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父母教育孩子時,難免會有控制不住自己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

而不同孩子的性格有所不同,面對父母的吼叫反應也存在差異。有的第一反應就是頂嘴,而有的就閉嘴不言、默默承受。

相對頂嘴的孩子,父母可能更喜歡沉默聽教誨的孩子,可這樣的孩子就一定乖嗎?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被吼後到底頂嘴還是閉嘴,已經不單單是聽不聽話這一層面上的事了,直接反映了孩子深層次的性格問題,關係到一生,因此家長要重視起來。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家中的 “乖乖兒”,卻在學校打人,媽媽難以置信

王女士有個兒子,3歲前都是由奶奶帶的,之後才接回到身邊照顧,現在已經五歲了。

在王女士看來,兒子非常乖巧,因為她每次教訓兒子時都沉默接受,從來不頂嘴。哪怕有時工作不順利,回家衝他發脾氣,兒子聽完後也只是默默回房。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相比那些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孩子,到了父母身邊就各種叛逆和抱怨,王女士認為自家兒子簡直就是上天送來的禮物,逢人就誇。

直到有一天,王女士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兒子在學校打了同學。不敢置信的她還問了一聲是不是打錯電話了,解釋說自家孩子脾氣可好了,不可能打人,可老師再三確定了兒子的姓名。

她到學校後,發現兒子就站在班級門口,瞭解情況後才知兒子真的動手打了其他同學,僅僅因為一場小口角。

王女士把兒子帶回家的路上,教訓了一路,可兒子依舊沉默不語,回到家後仍是默默回到房間,毫無悔改之意。

此時,王女士才意識到兒子問題的嚴重性。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其實,有時看似非常乖巧的孩子,遇到問題時更容易出現極端行為,難以冷靜。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了長大後的性格差異,而且還可能不是一星半點,那些閉嘴不言的孩子才真正需要家長擔心。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被吼後閉嘴不言的孩子,一般存在三大問題

1)自卑敏感

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內心易產生自卑感,認為連父母都不喜歡自己,別人就更不可能了。

因此,無論何時都透露著不自信、敏感以及多疑的氣質,更在乎他人的看法。

2)易走極端

俗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被家長吼完還不頂嘴的孩子,內心真認為父母是對的麼?其實也未必,他只是在默默忍受著一切。當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後被點爆,就容易走極端。

不乏這樣的報道:孩子被父母訓斥後,跳樓等方式結束生命,實則就是沉默後忍無可忍出現的一種極端行為。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3)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自己最愛的人,如果總被父母吼,心中的安全感也會蕩然無存,導致親子關係破裂,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被訓斥後頂嘴的孩子,反而存在三大優勢

很多父母認為被訓斥後還頂嘴的孩子就是叛逆、不聽話,也很難管數。但從心理層面來看,其實相對不頂嘴的孩子,他們是存在一定優勢的。

1)性格活潑

被父母吼叫後,孩子仍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性格較為外向,通常人緣也比較好。

2)懂得維護自我權益

孩子進入社會後若總被他人欺負,實則就是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和從小受父母欺壓有很大關係。

在父母面前懂得維護自我權益的孩子,其實也是更懂得保護自己的一類人,更易在社會上立住腳。

3)一般不會走極端

這類孩子遇到事情會第一時間反饋表達,而不是積壓在心裡。可能事情過去了就忘記了,不容易走極端。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當然,吼罵並非有效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儘量規避。若孩子被吼後總是沉默不言,千萬別沾沾自喜,要想辦法助他疏導情緒才行。

孩子被吼後頂嘴還是閉嘴,預示長大後的性格差異,關係到一生



教育孩子要注意什麼?

1)科學手段引導

過去有句話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做法至今還有很多家長沿用。

不過,也有越來越多父母意識到,要在教育中與孩子保持平等,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唯有如此,孩子才會願意聽從父母的引導,心理陽光。

2)合理控制脾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孩子本身就是在試錯中成長的。

因此,父母要儘量控制住脾氣,不要一味吼叫指責,畢竟在不冷靜的情況下,教育多半是存在問題的。我們要帶孩子覆盤剛才的錯誤,用反向思維啟發,避免再犯。

育兒方法千千萬,吼叫是最沒用的。教育不應當是發洩脾氣,引導才是最終目的。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