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一,舍友連1萬塊錢都覺得多,為什麼?

Onelastnight


這個和個人家庭情況有所差別,在大學裡,我們每個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有的人來自富二代,對於他們來說,1萬塊錢是小意思,父母的工資高,每個月給她們大學生活費肯定也不低。但是我們更多的人不是什麼富二代,家裡背景也沒有那麼富裕,我們好多大學生家裡來自農村,對於他們來說一萬塊錢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可能一年他們父母給她們的生活費學費頂多一萬塊錢,剩下了的靠自己暑假寒假平時的兼職。我們也有好多父母只是工廠裡的普通員工,或者是農民工,她們的每一分收入都是通過自己的汗水得來的,對於他們來說一萬塊錢不容易。由於家庭環境家庭背景不一樣,我們這些大學生也不能夠簡單的對我一萬塊錢的價值,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說一萬塊錢的價值不一樣。


滄顏66


不知道你讓我們替你回答什麼樣的問題。還大學生呢。


手機用戶5492999511常青樹


我的天啊!你是活在伊甸園裡面嗎?一萬塊別說是個學生了,我一個工作的都覺得不是一筆小數目,三個月工資了。。。不知道你提這個問題的背景是什麼。我跟你分析一下一萬塊的作用吧。我上大學那會,一個月生活費才1000,一萬是我十個月的生活費。那會我一年的學費才4000來塊,現在估計也差不多。就說現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個月開支3.4000也差不多了。正常頻率下,一萬可以給孩子報上最少半年的英語外教課,機器人,或者是其他的什麼運動,樂器之類的。當然買樂器的錢另算,我們這裡只說課時費。

不知道你這個問問題的背景是什麼。如果你們是在說家庭存款,那一萬確實不多。但是也分地方,如果是西部貧苦地區,一萬存款也是很多家庭都難以實現的目標。但是放在日常,這一萬能幹很多事情的。等你脫離父母進入社會就知道了,要想賺夠一萬,攢夠一萬,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父母是經過了10多年20多年的打拼才有了現在的家底。所以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呀,很多事情不要太過的理所應當。


conanhaibaraai


不管你家境如何,你父母一定沒有給你養成一個好的金錢觀念,我五年前剛上大一的時候淘寶都沒用過,不是沒條件用,而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不成熟,父母有意的不讓過多接觸不良的誘惑。而我室友一個月在淘寶上都能花費6000多,我們兩家經濟條件其實差不太多,但是我一個月最多也就花銷一千多,而她要花大幾千。出了社會以後,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消費,不做衝動性消費,也不靠父母資助自己獨立生活,而她每個月都要還上個月欠下的花唄,也不想工作,考研也沒毅力,整天坐在家裡,一不高興就要買東西。父母可以養一時,不可能養一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十分重要的,不是僅僅看家庭條件高低就能決定的


小迷糊耗子


你家有錢,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炫耀。我現在三十幾歲的人了,都感覺一萬塊錢挺多的。有時候一千塊錢也覺得挺多的。我也不覺得我很窮啊。周圍人比我窮的也有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每個人對錢的概念不一樣。我爸在老家一個也生活費只有一百多,基本上不用花錢,一百多塊錢相當於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王思聰在K歌之王一晚消費2500000他覺得一點都不多。給我們還要數數幾個0.你有沒有數幾個0.沒數你就是有錢的主。我覺得這樣的問題還是比較幼稚的。等你自己通過自己雙手賺錢了,才能說一萬多不多。長沙藍思科技員工底薪才2k出頭。你說多不多。如果不加班要幹五個月。


電工滿哥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認為1萬塊錢很多了,特別是低層生活的人群,和剛剛臨近社會的年輕人,哪怕家裡存款有10幾萬,1萬也是很多的,記得我女兒從學校回家,我給她1千元,她都覺得很驚喜,也很感動,勤儉節約持家養德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深深植入人心,由於社會進步,人民富裕了,但仍有大多數人在為家為親人傳播著勤儉,低調,其實大多數人都會認為1萬塊錢在手覺得多,我也不例外,因為錢難掙,好用,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一分錢有可能難到英雄漢,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張揚一生


