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宣傳很厲害,一開始人氣爆表,最後無人問津的遊戲?

南宮禹洛


我覺的《劍靈》這款遊戲就有點像

還記的行出來的時候火爆程度沒法想象,現在已經有些沒落了,很多一開始熱衷於《劍靈》的玩家們現在都不去登陸器看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什麼問題呢?

記得2012年年尾在《劍靈》還是內測階段,遊戲的飢餓營銷模式不得不說是非常成功的,當然這個成功並非是偶然:在宣傳上,畫質,畫風,免費,認知度,遊戲的體驗感這些都不錯!

但當我們上了遊戲後對於遊戲的體驗是"非常"好的!

1,免費遊戲:

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玩家都會去對這款遊戲進行體驗一番,沒有為什麼就因為是免費的,當時我也去玩了一下,縱觀以前的一些網遊大多數都是免費遊戲的玩家最多,當時玩遊戲大多數都是去網吧玩,誰也不想在網吧用錢在去買一個沒有體驗過的遊戲,如果買了之後體驗感不好就白買了!

2,認知度:

對於這款遊戲的認知度是不能否認的,在通過各種路徑以及一些遊戲的捆綁式宣傳讓這款遊戲在玩家還沒開始玩的基礎上就到達的巔峰!

在宣傳力度這麼大而且還是免費的基礎上,在玩家體驗過後為什麼就沒落了呢?

3;體驗感:

一般遊戲滿級後就可以進行大肆的兇猛操作一番,然而應為活力的限制,每天只能刷一點點經驗,官方卻一直不更新,讓我們將等級升到目前版本的頂峰後到處炫耀,在我們一位這就是滿級而高興官方就來了一波更新,等級再次調高,進遊戲後最讓人氣憤的是玩了那麼長時間感情還沒出新手村,而且遊戲的地圖又大,接任務點和交接任務點中間間隔5分鐘的路程,就是抱著地圖到處跑!

那時候商城的東西最貴還沒超過200,記得在網吧認識的一個一起玩《劍靈》的朋友當時衝了1000,將商城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買了之後剩下的全買會員等級了,說白了就是沒地方花了!

交接任務的NPC相隔距離遠就不說了,那時候還比較卡,不知道是技術還是優化的問題,不要說電腦的問題,那時候的電腦還沒現在的這麼好,網吧都多數都差不多,上網也就2-3快一小時,要去網咖就得到大城市去,小城市還沒有!

在《劍靈》第一波吸收萌新計劃失敗後策劃就對副本進行削弱,火炮蘭是第一個被削弱4次以上的,然而並沒有什麼用,讓玩家跑的更快了,當然遊戲人物的一些穿著也太........不知道怎麼說!





劉公民


談到這樣的遊戲,筆者就不得不說一下網易系遊戲了,因為這家國內研發能力最強的遊戲公司,總給人一種感覺,好像遊戲研發出來也上線了,就不管了。而且縱觀多款網易遊戲的表現,手遊熱度最多一週,端遊一個月左右。

楚留香

當年網易對楚留香手遊可以說是費盡心力,不僅買下了香帥的版權,而且丁三石秘密集結公司骨幹,不僅給錢還給了最高級別的保密。甚至連網易內部人員都不知道這個組在研發什麼遊戲。在楚留香手遊初具雛形時,網易就開始大規模宣傳了,不僅打出了高自由度武俠的噱頭,更是放出了幾個人物的設計圖,以及試玩。看到精美的遊戲實景,無數玩家沸騰了,而筆者也是其中一個。為這款遊戲足前一週足期待了大半年。

上線之後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前一週可以用擠爆服務器來形容,但一週後不知為何遊戲熱度下降。網易之前許諾的非一條龍玩法,被更浪費時間的奇遇代替,基本就是換了個表達形式。而之前的絕美江湖確實被完整呈現了,但一款遊戲如果缺少遊戲玩法,再美的風景也總有看膩的一天。

