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你最喜歡哪一部電影?為什麼?

復古電影娛樂說


最喜歡的就是徐崢的《囧媽》,最近有不少網友都在評論這部電影,有質疑的,也有認可的!這部電影劇情是稍微有點拖沓,今天只說說我為什麼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的主題是母子矛盾,最後有一個溫情結局!電影前半部主要通過媽媽的一系列囧行為、囧理論層出不窮,讓兒子實在是難以招架。後半部分母子之間因觀念不同而積攢的負面情緒徹底爆發!影片凸顯了中國式的家庭關係,大部分人為了生計忙於奔波而忽視了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其實我們無論到多大年紀,在媽媽的嚴重始終是一個孩子!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媽媽就為我們奉獻著無私的愛,她教我們吃飯、走路、說話、為人處世等等,一直到我們外出求學、工作、結婚、生子!在她教育我們這將近20年中,她已經習慣了那種自認為愛你的方式,無論你的年紀多大,就像我們經常反駁媽媽的那句話: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既是我們矛盾的根源,媽媽認為我們還小,然而我們確實長大了!這部電影就像我們生活的回放,讓我明白了媽媽為什麼喜歡把我們當成小孩子,我們是媽媽生命的延續,她只有做著那些我們小時候她為我們做的那些事情,她才能感受到她是我們的媽媽,以為我們不再圍繞在她的身邊,不再抱著她的胳膊,我們離她漸漸遠去,讓她的內心感到害怕!徐崢說過:每個人在生命起點的時候都和媽媽最為貼近,人生帶了某個階段,我們總習慣性的回望,而我發現當我跟媽媽的關係改變的時候,我看待世界的角度也變了!影片告訴我們:好好珍惜媽媽的這份愛,經常陪伴著她,多說說話,不要等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祝願天下所有的媽媽身體健康!!!
















放映天下


《千與千尋》中經典語錄

1.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2.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3.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淒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

4.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不可能忘記,只不過是想不起而已。

5.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6.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7.已經走到盡頭的東西,重生也不過是再一次的消亡。就像所有的開始,其實都只是一個寫好了的結局。

8.用善意的心情去理解別人的話,會讓世界單純美好容易。世界如此之大,我卻能幸運地遇見一些人。

9.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10.一條路不能回頭,就是一生要走許多路,有成長之路。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單再寂寞,仍要繼續走下去,不許停也不能回頭。

11.因為遇見你,我才知道我也能擁有美麗的記憶。所以,無論你怎麼對待我,我都會用心去寬恕你的恨,用心去銘記你的好。

12.人們常常會欺騙你,是為了讓你明白,有時候,你唯一應該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

13.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單再寂寞,仍要繼續走下去,不許停、也不能回頭。

14.這世上有一條路無論如何也不能走,那就是歧途,只要走錯一步結果都會是粉身碎骨。

15.這個世界真的很現實,每個人都在為著同一個目的,不惜一切代價努力著,心甘情願的成為金錢的奴隸,死心蹋地的付出。

不要限流啊[淚奔][淚奔][淚奔]





吃瓜爆料君


這段時間宅在家哪裡都不能去,即便不是這樣我也會看看電影的。這二十多天的時間國內的電影基本上是看不了了。前不久看了張藝謀演員生涯的處女作《老井》,經過4K修復版的畫質確實提升不少,看得也是過癮。

看看這畫質,誰能想到她是1986年的國產電影。


今天剛看的還有
  • 動物園先生 / 미스터 주: 사라진 VIP / 周先生:消失的VIP / 明明會說話(臺)
  • 2020-01-22(韓國) / 李星民 / 裴正南 / 葛素媛 / 金瑞亨 / 韓國 / 金兌玧 / 動物園先生 / 喜劇 / 韓語
本片比同期的《秘密動物園》要搞笑,基本是處處笑點,自然也比小羅伯特唐尼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險》要好多了。印度電影看的也不少,我習慣凌晨觀影。