什麼叫一萬元都覺得多?是指你每個月生活費都要花一萬,ta覺得多?(我也覺得挺多太多)?還是你們每年要交學費一萬?(如果是這樣,那說明他家庭可能經濟條件比較差)。但不管怎樣,我倒有點欣賞這個同學對錢的感覺~至少ta可能比較珍惜父母的血汗。

碰到過一個學生,私立校高一,家裡做生意的,本來沒達到普通高中分數線,家長說讓她上私立高中只要學英語,然後出國。每年學費八萬(學校為她專門請一個外教給她一人開課),生活費每個月兩萬打不住。

天天耍富二代大牌,稱呼所有老師為傻×,把所有老師視作打工仔她是老闆,長得本來不醜但因為整天橫眉豎眼罵爹罵娘變得面目可憎,不過因為有錢,很多學渣男生蒼蠅一樣圍著,為她爭風吃醋,至少能混點好吃的零食

她也是經常用這種極其鄙視的口氣說班級比較窮的同學:這點錢算什麼!

結果,她一年學下來,小學三年級的英語卷子拿來考,都不及格!

結果校長被她父母罵得狗血噴頭,說要退學費。


屜1623804


前幾年,我的親戚兒子考上大學,因為學費問題,東借西借,都沒有湊夠,最後還要向銀行貸款,才總算能夠讀上大學。大學的生活費不夠,還要在空閒時間,勤工儉學,去學校幹粗活,才勉勉強強讀完了四年大學。可能你說的一萬元生活費,是富人的家庭,才會有。你的命生得好,應該感恩你的父母,感恩你的家庭,好好珍惜吧。



水金304


我當年也是在上了大學後才瞭解到還有這麼窮的地方啊!我一舍友大一來時學費是借的,以後的生活費學費沒問家裡要過。入學後不斷的做兼職,家教,每天第一個起床晚上最後一個回宿舍,暑假不回家,寒假一般初六初七就回學校找兼職,年年拿獎學金,助學金,獲獎證書都是一抽屜一抽屜的,我們宿舍所有人都覺得她特了不起!一個宿舍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濟能力也不一樣,有些可能會有點自卑,所以,不要在那些生活困難的同學面前展現你的優越感,而且希望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幫那些同學,進入社會走入工作崗位,你會發現最讓人懷念的還是大學時光!我大學畢業已經11年了,我們舍友之間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彼此都已經成親人了!最後祝你大學生活愉快!


勵志魚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個小村子裡。我大學是在武漢讀的。第一次去學校我爸也是給了我一萬塊錢,現在都記憶猶新,我感覺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上萬的金錢,第一次感覺到上學太浪費錢了。因為九年義務期間是不用交學費的,高中也就一千多塊錢。所以心裡面特別的內疚忐忑。

雖然說一萬塊錢很多,但是我能的學費都是按年交的,除了住宿費,書本費,專業費等我剩餘的生活費特別的有限。開學軍訓結束後,班級組織兌錢聚會,當時我真的特別不願意去,當看著別人大手大腳的花錢,有些同學甚至開車來到學校,心裡面特別的自卑,並且暗暗發誓我一定要賺錢。

其實在我們當地,我們家的生活水平也並不差,但是到了大學心裡面感覺到特別的自卑。這就是家庭的原因。每個同學所出生的環境不一樣,家庭的條件不一樣。高中之前我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受那是因為同學們都是我們附近的人群,生活條件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大學聚集了全國的同學,各種家庭條件都有,也便有了自卑的感覺。

我國是一個貧富差距十分大的國家。城市和鄉村差距大,東部和西部差距大。所以在我看來作為一名大學生,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應該積極的面對。家庭條件再好,那只是你父母的能力,和你沒有關係。家庭條件再差你也有可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有些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就一萬元,有些同學甚至在讀大學之前沒有見過一萬塊錢,所以這就是差距。有可能你的家庭條件比較好,接觸的人群比較強,所以你才會有這種感覺。

沒有人一直富有,也沒有人一直貧窮。現代的大學生應該保持一顆低調的心態。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