逆水寒

前幾日,《逆水寒》推出了新資料片,可見這款遊戲的已經真的涼的差不多了。因為如果不是處境尷尬,策劃也不會在遊戲上線時間不足半年,就上線新資料片挽回玩家。網易當面為了宣傳《逆水寒》直接搬出了“網易最後一款端遊”的名號,而就遊戲如今的表現來看,的確是最後一款了。

好啦,這就是我的回答了,大家還知道哪些這樣的遊戲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遊戲菌兒


我相信《A3》這款遊戲算是一個,這是一款與眾不同的遊戲,他是一款大開大合的遊戲,當年引進國內時光宣傳費就花了3000多萬呀!轟動一時,當時全國各地網吧貼滿了宣傳海報。結果沒想到運行不到一年左右就涼了,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款遊戲。

提到《A3》這款遊戲,年輕的遊戲玩家可能沒有太多知道的,但是在當年這款遊戲可以說是非常牛B非常火的,當年為了引進《A3》這款遊戲,代理商不惜花費巨資引進,大有趕超傳奇之勢,剛引進國內時為了宣傳,遊戲商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花費巨資宣傳,3000多萬呀!當年的3000多萬頂現在不知多少個億吧!可以見得代理商是多麼牛逼,多麼看好這款遊戲。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款遊戲有個好的開頭,卻沒有一個好的結尾。聽說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宣傳的東西與遊戲內容不一致,請一些年輕的帥哥美女宣傳思路,用的圖片和視頻都是各種性感的女性角色,當玩家進入遊戲之後,發現跟遊戲宣傳的完全是兩碼事,完全不一樣。除了宣傳和內容不符之外,宣傳的是3D遊戲,但是不管是畫面還是戰鬥系統都十分的簡陋。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大量的bug遊戲中不管進行什麼操作,都可能會被卡掉線甚至在擊殺怪物的時候,都有很大概率出現bug,玩家體驗很差,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關於這款遊戲就介紹到這吧!


捨得手遊


這個問題有意思,如果說過去的歷史的話,那麼肯定是每個國產遊戲玩家都會聽說的《血獅》是其中最為知名的,其中倒不能說是無人問津,但是實際質量和發售前的宣傳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可以說其中差勁的程度一直到如今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被傳頌,也是我們這一代玩家面對後輩的一筆當量非常的談資,在年輕人的面前就可以說“嗨,我們以前那時候玩的那個《血獅》啊,牛X的不行啊”。

據說當時的《血獅》瞄準的是《命令與征服》系列,而且因為其中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所以很多玩家都是選擇入手的,結果……畫面就不用多說,但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其中的指路系統和戰鬥AI根本不聽指揮。

如果說近年來所說的話,其實這個行業的玩家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而且互聯網的發展會導致如果你做錯一件事,那麼幾乎全世界的所有玩家都會知道,所以現在的底線都比較高,要是說“無人問津”會有些誇張,但是在群嘲當中陷入被批判和被要求退款的風潮還是常見的,比如說前年(2015年)的《蝙蝠俠:阿卡姆騎士》在PlayStation 4、Xbox One平臺表現非常優秀,但是在PC的表現幾乎沒眼看。

而這兩年的經驗還是《無人深空》,同樣是宣傳的時候非常厲害,但是後面發現實際的遊戲內容和宣傳的內容相去甚遠,遊戲當中的樂趣非常少,可以用相當枯燥來形容。其他的還有去年的《星球大戰:前線2》,題主你要知道在國外,《星球大戰》這種IP是類似於我國的四大名著,而且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這種盡人皆知的程度,然而因為內購氪金的影響,這遊戲在冬季特惠期間真的是無人問津,在孤零零的貨架上,甚至是捆綁該作的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4 Pro都受連累,在貨架上根本沒有人買,那個畫面你很難想象吧。而如果時間放遠一點,《全境封鎖》在剛剛發售後那段時間因為服務器的糟糕表面,也是被很多人攻擊的。

