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 轉載自:wuhan2020 開源社區

| 設計:葉修緣、

折騰、很愜意

和疫情賽跑的半個月,Hack for wuhan 黑客馬拉松的 Hackers 都幹了些什麼?

從最初一個想法的誕生,到比賽的組建,再到志願者的集結,召集選手參賽,發動全網的號召,這場以“數字化開放協作方式解決疫情背後的社會危機和挑戰”為主題的黑客松,帶來了太多意外的收穫。

同時,比賽本身,也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裡,從最初的一個想法,被一步步地驅動著往前細化,在迭代中不斷改善。這一切的初衷在於,人人都希望在這次的疫情中做點事情,黑客松這個平臺,只是給每個人的創作力,做了一次助推。

將天馬行空的創意,聚焦到疫情的對抗中來,再一步步將這些創意,打磨成可實現的作品,這就是本次黑客松的主旋律。

參賽、很火爆

疫情之下,我們在行動——

我們用開發者的方式支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70 萬全網曝光,14500 + 活動瀏覽,43 個合作社區,5 個技術媒體 ,37 位專業導師,50+ 賽事志願者。

來自 33 個國家共 902 名選手報名參賽,賽事觀摩 500 + ,參賽項目入圍入圍50 + ,33支隊伍進入初賽,12支隊伍進入決賽,最後在決賽中有 8 支隊伍榮獲大獎。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形式、很多元

Hack for wuhan 黑客松大賽的總主題為:《用數字化和開放協作解決疫情背後的社會危機和挑戰》,比賽鼓勵作品聚焦數據和產品開發,同時也歡迎相關的科普宣傳,以及應對公共危機的社會解決方案。

一、針對疫情的數據開發及產品應用

1.數據標註方案

2.數據模型構建

3.數據可視化

4.產品應用

二、對疫情的正向科普宣傳

1.視頻

2.音樂

3.海報

4.藝術

三、其他各類應對本次公告危機的解決方案

1.物資:物資供給,物資調度等

2.人員:檢測方案,心理調節方案等

3.信息:信息及時公開傳播,真偽識別等

4.協作:人員線上線下協作管理方案等

決賽、很驚喜

在決賽開始之前,到訪神秘嘉賓,開始將比賽推向高潮。

來自硅谷頂級風投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的合夥人 Connie Chan 女士帶來了 Building Products with Long Lasting Impact 的精彩演講,鼓勵人們用科技將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完美結合。

接下來,來自斯坦福斯坦福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Stanford PACS)的 Eva Woo 女士以 Co-Deisgn for a Better Future 為主題,就 wuhan2020社區折射出的去中心化自願者組織、網絡領導力等公益創新理念和實踐進行了深入解析。

她還在現場宣讀了來自銀杏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林紅女士寫給 Hack for Wuhan 的一封信,肯定和鼓勵大家的跨界合作。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評委、很大咖

本次黑客松大賽由行業大咖級別的評委坐鎮,在保證比賽公平公正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評委組由真格基金的創始合夥人兼CEO方愛之女士領銜。

還包括斯坦福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的中國項目負責人Eva Woo;

奇績創壇(原YC中國)合夥人曹勖文;

阿里巴巴天貓新零售前 CTO 莊子明;

wuhan2020 發起人王偉;

Hack for Wuhan 發起人吳雪;

字節跳動前投資與 AI 產品總監朱辰;

wuhan2020 發起人趙生宇;

開源社聯合創始人、理事劉天棟。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導師、很硬核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除了參賽選手間的團結協作,本次還從導師資源的角度,給這次競爭注入了硬核的支持。

三節黑客松大師課,兩場超 19 位選手參加的閃電演講,以及初賽中進行的 90 多場導師與選手一對一輔導(Office Hour, 感覺在參加 YC 有木有?)。

決賽每支隊伍兩個小時和導師的共同打磨,都給項目作品帶來了更多的看點——

黑大師賽前直播第一期:如何在三天之內完成從零到一的原型搭建

Google產品經理bigjoe和Hack for Wuhan發起人雪哥這兩個武漢人討論了這三個問題:

1. 疫情發生後,海外技術宅們如何參與物資救援

2. Google 總部 PM (產品經理)是如何養成的

3. 3天內如何完成一個新產品模型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黑大師賽前直播第二期:72小時:實現你的腦洞

Uber 走出的 95 後蔣寸寸分享了產品設計邏輯&生命感&迭代:

1. 疫情催生出了哪些新型產品

2. 72小時設計的產品如何具有生命感

3. 設計會怎樣影響產品從零開始的迭代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黑大師賽前直播第三期:Hackathon 需要怎樣的 Hack 精神和 Implementation Style?