《消失的屍體》是一部翻拍作品,我以為會有多精彩紛呈,結果又是印影“慣有”的反轉套路,看的有點無新鮮感的原因。

/ The Body

  • 2019-12-13(印度) / 埃朗·哈斯米 / 裡希·卡普爾 / 印度 / 吉圖·喬瑟夫 / 120分鐘 / 消失的屍體 / 喜劇 / 驚悚 / 奧里奧爾·保羅 Oriol Paulo / 拉拉·森迪姆 Lara Sendim / 印地語 / 英語
  • 2020-02-21 標籤: 翻拍 犯罪

今天下午看的《夜班服務員》

也不咋樣,是不是看的太多,難消化。

/The Night Clerk / 夜間接待員

  • 夜班服務員 / The Night Clerk / 夜間接待員

好了,不舉了

不羈電影


最近在家時間比較長,有幸刷到了一部去年的口碑爆棚的高分電影《何以為家》。

之前也簡略看過電影簡介,但是與同期的電影比起來,這個電影的海報實在不太吸引人,介紹的內容有賣點,但沒能挑起很大的觀看興趣。

但是這次刷下來,實在很顛覆原來的第一印象,讓我深深震撼到了。



首先,這是一部仿紀錄片電影。鏡頭是搖晃的,畫面是雜亂的,人物形象也始終是灰頭土臉的,這些都是其他類型影片的致命傷和吐槽點,但是在這部電影裡卻是最真實的還原。因為它所想呈現的就是在國家統治的混亂裡,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中的黎巴嫩兒童。

鏡頭始終跟隨著一個十多歲的黎巴嫩男孩贊恩,在整部電影裡,他最常做的就是一直拖著大大的桶,或者大大的包,一步一步地走在擁擠骯髒的黎巴嫩大街上。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孩子,他懂得怎麼自食其力讓自己活下去,也懂得在這個世界要生存下去就不能接受來路不明的好處,願意用勞動換取自己的需求,更對未來的事情發展有超乎年級的清晰判斷。

但孩子始終是孩子,要與自己的命運抗爭,他的力量太過薄弱。鏡頭用毫無修飾的形式切實地對他的生活進行了還原:想保護11歲的妹妹不讓她嫁人時被母親毆打,想養活恩人的兒子卻還是露宿街頭,想去國外發現自己從來就連身份證都沒有。

這些絕望的處境接踵而來,看著他的人都想哭,可是他始終沒有哭,只是倔強地睜著大眼睛質問著這個世界。

其次,原身演員的真實演繹讓每處細節都敲打在觀眾的心上。沒錯,查看演員表後你會發現,這個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小男孩並不是專業演員,他就是贊恩本人,他演的是自己的故事。

所以在電影裡,他的每個動作都是那麼自然而不刻意,因為這些動作,在過去的十年裡,他已經做了無數遍;鏡頭裡所呈現出的令人驚呼的場景,他也面對了十幾年。因此在他稚嫩的臉上,你可以看到不以為意的漠然,可以看到撒謊成性的習慣,但看不到像我們身邊的孩子那樣對這種環境的挑剔和厭惡。因為這個充滿不幸的地方,別人告訴他那是他的家。

而他在演這部電影的時候,12歲,尚不識字。


最後,也是我覺得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男孩贊恩的個性。

雖然被家庭所累不得不窮,但他知道什麼可以拿什麼不可以,在看到自己的母親收了幾隻雞,他就意識到這是要用妹妹去換的,並極力拒絕,要把東西還回去。

雖然被生活所逼不得不狠,但他卻絲毫不壞,雖然嘴裡叫囂著恐嚇著別人來保護自己,但即使自己不吃東西,他也去給恩人的兒子買了食物,並用自己瘦弱的身體到處拖著他,想要找到讓兩人生存下來的方法。

雖然被社會所限不能得到正常的生活,但他並沒有徹底反彈報復。電影的亮點和賣點就是贊恩狀告父母那一段。他請了律師,列出了父母養而不教,養而不管的種種罪狀,但是當法官問他有什麼訴求時,他的要求是:既然他們養不了孩子,就不要再養了,不要讓其他孩子再來世界上受罪了。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不是嗎?