而就算沒有那麼誇張的話,即使沒有達到“無人問津”的程度,如果遊戲做的差,被很多人集中起來批判也是常見的。


超能網專注於優質內容創作,致力於有價值傳播,歡迎點擊關注。


超能網


《孢子》,大神光環加持,前所未有的遊戲模式,開發階段就萬眾矚目,不斷收穫各種好評,開發商還在遊戲正式發售前先行發佈了編輯器,18天之內,玩家就上傳了1,589,000種生物,稱之為萬眾矚目也毫不為過,我也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遊戲發售,第一時間下載了(當時沒有很方便的正版渠道,現在已在steam補票),結果是大失所望,之前吹得天花亂墜的包括生物進化、原創生物、不同文明階段等等的遊戲模式,全都有,但是全都淺嘗輒止,毫無深度可言,就是對同類型遊戲模式的簡化和複製,在整個遊戲流程中只佔據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熟悉之後要不了幾個小時你的種族就可以離開星球表面,去征服星辰大海了,不過開發商表示進入太空階段的遊戲才算剛開始,併為此設置了茫茫多的星球供玩家探索,據說連開發者自己都沒有完整的探索過,那麼好吧,收拾起有點沮喪的心情,繼續玩下去,然而很不幸的是,消耗完開始的一點新奇感之後,太空階段的遊戲過程依然很無聊,當每個星球都大同小異的時候,所謂無限的星球簡直就是無限的折磨,所以我很快就退了,而且再也沒有玩過。平心而論,單從遊戲本身的素質來說,《孢子》肯定也算是水準之作,遊戲模式也確實創意十足,但是開發商有很大的野心,卻又不願意放棄輕度玩家,導致了玩法的幼稚和內容的淺薄,而過分誇張的宣傳和相對平庸的遊戲形成的巨大落差實在讓人無比失望,以至於後來出了銀河冒險我也根本毫無興趣再去嘗試,實在是個讓人遺憾的遊戲。


第五曉霧


遊戲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了,其中騰訊大佬佔據半壁江山,但是每個遊戲都是有生命期的,能有三個月巔峰就不錯,像王者榮耀火這麼久,是少有,先拿天天酷跑來下刀

1.天天酷跑

大天美出品,在我高中時火遍全校,引起全民熱潮,那時候我都沒手機,看著同桌玩,手都癢了,不過,手機遊戲難以活久,經過幾年的時,騰訊遊戲一直出,現在的王者,絕地求生等遊戲的火爆

酷跑已成為時淚,前兩天看到朋友在玩,我不由回憶起青春的歲月,嗯,再打兩盤王者吧

2.守望先鋒

又稱守望屁股,我宿舍的同學經常在玩,要用錢買的,好像兩百快,這也拒絕了不少玩家,但是因為暴雪出品,必是精品,許多老粉還是留了下來

可惜遊戲操作難度大,入手門檻高,很快就被吃雞遊戲趕過了

3.陰陽師

還記得,陰陽師一出,就以精美的畫面,強大的聲優吸引一大片動漫愛好者入圈,並且通過病毒性傳播,吸引了許多圈外遊家 ,一時,蓋過王者


但是,後期網易的迷之運營,導致人氣漸漸下滑,其中出現bug,業原火事件導致許多人出坑,暗地裡罵娘,現在人氣不要說比王者,fate人氣都比他高,而最近的決戰平安京更是想搾幹陰陽師的剩餘價值

我表示:不玩 ,滾


二次元非日常


你一說這個,我就不得不提一波,期待N久~公測要開會員排隊的~油膩的師姐~這個神奇的遊戲。

油膩的師姐~劍靈

對於劍靈的宣傳,TX可是花費了大工夫啊,在內測的時候,激活碼都炒到了5000+一個。這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了。

然後就是各種炒作,什麼號稱最好看的網遊啦,打擊感最強的網遊啦

在內測的時候就超的沸沸揚揚,老夫看的也心裡癢癢的~這麼多漂亮的妹子~老夫一定要去玩,然後各種參加活動去弄激活碼,但是就是沒有弄到~最後等到公測才去體驗到油膩的師姐。