硅谷兩位明星產品經理 Han 和曲曉音分享參加黑客松比賽的乾貨:

1.工程師應該如何幫助引導團隊穩步推進 Hackathon項目?

2.工程師在 Hackathon 裡應該如何分配體力和任務如何分配?

3.工程師應該如何培養產品思維?這些能力對比賽和工作有用嗎?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導師輔導時間,剛開放沒幾分鐘就快速被選手搶注...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導師一對一登記表

有選手反饋,本次導師一對一是收穫最多的環節,通過和導師的深入交流,選手們發現了自己項目的改進點,很快就打通了“任督二脈”。

此外閃電演講環節導師點評,也讓大家獲益良多,通過分享、交流、反饋、迭代,讓選手們很快就清楚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對接下來的項目推進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超級棒啊!感覺學到最多的是office hour,導師們的建議真的很有幫助。還有在閃電演講的時候的導師建議,就一下給產品指明瞭方向。” ——參賽選的熱情反饋。

“閃電演講挺好的。決賽看了,組織的都挺好的” ——這是一位來自專業孵化器的朋友的評價。

選手:很給力

選手們從多個不同的地方而來,帶著不同的想法,在這裡交匯在一起,通過探討,交流,分享,磋商,不斷去迭代和完善自己的創造之路。

眾多參賽選手在這個疫情期間,用自己所擅長的技術,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黑客松決賽在北京時間 3 月 8 日 12 時打響,12 支入圍決賽的隊伍,經過和導師一起打磨之後,在線上開啟了最終的直播演示,由決賽評委在線上進行點評。

在兩位嘉賓進行了主題演講之後,隊伍依次開始展示自己的項目。最終由評委老師打分評選出了以下獎項:

一等獎

NO.15 一站式疫情數據開放平臺

團隊成員

Sm1les、胡穩、谷勇傑、陳煥森、於鴻飛、伊雪、劉廣月、李青、張峰、江水、居居

項目介紹

一個用來幫助研究人員高效地收集、標註和分析疫情數據的開放平臺。

由於細粒度的疫情數據均由各地的衛健委等官方機構通報,且各地通報的數據格式差異巨大,甚至有部分數據需要人工推理才能得出,因此無法用爬蟲來自動化爬取數據並進行結構化處理,必須引入人工來輔助收集。

那麼如何在儘可能少地使用人工的情況下高效地收集數據?

我們採用的是開源協作的方式,將所有對數據感興趣的人彙集到本平臺,然後由本平臺統一制定出數據結構化的方案並開發出相應的標註平臺。

接下來大家只需要進入標註平臺然後分工協作即可快速地將全國各地的疫情數據標註到一個統一的格式,最後所有參與者共享所有數據,由本平臺統一開發API接口供使用者調用。

二等獎

(1)NO.37 autovax

團隊成員:

Tim Heath、Joann Arce、Ismail Shuaau、Algae、He (Peter) Huang、Wendy Liu、Junior McGrath

項目介紹

Autovax is a web application that allows a vaccine and other treatment drugs to b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rom the virus genome and virus genes.

It is being developed by Harvard Researcher for treatment of corona virus.

(2)NO.30 City Hero

團隊成員

趙靚、鄧文浩、陰慧輝、唐雨欣、石生輝、熊梓丘、黎楊、彭一清

項目介紹

2020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巨大影響無法用語言描述,而處於各行各業的人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身邊的人和事。

快遞員自願無償運輸物資,醫生盡心盡力守護著病人...太多故事需要去講述,太多話題需要去探討,太多英雄需要被挖掘。

我們認為:「 轉換視角可以看見不同的世界, 認清矛盾才能增進理解 」,故利用輕鬆並直觀的遊戲形式,開發設計了這款名為 City-Hero 的遊戲。

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通過選擇不同職業來體驗該職業的生活,以此對其所接觸到的人與事、面臨的困難和抉擇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在防疫戰爭中,人們展現出來的你所無法想象的心理抗爭,部分劇情讓人匪夷所思的荒謬、所遇到的不同場景、猶豫、抉擇、痛苦和歡樂,都來自真實故事改編。

玩家需要在這樣的魔幻現實中謹慎觀察,沉著思考,通過一步步選擇來幫助自己的城市迴歸正常。

「 Every moment this city needs heroes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你準備好成為這個城市的CITY-HERO了嗎?

