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美國曆史上至今發生過六次大的經濟危機。

第一次是1907年,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舉債收購聯合國銅業公司失利,傳言尼克伯克將破產,華爾街陷入大恐慌。銀行家J.P.摩根組織銀行家聯盟,向銀行提供貸款,並收購股票。美國財政部動用3500萬美元救市,這次救市導致了1914年美聯儲系統的誕生。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第二次是1929年,在這一年的大蕭條中,美國股市崩潰,約有9000家銀行倒閉。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銀行業歇業三天,簽署《1933年銀行法》設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運作拆分,設立聯邦住房管理局和房利美公司,以穩定房地產業。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第三次是1984年,全美第七大銀行——擁有400億美元資產的伊利諾伊大陸國民銀行瀕臨破產。FDIC向該行注入45億美元,收購了其壞賬。聯邦政府從此持有該行80%的股權,直至1994年將該行出售給美國銀行。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第四次是1986年到1989年,美國眾多金融機構因不良房地產貸款或商業貸款而瀕臨倒閉。美國聯邦儲蓄貸款保險公司(FSLIC)關閉或援助了296家。此後,總統老布什主導設立的清債信託公司又接管、清算了超過740家金融機構。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第五次是1998年,這一年的8月17日,俄羅斯政府宣佈盧布貶值,並宣佈凍結281億盧布(當時約合135億美元)國債的償還。美國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蒙受鉅額損失,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美國財政部長和美聯儲組織了一些大的商業及投資銀行,共出資36.25億美元,換取了LTCM的管理權和90%的股權。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第六次發生在2008年3月16日,由於在抵押貸款券市場損失慘重,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瀕臨倒閉。美聯儲向摩根大通銀行提供290億美元貸款,以收購貝爾斯登資產;7月11日,全美第九大抵押貸款提供商被美政府接管,FDIC預計總共將拿出89億美元;9月7日,美國政府宣佈接管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14日,因美林公司預期第三季度減記57億美元,美國銀行宣佈以約440億美元收購美林證券;9月15日,因第三季度虧損39億美元,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佈將申請破產保護;9月16日,AIG再爆鉅虧後,美聯儲宣佈授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向AIG提供850億美元緊急貸款,美國政府將持有該集團近80%的股份……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百年雷曼倒閉,引發次貸危機


歷史上六大經濟危機:誰葬送了華爾街

金融風暴席捲全世界


華爾街的喪鐘已經敲響,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再次出現經濟危機。這可能是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將改變我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正如一些人興災樂禍地說,“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已走到末路,只照顧極少數富人的制度必敗”。身處歷史的進程中,我們看到的無非是散落的碎片,但是有一個問題卻讓我們迴避不了,那就是——究竟是誰葬送了華爾街?

有人說,華爾街的潰敗主要是由於金融界的貪婪和奉行自由市場至上原則的美國製度導致了這場金融危機;有人說,在泡沫膨脹的過程中,投機和欺詐流行,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雖然每個人都明知道是投機和欺詐,但沒有人想戳穿它,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正是人人心中的魔鬼和投資者貪婪的慾望釀成苦酒;也有人說,為什麼會出現房地產泡沫呢?貨幣超發,銀根過鬆。這是格林斯潘領導的美聯儲的最大失誤。而每一個普通公民的錯誤所在,把格林斯潘當做一個偶像來崇拜,一旦這個偶像出了問題,①所有的人都跟著倒黴。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要靠市場監管來防止泡沫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軍功章”裡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貪婪的銀行家固然可惡,為什麼一個人身無分文還要買車買房,這難道不比銀行家還要貪婪嗎?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在每一個經濟學家拼命研究“消費者如何達到最大化效用,廠商如何實現最大化利潤,投資者如何得到最大化回報”時,主張“居者有其屋”和高福利的美國民主制度在格林斯潘連續13年降息後,刺激了每一個人的消費慾望,導致所有環節都失控,最後形成了大崩盤。每一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速度再快,也沒有人的慾望的增長速度快。