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後的一個鏡頭,也是國內的主打宣傳海報。初入鏡頭的贊恩開始還有些逆反,酷酷地指出攝影師的問題,臉也一直倔倔的。於是攝影師說了一句“換一個表情好嗎,這是拍身份證,不是死亡證”。

聽到這句話的男孩,露出了電影開始以來的唯一一個笑容,燦爛如日初升。

畢竟從這一刻起,小贊恩和其他地方剛出生的孩子一樣,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身份。


電影裡的海闊天空


《血肉之軀》恰巧符合現在這個疫情期,有愛就有希望!

故事描述的是一場發生在一個美麗的人類少女和一個敏感纖細的殭屍少年之間的禁忌之戀,而伴隨著這一切一起發生的,是一個正在被數量龐大的活死人迅速攻佔的黑暗的世界,人性也隨之淪陷——雖然處處充斥著可怕的驟變,但是美妙的愛情卻能夠沖淡所有的恐懼與不安。

整個故事開始於一個似曾相識的經典橋段——神秘的病毒突然大面積地爆發,也讓人類文明直接陷入了消亡當中,任何感染病毒的人都會變成不死殭屍,無愛無恨,只對血肉有著不可抑制的飢渴。至於那些得以倖存下來的人,則活在了漫無邊際的恐懼之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愛之人活生生的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但是,當一群殭屍圍堵住了一個負責補給和偵察工作的人類小分隊時,其中一位被稱之為R(尼古拉斯·霍爾特飾)的飽含深情的殭屍,對可愛的人類女子朱莉(泰莉莎·帕爾墨飾)一見鍾情,所以他不但沒有吃掉她的腦子,還從飢餓的同伴手中把她救了出來。





逗博士l


《陰陽路》系列。

導演:邱禮濤,陳志良,易美詩

主演:古天樂,雷宇揚,羅蘭等香港演員

片子類型大概屬於那種恐怖,驚悚,搞笑,愛情,動作等類型吧!

因為這部系列的電影拍了很多部,幾乎包含了大部分的電影類型。

什麼愛恨情仇恩恩怨怨都被古天樂,雷宇揚,羅蘭等幾位主要演員表演的活靈活現,出神入畫。

這也正是我喜歡這一系列電影的原因,可以通過一部戲去真實的感受人世間的人情冷暖是是非非。(真的是很值了哦)

所以說要給它定義一種類型很難,如果說一定得分出個類型的話。

我覺得《陰陽路》這一系列電影應該屬於兩種類型。

一種是恐怖片,畢竟裡面有很多的人鬼情未了戲碼和道士施法鬥厲鬼的精彩片段,這種神神鬼鬼的電影肯定嚇人了,說它恐怖片肯定是沒錯了。

另一種類型就是喜劇片。

既然屬於恐怖片,那麼為何又說它屬於喜劇片呢?

是不是感到有些困惑,難道是我在“瞎蓋”(就是胡說)

不會,不會,絕對不會!

以我目前可以背完1到9的乘法口訣的智商來看,我是絕對沒有胡謅滴。

只要你去看過了,你就會知道了,這部戲一定會嚇著你,讓你尖叫失聲,也會樂著你,讓你笑的流眼淚。

這就是我為何會再給給它定義為喜劇片的原因。

一部可以讓人樂到流淚的戲,難道還不夠資格成為一部喜劇電影嗎!

當然,這也是我喜歡《陰陽路》這一系列電影的初衷。

一部矛盾感如此強烈,又如此和諧的電影,又怎麼能夠不讓人喜歡呢!

在此不在多說,看過才說好。


一尺半


個人最喜歡看《中國機長》,重複看了好幾遍,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所以奔著這個原由,使得我在觀看的時候更加有帶入感。

電影敘述得很平實,根據事態自然發展,沒有大起大落,卻在微觀處更多的展現了人物的真情實感。從險情的角度著手,展現給大眾的是航班背後的故事,航班背後是我們所陌生的,但是卻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

通過電影,讓大眾更加了解我們每一趟航班背後原來還有這麼多嚴謹的團隊在為我們護航,也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空乘人員的艱辛與能力。電影所展現的事件在人類民航史上是“一個奇蹟”,備降難度可以說是世界級的。最後飛機的安全著陸,也是側面體現了機長超常的經驗與能力以及整個機組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是電影的節奏還是非常牽動觀眾的情緒的,在幾個危難時刻,我的心是揪著的,同時也能聽到很多觀眾倒吸一口氣又長長呼出一口氣。