三等獎

(1)NO.25 翔鷹驗收

團隊成員:

Dingle、Panos 、Anna

項目介紹

製作一個工具,幫助武漢乃至全國任何城市快速追蹤並運輸急缺物資。最終出品了一個成型的小程序,保障接受物資、全球溯源、醫院收貨三個過程。

比如在驗收過程中,醫院收到捐贈物後,使用小程序開始驗收,掃描箱子的鷹碼後,醫院會看到捐物品信息翔鷹及全球溯源信息,最後上傳收到貨品的照片,驗收結束。

(2)NO. 2 Aid Tracker捐贈直連

團隊成員

Icy汪冰洋、Victoria阮健、毛昌啟、Sheryn、Andrew蘇世航、Sean、許辛鵬、Linsons、陳崇強、Wesley、Ivy、何曉姍、James

項目介紹

本項目以發起者的實際募捐信息化工作經驗為基礎,梳理出一套規範化捐贈對接與追蹤流程,並開發出一個微信小程序——“Aid Tracker 捐贈直連”。

作為入口輕便的捐贈對接與追蹤一體化平臺,它可以在需求匹配-物資運輸-接受確認三環節中的各個步驟提醒用戶提交標準化物資對接信息;

在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與追蹤後,供捐贈方與受捐方快速精準對接、清晰查核追蹤物資,以推動捐贈活動的標準化、信息化、透明化。相信該平臺將促進捐贈物資更高效、可靠的對接與流轉,從而實現更有力的愛心支援。

(3)NO.20 Predication + Notification

團隊成員

Leona Lee、Muhammad Ashfaq、Muhammad Shahzad、 Abdul Gaffar、Muhammad Arif

項目介紹:

This idea is to build a model that can predict the potential severity of situation once a new epidemic case is confirmed.

Based on the predication result, the model will determine the expected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epidemic and identify potential need of supplies.

Thus it allows the user (e.g. Epidemic predication team) to send notification to relevant institutions (e.g. Hospital, factory, logistic center, airport, social media, etc.).

Prompt action allows prevention of a pandemic.

觀眾最喜歡項目獎:

NO.4 高校健康打卡平臺

團隊成員

張齊勳、張雨、康楠楠、苗蘇琪、張智源、康赫敏、劉剛健、李理、金鑫、趙前、符豫、何洪波、楊成昊、楊瑛、陳希、盛禹、張靜、王亞星、李圓圓、杜嘉卓、肖俊倫

項目介紹

針對高校設計一套開源的可本地部署的疫情健康打卡管理平臺,實現日常打卡、數據統計報表、數據下載等功能。

導師最喜歡項目獎

NO.22 疫情智能機器人-小源

團隊成員

Emily、宋永樂、蔣師哲、程剛、王培琰、張黃登、Felix、惠世冀

項目介紹

搭建小源疫情機器人,為用戶提供有關疫情的資料百科、信息查詢、政策公開、信息闢謠等。

完整演示了 AI 對話機器人的功能,具體而言,做用戶和 APP 之間的橋樑,解放人力(如填體溫表格);結合疫情,設計語料庫,幫用戶做個性化的定製和回答。

通過設置,推送精準的,簡短的,輕量級的用戶關心的新聞、消息,並最終進行智能化的任務。

團隊:很挑戰

Hack for Wuhan 不只是對參賽選手在短時間內從創意到執行的挑戰,活動本身更是對 wuhan2020 團隊一次從 0 到 1 的挑戰。

20 天,從無到有,從一個想法到匯聚 900 多位報名參賽及觀摩選手、58 只入圍團隊、促成 100 多場線上互動、產生 8只獲獎隊伍 ......