美國的次貸市場是一個基本上無序的市場。正如《貪婪、欺詐和無知——美國次貸危機真相》一書所言:“如果說次級貸款行業有什麼藝術性可言的話,那就是‘無中生有’。”用該書作者的話說,貸款銷售人員和審批人員把“雞屎做成雞肉沙拉”,最後從中漁利。最可恥的就是美國的信用評級機構,他們收費為債務人評級,結果使對抵押貸款證券進行評級成為一個暴利行當。水漲船高,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和惠美都成了最賺錢的公司。用格林斯潘的話說,這種次貸過程是“風險國有化,收益私有化”,最終一旦市場失靈,所有的參與者都要品嚐後果。而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只要有一個環節不出問題,就不會發生次貸危機。此外,美國人超前消費的“美國夢”和為減少貧富差別的《公平住房法》和《平等信用機會法》也為次貸危機埋下了伏筆。從2000年到2006年,美國的房地產價格上升了80%。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狂歡中,積極推動得義無反顧的金融機構,向所有想買房子的人發出了誘人的呼喚:“來吧,你可以買房,不管你的收入如何,因為房價會永遠上升,你可以用升高的價格來借款歸還房貸。”而美國的房貸首付只有總價款的5%,次貸借款人一般分為五大類:償貸緩慢、信用低、生活坎坷、不幸遭遇、高風險,新的次貸產品被設計出來滿足這些借款人的需要,這是次貸行業終結的主要原因。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有一個銀行大盜叫維力·薩頓,搶劫銀行屢屢得手並一再越獄成功。最令其名垂青史的,是他的一句話——當記者問他為什麼要搶銀行,他回答,“因為錢在那裡!”你要是想知道“為什麼金融界這次捅了大摟子”,諾獎獲得者的解釋都未必令你滿意。薩頓式的直截了當可能更富於啟示,錢的確在華爾街。不但美國人的錢,全世界的錢,包括中國打工妹們辛勞積累的錢,都在那裡。


金融這個行當,美國最具有競爭優勢,幾乎所有的金融創新都來自美國,舉世罕見。有幾個數字,或許能幫助我們瞭解詳情:2006年金融服務業的產值佔了美國GDP的幾乎四分之一,利潤則佔美國所有企業利潤總額的44%(美國製造業的利潤僅為10%左右);美國人的金融債務在1980年為GDP的21%,到2007年則是GDP的116%。

難怪每當有人提出疑問,要求檢討美國金融創新的風險效應,風險到底是在積累還是被調解對沖掉了,就遭封殺。格林斯潘有句評斷經常被人引用——“對專業人士私下安排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活動進行監管全無必要,這類監管只會阻礙放大(enlarge)生活水平的市場效率”——道出了美國的核心比較利益所在。通過提供高端金融服務,替全世界理財,美國人的消費水平得以放大到空前水平,而一小部分美國人的財富也得以迅猛積聚。靠虛幻的財富效應放大的消費在中國人看來不可思議,但在美國卻已成了常態和趨勢。其結果是,美國居民的儲蓄水平,直接的間接的加在一起,從1986年的10%下降到2006年的負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的儲蓄率曾高達25%,同中國人目前的水平相近。

從利益博弈的角度,格林斯潘以世界金融沙皇的地位替美國謀求利益,的確是成就斐然。在理想的全球化格局中,華爾街是金融中樞,分配著全球的金融資源,中國等“邊陲地區”的資金,不管怎樣得來,都將由華爾街來估值、定價、組合、配售。這令人想起約瑟夫·斯大林的一句“名言”,在譏諷民主選舉體制時他說,“誰來投票並不重要,關鍵是誰來計票”。套用斯大林的邏輯,這個世界上誰來生產物品,價值怎樣生成並不重要,關鍵是由誰來管錢,誰來定價和分配收益!結果是,中國面臨的狀況是相當困窘,過去三十年來的出口積蓄多半以美元儲放在美國,所值幾何?還得由美國說了算。

為了在形式上做到合理合法,美國的金融業推出了許多新做法,包括風險測評的新模型,搞得非常複雜,即使專家都會墜入五里霧中。在沒有監管的約束下,由美國發起的金融資產的放大效應有多大?據統計,金融產品交易的合約總額有530萬億美元之多(其中CDS超過60萬億),它們所賴以發起的擔保品——物理的金融資產的實際價值恐怕不過2.7萬億。其間的關係就像一組“俄羅斯套娃”,實際的核心是個小娃娃,卻吹出層層的泡沫,每一層都被數了一遍錢,刮掉一層利潤,再讓下一層投資者接手,直到最外的大套娃,竟然吹胖了20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