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公司蹭熱點被立案調查!“大嘴巴”要付出代價

隨著新證券法對信息披露監管趨嚴,上市公司將為“大嘴巴”蹭熱點的現象付出代價。

3月15日晚間,秀強股份、雅本化學、泰和科技相繼發佈公告稱,因涉嫌誤導性陳述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至此,三家公司均成為證監會“打假”對象。

3月16日一早,3只曾經的熱門股集體跌停。盤中,泰和科技、雅本化學一度跌幅收窄,但短幅震盪後仍以跌停收場。

3家公司“大嘴巴”被立案調查

近期,3只個股均因蹭上熱門概念而強勢拉板漲停。

據中國財富梳理,特斯拉概念股秀強股份(300160)曾於2月11日達成6連板,在14個交易日中累計錄得12個漲停板;新冠防疫概念股泰和科技(300801)曾錄得5個漲停板;同樣蹭新冠防疫概念的雅本化學(300261)則累計收穫4個漲停板。

連續漲停來自於3家公司在互動平臺上對投資者的“侃侃而談”。

此前,秀強股份曾公開表示,公司將緊跟特斯拉在玻璃深加工產品方面的需求方向,為特斯拉提供所需產品。

泰和科技披露,擬將過氧乙酸等加入經營範圍,並在股票連續漲停時表示“目前消毒劑類產品正常開工,主要產品苯扎氯銨和次氯酸鈉可用於環境消毒工作”。

雅本化學則指出,子公司是抗疫藥物阿扎那韋(Atazanavir)及達魯那韋(Darunavir)關鍵中間體的主要供應商,子公司生產應用於達蘆那韋的關鍵中間體手性環氧物。

無一例外的是,在3家公司靠“嘴炮”連錄漲停之後,引起了交易所的注意。深交所要求,秀強股份就與特斯拉的合作事宜、泰和科技就防疫期間的消毒劑業務、雅本化學需就是否存在蹭熱點炒作股價的情況做進一步說明。

對此,秀強股份回應稱,公司自2019年5月起介入特斯拉太陽能屋頂項目,已完成初步樣品確認,但尚未取得批量訂單。並表示,目前尚未完成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玻璃的工程認證,能否接到特斯拉太陽能屋頂訂單尚存不確定性。

泰和科技、雅本化學也在面對深交所的問詢中“秒慫”。

泰和科技表示,苯扎氯銨和次氯酸鈉在公司的銷售收入佔比非常之低,且苯扎氯銨主要用於水處理行業,少數用於公共衛生消毒,過氧乙酸投產後對公司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不會產生重大影響。雅本化學同樣表示,子公司生產的手性環氧物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小,暫時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3月8日,深交所網站披露了對泰和科技的處罰決定。3月15日,泰和科技、秀強股份、雅本化學公告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誤導性陳述”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16日,中國財富分別致電上述3家公司,但截至發稿未能接通。

監管層敲響上市公司信披違規警鐘

此番證監會對做出“誤導性陳述”的3家“大嘴巴”公司重拳出擊,或來自於新證券法實施的影響。

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其中新設信息披露專章,對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主體範圍進行擴大,對上市交易股票相關的強制披露事項再度完善,新增上市交易公司債券相關的強制披露事項,並就近年來信息披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作出規範,從多個方面提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

此外,新證券法還大幅提高了對證券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尤其是對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從原來最高可處60萬元罰款提高至1000萬元;對於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從事虛假陳述行為,或隱瞞相關事項導致虛假陳述的,規定最高可處以1000萬元罰款等。

“誤導性陳述在A股中歷來是處罰非常嚴重的,因為這實際上涉嫌上市公司欺騙投資者。泰和科技、秀強股份、雅本化學3家公司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不惜以犧牲自身信譽來換取二級市場上短期的光鮮亮麗,殊不知大量中小投資者卻因為上市公司的誤導而高位接盤套牢。”川財證券首席投顧李松澤對中國財富表示。

李松澤指出,誤導性陳述背後或多或少都涉及市值管理等因素,因此對投資者而言,選擇自身經營穩健、上升邏輯靠譜的上市公司才是最應考慮的重點。對上市公司來說,盲目蹭熱點,最終必然一事無成,因為股價來回劇烈震盪後上市公司自己也不可能落下好處。“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做大做強主營業務才是上市公司最應該做的。”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為此次監管層立案調查3公司的做法“點贊”。他表示,近期市場波動加大,證監會加強對蹭熱點公司的監管力度,是為了熨平市場波動,為A股提供一個相對平穩的環境,並以此來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