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永不妥協的青年人手一冊”

“重新定義美國文學的經典鉅著”

“喬布斯,鮑勃·迪倫、披頭士的精神之書”

“一部書命名了一代人,定義了一個時代”

從這些毫不浮誇的宣傳語中,你大概已經猜到了這是什麼書。沒錯,這正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代表作《在路上》。不過,我們今天並不是第一萬零一遍重複這本流行文化“聖經”多麼偉大,而是關注2020伊始圍繞這本書的“公版書大亂鬥”。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年4月報道,噹噹網數據顯示,銷量前五十的圖書中,公版書所佔比重越來越多,從2016年的9%上升至2018年的15%,增長超過60%。在成本飛漲、新書乏力的情況下,公版書正在成為出版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1969年,痛仰樂隊歌裡的“傑克”去世,根據《伯爾尼公約》,他的作品自2020年起正式進入公版領域。面對這五十年一遇的話題之作,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十幾個版本的《在路上》紛紛出爐,幾乎所有涉足外國文學的出版品牌都加入其中。

《在路上》不僅是美國文學的一代經典,在國內也是家喻戶曉。早在凱魯亞克尚在人世的1962年,《在路上》就作為“批判材料”,以節譯本列入“黃皮書”出版,僅供內部參考,印數只有寥寥幾百冊。

在出版業大爆發的八、九十年代,更有出版社打著“一群美國奇男女的漂泊紀實”的聳動旗號,以地攤文學的露骨封面“擅自出版”。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除了各種“盜版本”之外,在今年之前,《在路上》在國內得到授權的只有兩個版本:灕江出版社文楚安譯本、上海譯文王永年譯本。由於文楚安版早已絕版,不斷再版的王永年版就成為十多年來市面上唯一能買到的《在路上》。據開卷數據的估計,這本書每個月都能賣出5000—10000本,可謂名副其實的長銷書。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作者: [美] 傑克·凱魯亞克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譯者: 王永年
出版年: 2006-10


在《在路上》的豆瓣評論區,爭論兩個版本譯文優劣的口水戰綿延至今。因為缺乏足夠參照,加之王永年本身對這本書的評價不高(文化價值大於文學價值),很多人把原作本身的瑣碎支離和“流水賬”文風,歸罪於譯者。


當然,也有不少人為王永年“鳴不平”,認為他以“自發翻譯”還原了原著“自發寫作”的精髓,正如豆瓣用戶@馬克圖伯 所說“凱魯亞克的小說就是語言粗糙、不講文法的,美國人也說《在路上》難讀。所以說,越是那些文通字順、遣詞酌句的翻譯,越有可能更大程度上失真。”

如今版權解禁,不僅各家出版機構有了同臺競技的機會,“苦王永年版久矣”的讀者一時之間也多了數種選擇。

如何在“扎堆出版”的同條賽道上“脫穎而出”?各家出版機構使盡了渾身解數,主打的賣點也各不相同:譯本、封面、宣傳、周邊——可謂各展所長。

全新譯本幾乎成為所有新版的宣傳點,湖南文藝大魚文庫推出的是垮掉的一代研究專家,陳杰教授全新譯本,博集天卷則宣稱臺灣何穎怡的譯本“完美呈現原著的獨特韻律之美”。

99讀書人選擇了更糙、更野、更生猛的無刪節原稿版,也就是作者三週之內在30米長打字紙上一氣呵成的那段“草稿”。

這個版本在2007年《在路上》出版50週年之際由維京出版社首次出版,上海譯文2012年曾推出114頁中文導論+306頁原文的“真原稿本”,一些誤認為是中文版的人買到後大呼上當,此次則是真正的“原稿本中文版”首次亮相。不過,更糙、更野、更生猛同時意味著全書無分段,流水賬式的癲狂風格更為突出,能否被普通讀者接受有待檢驗。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作者: (美) 傑克·凱魯亞克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品方: 99讀書人副標題: 無刪節原稿版
譯者: 秦傳安出版年: 2020-3


近年來,讀客和果麥在“名著新生”運動中表現生猛,俘獲了一大批曾經對經典無感的年輕人,這一次它們自然不會缺席。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作者: [美]傑克·凱魯亞克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 讀客文化
譯者: 姚向輝
出版年: 2020-2-1


讀客打出了“《漫長的告別》譯者姚向輝又一神作,精準還原‘垮掉派’癲狂文風”的過火文案。對於果麥,大家最關注的是這次又是李繼宏嗎(並不是),而是自稱“2020年最純粹、最具原版精神的中文版《在路上》”。

這兩家以營銷為長的出版品牌,目標讀者並非尋覓更優譯本的老讀者,而是“只聞其名,未讀其書”的新讀者。


作為無數文化偶像的偶像,凱魯亞克本身的話題效應已經有足夠大的發揮空間,不僅被李現推薦,更有喬布斯、披頭士、鮑勃迪倫、痛仰樂隊等聯袂推薦,還有“在《在路上》影響下,100萬家星巴克開遍美國,100萬條李維斯牛仔褲被年輕人搶購一空”這樣的“文化神話”。

除了微博上發動文化類營銷號聯合送書之外,讀客還將宣傳觸角伸到了時尚博主、vlogger群體,試圖重現當年美國文化界“集體圈粉”的盛況。果麥聯合的是另一條文藝陣線,以高曉松、萬曉利推薦譯本打頭陣,亭林鎮無業青年、《讀者》、孔夫子舊書網等轉發,影響更多的文藝青年。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作者: [美] 傑克·凱魯亞克出版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麥文化譯者: 楊蔚出版年: 2020-3


一開始做這個選題,是因為在豆瓣上圍觀了湖南文藝出版社編輯@吾薦 做《在路上》的心路歷程,深受觸動。面對讀客、果麥這樣宣傳鋪天蓋地的對手,無力在營銷上一較高下的出版機構如何突出重圍?

“《在路上》第一次提印的時候,被告知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印數,讓我瞬間心灰意懶。後來奮力爭取,又奇蹟般地翻了幾倍,準備殊死一搏。拿出幾千冊來做9.9元包郵,不為賺錢,是為了讓更多讀者讀到本書——我對這個譯本信心滿滿。我們也拿不出什麼宏大的營銷計劃,唯一可仰賴的就是讀者的口碑了。”

在九塊九包郵的刺激之下,月銷兩位數才是日常的吾薦終於做了一本開卷月監控銷量超過1000冊的書,大魚文庫版也成為第一個搶佔市場的新版本,在讀客、果麥等的宣傳攻勢還未鋪開之前。


十幾本《在路上》扎堆上市,公版書大亂鬥誰是贏家?

作者: [美] 傑克·凱魯亞克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副標題: 精裝紀念版
譯者: 陳杰出版年: 2020-1


為了新書宣傳,吾薦連微信運動封面都是《在路上》的照片,更是密切關注其他版本的動向,並預言“賣得最好的可能會是臺海出版社的田偉華譯本,畢竟ta從法語直譯的《局外人》雄踞噹噹外國小說暢銷榜TOP3”。


不過,在京東、噹噹等未參加“9.9包郵”的平臺上,果麥、讀客已經後來居上,在淘寶上,後兩家也正在緊緊追趕。“搶跑效應”能否持續?誰將成為這場“公版書大亂鬥”最終的贏家?我們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