;再喝喝茶,再看看新聞,和家人在一起每一天都變得很有意思,跟老媽老爸一起做菜,一起看電視,一邊吃著自己做的零食,邊看邊評論,有時笑成一團,本來日子就應該這麼過,可是平時太習慣於朝九晚五,空閒時間哪裡會留給家人,漫長而簡單,平淡又有序才是真正的生活。[玫瑰]



旗大G


雖然最近大家都被迫宅在家裡,但我發現,這樣的日子並沒有完全影響人們對生活的創造性,大家在家也能玩出各種花樣:

比如在家釣魚、自己跟自己打麻將,給老爸做美甲。

把憋悶的生活過出了自己的趣味性。

同時,人們換個角度也開始理解了原來覺得理所當然的問題:

比如主動宅與被動宅原來是有區別的,終於知道為什麼要經常遛狗了……

以前覺得不用上班在家躺著的生活真美好;

現在知道了,我們只是喜歡那種自由不受拘束的感覺,其實上班的生活並不差;

以前覺得養狗還要遛狗太麻煩了;

現在理解了,狗狗每天憋在家裡的生活太難了。

當我們可以換個情境、換個視角去思考問題,似乎原來不理解的問題都更容易感同身受了,那些煩悶委屈的情緒好像也平復了很多。

02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

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煩惱都來源於溝通不暢,而溝通不暢往往又是相互不理解引起的,繼而就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

情緒其實是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

比如你生氣了,那是你的潛意識可能覺得受傷了;

你焦慮了,那是你的潛意識可能覺得你可以更好。

只有瞭解了自己的感受,才能讓自己跳出情緒的漩渦。

所以為了打破負面情緒的循環,學會換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有經歷相似的場景,我們才能真的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對方的想法。

然而情緒上頭時,自己也沒過往的經驗,怎麼可能做到那麼理性地去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呢?

這時候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情境或磁場,這可以幫助你做到切換視角。今天檸檬就教大家怎麼利用椅子切換視角,從而管理自己的情緒。

你需要先準備三把椅子,並把它們擺成三角形。

然後你先坐在第一把椅子上:

回憶最近發生的一件和別人相處時最讓你不舒服的事,並且思考一下:你當時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你的情緒是什麼?這是從第一視角也就是你自己來看問題。

接著坐到第二把椅子上:

先做幾下深呼吸,嘗試成為對方,回想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他的情緒是什麼?這是從第二視角也就是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然後坐在第三把椅子上:

也是先做幾次深呼吸,想象著自己跟當時的場景隔了一塊透明的玻璃。你坐在玻璃外面,往裡看。這時,你看到什麼?你的想法是什麼?這就屬於第三視角看問題,就像發生交通事故,交警會通過攝像頭來判斷事故過錯屬於誰,這樣的角度看問題會更客觀。

最後記錄這三種視角下自己的發現:

這時候也許你就會發現,換一個角度,你對事件的看法變得不一樣了。

大家不妨利用最近在家休息的時間多試一下這個方法,也許你第一次做時,根本無法讓自己成為對方,沒關係,多試幾次,通過你的記錄就會看到自己的變化啦。




智者哲思學堂


一開始還好的,覺得這樣慵懶的日子很棒,但是這個東西會有一個新鮮度的,慢慢慢慢地就會很沮喪,副本一個人打,B站一個人刷,混跡論壇公會,在家裡幹了那麼多的事,總歸到底也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和整個世界好像沒什麼聯繫,直白的說就是感覺自己沒什麼存在感,活得和蜉蝣一樣,所以這個時候儘量去找點活做,少宅在家裡玩,多宅在家裡幹活(或者外出幹活,權根據自己的職業什麼的來定),辨別自己是否有存在感的途徑就是做現實的努力,適當的休息,最後才有融入世界那種感覺,而不是感覺自己看著世聲塵囂,孤獨的和狗一樣。


會飛的彩虹0920


當一個人靜下,宅在家中,離開喧囂的都市,想想自己的經歷,計劃自己的未來。

以前的經歷、心性是惱人的。害怕自己的工作不體面,害怕自己過得比同學不好。或許,只是我們自己多慮了。現在,我只想踏踏實實地工作,好好尋找自己的副業。雖然現在還不夠理想,但是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財富自由。

人生需要不斷地去悟, 不斷地去發掘。我們收穫了什麼,我們需要什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思想個體,都有創造奇蹟的能力。


憶訴


這次疫情在家其實對於我這種愛出去走走看看,愛去大千世界裡看紅塵滾滾的人來說是倍感煎熬的,呆在家會胡思亂想,特別是萬家燈火齊亮的時候會特別孤獨,有那麼些瞬間想有個人陪伴該多好,家裡吵吵鬧鬧該多好,現實是選著了這種孤獨就得喜歡你自己所做的選擇。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年,開心是過,不開心也是過,我們無法阻滯時間的流逝。作為一個女孩子,被社會貼上了很多很多的標籤,沒對象是要求高,不結婚是不正經,化濃妝一看就不是好女孩,不化妝就是土,聲音大就是粗魯,不生小孩就是不能生,短頭髮就是女孩子...很多很多關於社會對我們女孩子所貼的標籤,你得明白一件事就是除了父母沒有人會希望自己過的比他好,所以你得會開車,會掙錢,會開心,會保養,有質感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