這不是奇蹟。這是從 0 到 1 團隊協作的勝利。

“我們不知道怎麼辦這樣一場比賽......” 這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

回顧最初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缺乏經驗。

你相信這場Hack for Wuhan黑客松是團隊在經驗上從0到1的過程麼?

參加過和組織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團隊裡只有一兩位組織過線下的比賽,而大部分人甚至都沒有參加過黑客松。

於是,在二月中旬剛剛萌發黑客松想法的時候,很多人抓耳撓腮——資源、團隊、選手、平臺...... 每一項都充滿不確定性,也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可以借鑑。

這想法是不是太瘋狂了?

第二,完全線上。

大部分參與組織此次活動的wuhan2020成員甚至從未謀面,卻要協作進行一場沒有太多秘籍可參考的純線上活動,“萬一沒有人來怎麼辦?”,“控制不住場面怎麼辦?”,“選手們體驗不好怎麼辦?” —— 疑惑的聲音,此起彼伏。

第三,時間緊迫。

對比其他的線上或線下黑客松大賽,通常準備期至少在1個月。有過豐富活動組織經驗的同學也大呼想要在20天從0到1落地“不可能”。

但是我們做到了。

回顧整個過程,有太多值得記錄的細節。這裡概括一下成功的要素:

從 0 到 1,團隊協作、透明溝通很重要;

好的想法遇到了好的團隊。wuhan2020社區的骨幹成員熱情如火,迅速自發形成了一個協調小組。

前面3天是3個人在線討論協作始發文案,然後公開透明的聽取反饋並耐心溝通,逐漸讓團隊其他成員、讓社區成員、讓廣大受眾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活動、有很麼意義、該怎麼做。

然後就有了5個人、10個人、20個人的加入協作,然後就有了900人報名的盛況。

從 0 到 1,以用戶為中心很重要;

(“黑大師“就是團隊響應參賽選手需求的一個很好的栗子。)

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我們對潛在參與者進行了調研,用數字說話,獲得了寶貴的意見。

我們發現,80% 的應答者沒有參加過黑客松、45% 的人猶豫是否參賽、68% 的人認為行業大咖是吸引參賽的動力、34% 是學生。

“沒經驗”、“有熱情”、“很好奇”,這是我們總結出的關鍵字。

讓符合這些特點的潛在參賽者在一週內消除顧慮、信心滿滿的參加比賽,成為了我們設計“熱身周”的推動力。於是我們拉來了強大的導師團隊,硅谷的網紅大V、大廠的產品經理、身經百戰 hackathon 的技術達人、有過豐富創業融資投資經驗的大佬......

然後設計出了黑大師系列線上分享會,進而通過閃電演講持續消除大家的焦慮感,最終吸引到了 58 只隊伍提交創意和組隊。

從 0 到 1,試錯迭代很重要。(成功落地此次活動,試錯迭代貫穿始終,乃制勝大殺器之一。)

活動正式拉開大幕後,團隊保持在 2-3 天一個的迭代中不眠不休。比如對外宣傳曝光到獲客轉化到過程,團隊就在 2 天完成了一次迭代。

一開始,官宣文章情懷滿滿,但是報名鏈接跳轉過多,成功報名掃碼進群的人數寥寥無幾。

團隊分析了原因之後,在第一天夜裡迅速增加了海報宣傳二維碼直接入群的操作。

經過對比(傳說中的A/B Test),果斷跳過報名流程直接請潛在報名者入群互動,然後再請他們完成註冊報名等一系列流程工作。

於是,第二天結束時已經有 300 多名報名者。

還有很多的從 0 到 1 的心得。比如團隊內部每日必做的晨會、覆盤、毫(xin)無(tiao)保(jia)留(su)的自我檢討和互相提意(jian)見(yi),還有誰行誰上、為每一次迭代配備相稱的團隊結構和人員......