公測排隊一上午

油膩的師姐終於公測了,宅男看著心裡癢癢的~立馬飛奔網吧,開卡上機登錄~期待第一時間見到油膩的師姐。

然而~排隊~幾千位~最可惡的是~開個會員排隊優先,等會員進去了才能到普通玩家。

這種坑爹的做法,為了油膩的師姐~忍了,衝錢,開會員。

經歷過超級長的的排隊之後,終於體驗到了油膩的師姐了~畫面超級好喲,南素柔好漂亮的~大師兄居然死了。

死於泡菜的劍靈

劍靈前期的宣傳的確很火爆,讓網吧50%人投入到了劍靈的師姐。

但是~只有畫面跟捏人的劍靈,是吸引不了死忠玩家的。

後期的劍靈純屬泡菜遊戲~各種每日日常~沒點意思。

最犀利的是~神一般的策劃~為了坑錢,無所不能啊

S1的無形武器
S2的光明和暗黑武器

S3的無極武器

各種版本超速更新。想要一把跟的上版本的武器,那就衝錢吧,一把5萬起~就問你服不服,不服?10W一把~愛玩不玩 。

後期為了挖坑,刪除了各種支線任務,讓玩家小號快速成長,充錢投入,遊戲的劇情精髓呢?老夫以前看到大師兄死了難受的要死,現在都直升了。

現在這個油膩的師姐,可以說落幕了~網吧很少有人玩,老夫也已經託坑好多年了。以前有些其他的遊戲,我託坑了還想回去看一看,這個~託坑了看都不想回去看了。


逗玩遊戲君


說起來這種大暴死的遊戲還真不少,我就說幾個比較新的重量級遊戲。

星戰大戰:前線2

本來應該是全面超越一代的最強星戰遊戲,畫面,玩法都很贊。但EA很無腦的在遊戲中加入了強制氪金內容,引發了全體玩家自發抵制。在首發的火爆之後,銷量滑鐵盧,浪費了一個好遊戲。

雖然後來遊戲削弱了氪金成分,但人氣已經無法挽回。現在有傳聞EA已經不再更新遊戲內容了,對於一款多人在線遊戲,這也就意味著壽終正寢。

真三國無雙8

首發那陣的宣傳真是鋪天蓋地啊,再加上三國題材在國內的龐大粉絲群,分分鐘就要賣爆的架勢。

但是遊戲上市後,優化非常差,在主機上都瘋狂掉幀,各種bug也不少,PC版還手動修復了“有中文”這個bug,玩家們心碎了。這遊戲steam版一個月銷量也就兩三萬,跟預期相差數十倍……

不法之徒

戰爭機器的製作人野心勃勃的新作,單說畫面素質,遊戲性都是業界一流,但是就是沒人玩,同時在線人數最低時只有19人……。一個守望先鋒式的遊戲,沒有玩家是什麼概念,還用說。

關於遊戲暴死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因為太難對新手不友好,有說是因為免費變收費,有說是因為鎖國區。不管怎麼樣,這家工作室已經解散了,只剩一首涼涼。

惡靈附身2

因為一代的超高口碑,再加上發售前媒體的大肆吹捧,惡靈2倍受期待。但是脫離恐怖核心的故事和粗糙趕工的遊戲製作讓這款遊戲失去了靈魂。吃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該作首周銷量比一代暴跌七成,慘就一個字。