論電影本身,演員的表現力還有進步的空間,也許是有老演員的表現在前,新晉演員的表演還是值得推敲。袁泉的演技無話可說,每一個眼神都是戲,張涵予的機長角色也是深入人心。因此相比較下來,一眾小演員的演技便略顯浮誇和刻意。電影做了最大化的還原,當然為了有更深的人物刻畫,我相信導演和編劇一定在險情難度做了加深,以及植入了略顯尷尬的煽情部分。不過整體來說,電影還是不錯的,值得去看一看。


花兒影視廳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深愛彼此。”——呂克·貝松

若是要給《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畫面定格的機會,我希望它永遠定格在年幼的Matilda在腥風血雨中敲響Leon家門的那一刻。

她出生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裡,根本不知何謂“安全感”。他在無數人的生命中穿梭,以殺人為生,連睡覺時都時刻警惕。

可她偏偏相信他,在最危險的時候,選擇了他。而他也就那麼順理成章地把她納入自己的羽翼之下,保持著一個疏遠而又親近的距離。

不管是怎樣的一種開始,從此,他們相依為命,生活在由他們親手營造出的短暫溫暖當中。

在那裡面,有他,有她,還有他的無根蘭花。

他漸漸習慣她買的牛奶,開始戴上面有小豬的微波爐手套。

自此,她真正闖進他的生活。

因為她,他的冰冷形象一點一點開始融化,變成一個真正的人。

沒看過的,可以去看一下看我看真的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熊貓V電影


《我是山姆》

山姆智力只相當於七歲小孩,但是卻很善良。一次偶然收留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子,並和她生下一個女兒,但是女兒剛出生,女子便不告而別。山姆用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天空中擁有鑽石的露西》為女兒取名露西,從此兩父女相依為命。在一群擁有精神障礙的朋友幫助下,露西七歲了。山姆的智力已經不能應付露西的問題,露西為了不讓父親傷心,故意遷就父親的智力水平。

這時一群社會工作者發現了這對父女,以山姆智力為由要剝奪山姆的撫養權,並把露西從山姆身邊帶走。露西不捨父親,山姆更捨不得自己的女兒,雖然自己智力不高,但是他對女兒的愛是無條件、深沉真摯的。最後感動了律師麗塔,麗塔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因為山姆的促使下反省重投親情。

案件審理期間露西被一家人暫時收養,最後山姆的堅持和真摯打動了養母,露西重新回到父親身邊。

在這世上父愛有很多種,有深重如山的,也有清澈如水的。而山姆給露西的愛是清澈如水的,最純粹的。看完會讓人不經意間想起自己和自己父親曾經的林林種種。






妖怪波叔叔


白日夢想家

這是普通人、迷茫者追求愛與自信的狂想曲,我看了不下5遍,推一輩子!不只是這段時間

電影講述了一名普通內向、在《生活》雜誌工作了16的膠片沖印經理:沃特·米提,愛做白日夢,他的人生活得就像旁觀者。

直到公司被併購,他才從白日夢中醒來,開口搭訕喜歡的同事,併為找回作為最後一版雜誌封面的25號膠片,踏上冒險之看似平凡的故事,卻給了我啟發:“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會尋求關注”。

沃特·密提敢於衝破束縛,拓寬人生邊界的開拓精神、勇於追尋內心,探索無限可能的冒險主義,是人生活著最難解開的真義。

生活有很多這樣的人,知道世界很小,想出去但不敢。依賴於做白日夢來獲得滿足感,醒後又開始感到空虛難受生無可戀,不得已把夢做下去,依次循環往復,萬劫不復……

《白日夢想家》看到了這一類人,創造了一個勇敢的榜樣,告訴你只有走出白日夢,活得才有意義價值。

每個人都是白日夢想家,我們多數人註定要過上摻雜著白日夢想的生活。

多數人只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拎包上班,再拎包下班。

早不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早不記得自己進入這一行的初衷是什麼了。

影片最後,令人苦苦求之的25號底片出現了,攝影師尚恩一直稱之為是自己多年來最好的作品,原來是沃特·米提最平凡的工作照。

最後 生活不易 總該我們偷偷幻想吧 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