這些都圍繞著“鼓勵創新、為抗疫帶來更多好的想法和方案”這個主線,都圍繞著“我們一定要做出讓參賽選手滿意的黑客松”,也圍繞著“團隊協作1+1=N”這個不變的信仰。

未來、再相逢

決賽已拉下帷幕,也意味著我們即將告別這個精彩舞臺。本次參與比賽的選手,我們會陸續由志願者派發證書。

入圍初賽的選手,均會收到大賽組委會頒發的電子證書,請各位選手留意自己的郵箱,如有疑問,可聯繫我們。

我們也將為本次大賽的導師發放精心製作的證書。

同時感謝本次資源合作伙伴提供的獎品支持,我們將為決賽獲獎的小夥伴提供如下獎勵:

一等獎 1 名: 合計 1 萬元人民幣雲開發資源

二等獎 2 名:各 6000 元人民幣雲開發資源

三等獎 3 名:各 4000 元人民幣雲開發資源

特別獎 2 名,各 4000 元人民幣雲開發資源

此外,本次大賽作品,我們還將提供其他的推送支持:

搜狐主辦並聯合 IBM Developer,藍天救援等多家單位,發起的”線上抗疫“開發大賽將於 3 月中旬上線。Wuhan2020 開源社區作為支持單位,將把本次活動的初賽入圍作品向其推送。

有興趣的可以通過交流群或者公眾號聯繫我們。

另外來自 Stanford PACS 的評委 Eva 老師表示,本次三個優質項目,疫情數據平臺 ,autovax,City hero ,可以幫其申請在 Stanford HAI(human centered AI)四月一號的大會上作報告。

請這三個項目的小夥伴和我們的工作人員及時聯繫。

參賽選手還有任何的需求,比如想招募隊友一起完善項目,想了解其他項目的資料,我們都會盡可能地提供支持。

感謝所有志願者的辛勤付出,讓我們這次的比賽的得以圓滿落幕,我們後續也會為志願者發送獎勵。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再次感謝所有關注和支持本次比賽的朋友,以及以下所有的合作伙伴!

致Hackers | 聚是一把火,散做滿天星

IBM Developer 全面助力 wuhan 2020

IBM 開發者 (IBM Developer)為開發者提供免費IBM 雲平臺支持、基於場景的開源應用以及定期的線上技術專家分享,幫助您更好、更快地開發解決方案。

註冊 IBM 雲平臺:

https://cloud.ibm.com/registration

查看海量免費基於業務場景的開源應用:

https://developer.ibm.com/cn/patterns/

IBM 還為開發者提供120天IBM LinuxONE - blockchain platform的試用,方便參賽選手構建區塊鏈應用及網絡。

聲網 Agora.io 助力 wuhan2020

為所有開發者每月提供 10000 分鐘免費額度。

提供教育、視頻會議等多場景 demo 源碼和在線技術支持。

對於 wuhan2020 的公益項目涉及的分鐘數終身免費。

Tencent Serverless 全面助力 wuhan 2020

Tencent Serverless 為 Hack for wuhan 提供開源、免費、一站式的 Serverless 開發資源、計算服務和技術支持。完善的 Node、Python、PHP 語言及框架支持,Serverless 全力協助幫助開發者快速的實現idea,與時間賽跑!為參賽者提供:

長達 2 個月的 Tencent Serverless 服務資源免費試用。

提供 full-stack app 開源代碼及 Demo 示例,幫助參賽者快速搭建 Serverless Web 服務

提供免費的 Serverless 技術指導和培訓課程,線上專家開發指導和技術答疑。

為 Hackathon 票選 Top 5 的團隊,提供項目後續孵化和落地支持。

Tencent Serverless 官網:

https://serverless.com

https://cloud.tencent.com/product/sls

Tencent Serverless 中文社區:

https://china.serverless.com

AWS 科技助力 wuhan2020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為開發者以及主辦方提供雲服務資源(AWS Global Region) 以及專業的解決方案架構師組成的技術指導組。

決賽的黑客松獲獎者還將有機會獲得參加2020 美國 AWS re:Invent 大會的門票。

更多AWS免費資源:

1、成功註冊 AWS 賬戶的新用戶即可獲得 AWS 中國(寧夏)區域免費套餐

https://www.amazonaws.cn/en/sign-up/ppc/bk/

2、註冊AWS全球賬戶,即刻享受12個月的免費套餐

https://portal.aws.amazon.com/billing/signup?#/start

3、AWS AI 大禮包 - 200美元大禮包限時領

https://amazonaws-china.com/cn/campaigns/ai_credit_contact_u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