怪物彈珠

長期霸佔下載榜榜首的日本國民手遊,去年全球收益甚至超過王者榮耀。

當年引進之前呼聲就很高,後來被騰訊代理,不想遊戲完全沒火起來,沒多久就關服了,堪稱爆冷的典型。

去年遊戲換了運營再次開服,但是人氣依然只能算是二三線。大概水土不服就是這樣吧。


我是一個喜歡分享遊戲經驗的非資深老玩家,覺得這個回答有幫到你就點個贊吧,順便關注一下。


核遊



上圖是《vs三國》的壁紙。

《vs三國》是vs競技平臺在2008左右自主研發的moba類對戰遊戲,當時vs希望憑藉巨大的平臺用戶基數,打著“取真三之優,採dota之長”的宣傳標語和“支持國產,需要你我他”的口號,野心勃勃的想將這款遊戲發展為英雄聯盟一樣的獨立對戰遊戲。一時間熱度飛漲,各種房間爆滿,同時在線人數也突破10萬。但就在發展最快的時期,唯思急於回本,開始以日卡月卡形式發行極度破壞遊戲平衡的隱藏英雄和局內裝備合成隱藏配方(購買月卡可合成,沒購買則不能),同時收費外掛也開始爆發式流行,貼吧論壇管理混亂,等等主動諸多原因併發。導致大量精英玩家和普通玩家出走,2014年時候日活躍玩家還剩約300人,現在未知。。。。。。


無獨有偶,與之相似的是由起凡開發的《三國爭霸2》。

起凡憑藉著原起凡玩家的基數和旗下11對戰平臺的用戶群及其良好的口碑,順水推舟拿出了三2這款moba遊戲,企圖與刀2LOL三分天下。藉著11平臺自帶的廣告宣傳,迅速吸引了大批量玩家試玩,而其精美的細節處理,真實的打擊感,濃濃的中國古風,外加三國情節的加成,圈粉無數。然而後來,無休止的條件性半刪檔內測,公測後頻繁的技能調整,新英雄更新卻又停滯,遊戲可玩性未能持續,玩家數量銳減,據稱起凡已經擱置這款遊戲。

同時還有《三國殺》及其開發的《三國殺英雄傳》等。

也有像《我叫mt》這樣的被時代淘汰的遊戲


龍套阿炳


無人深空

這遊戲宣傳的時候,牛皮吹上天,起勁的不行,簡直就是要內定年度最佳。結果一出來就備受質疑。官方還一個勁的死撐著鄙視玩家,當時官方號稱是聯機的,結果玩家發現一直單機,除了自己一個活人都沒有,官方來了句地圖太大了概率問題。巧的是正好兩個玩家在一個星球上一個座標點,然而兩人都看不到對方。

實錘出來後,官方被打臉只能悄悄地說,聯機還沒出····然後這遊戲直接涼涼。被一頓嘲笑,STM瞬間差評如潮,以至於開始無條件退款···有人甚至給遊戲改名《傳銷深空》

好在最後官方還有點臉,大更之後,這遊戲算是觸底反彈,稍微好了點

星際公民

一開始宣傳直接把全世界的玩家嚇呆了,後來過了無數年,玩家全部醒來了,醒來後順便給遊戲改了個名字《畫餅公民》這遊戲我就不多廢話了····子彈居然要花錢買,我真是嗶了狗···

血獅

一部在中國遊戲史上名垂千古的鉅作···當時的宣傳真是可怕“中國能自己做大作了!”在遊戲沒出來之前,玩家全部一致好評,並宣稱:中國人自己做的遊戲,就是一坨大便,我也要吃!

結果遊戲出來後,玩家發現這坨大便不但臭的發抖,還有劇毒····吃了就被毒死了···

名將三國

這款遊戲不知道還有人記得不,也是牛皮吹破天,當時正是DNF火爆的時期,而九成在丟了WOW後,不甘心就此沉淪,推出一款自行研發的類DNF遊戲《名將三國》這款遊戲當時為了幹翻DNF說出了幾大誓言:

1.保證不掉線!

2.保證每月一更,每季度大更

3.看見外掛永久封

4.我發2億QB

結果玩家興致勃勃的去玩,玩完以後就一個表現:我去年買了個登山包,這雞兒什麼遊戲啊···

過了兩年,九城自己扛不住了,出了一個這個東西,宣告牛皮作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