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童年陰影,是父母造成的。而且父母還覺得理所應當該怎麼辦?

陳定平


童年的陰影是父母造成的,而能否走出陰影,是你自已說了算。

人,最大的善良,不是對別人有多好,而是能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虎毒不食子。天下哪個父母不盼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可能本身沒有想好怎麼去教育好孩子,就已經成為孩子的老師了。出於自身的素質原因,對孩子造成了傷害。也不是他們的本意。能理解嗎?

傷害已經形成了,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說服自已去寬容他們的不完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生大舞臺,每個人都在扮演不同角色。父母這個角色,是最無私的。沒有哪家父母不希望孩子幸福的。對嗎?當我們面對自已的孩子,我們全心全意地去愛他們。他們會不會也能找出瑕疵,給自已一個不愛父母的理由呢?


兩棲姥姥


有很多人說自己的童年陰影是自己的父母,其實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久,那麼受到的心理傷害也是較多的;二是因為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會使孩子感到壓抑,從而變得自卑沒有信心。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語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以威脅的語言來糾正孩子。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總是不自覺的會說:“你再這麼做,我讓你爸爸打你”或者“再說話就把你嘴封上”等等。這樣做會不僅會讓孩子不敢言語,動手操作能力變差,而且也會逐漸變得內向、平庸。

2.不要否決孩子的建議。雖然孩子還小,知道的不多,對事情瞭解的不夠全面,得出的結論也是亂七八糟的。但是即使是這樣孩子也是有發言權的,因為這可以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使孩子以後遇到問題時可以全面的考慮事情。

3.不要強制命令孩子完成你設置的目標。當孩子完成不了家長設置的目標時,不要說:“你怎麼這麼笨”或者“這麼點小事你都完成不了,我要你有什麼用”等這類話。這種話會使孩子覺得自卑,具有壓力感,甚至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向最親近的父母尋求幫助,這時家長應該耐心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當孩子問了一些自己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時,也不要說孩子這麼麻煩,父母應該對孩子敞開心扉。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實施冷暴力,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家長和孩子之間應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這樣父母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


二辰紙


每個人都成長都伴隨著一定的傷痛。

我們時常追求父母的道歉,或者找到了父母是原因,想要從改變原因來改變自身的創傷。

從因果邏輯上來說這並沒有毛病,想要改變父母的因,來糾正我們自己身上創傷的果。

但是這個邏輯不合理的是作為一個人它並不對人適用。就是想要尋求父母改變對待我們的方式,從而來打到改變自身的創傷終究是一場徒勞。

可能你看到這裡會有種異常的無力感,但是現實真合理適用的改變方式如下所言:

1:明白為什麼父母會有那些做法

父母之所以小時候對我的做法造成我們童年的陰影,是因為我們父母在他們小時候沒有被他們的父母正確對待,造成他們對我們也不能給出滿意合理的愛。

2:放棄妄想改變父母的想法

很多人妄想著改變自己的父母自己就會變好了。內心時常念著“假如父母曾經不那麼對我,我現在肯定活動很好,也不會有創傷”。當你陷入這種想法的時候,你不斷的後悔為什麼父母不能像我想象中的一樣對我。這隻會消耗你大多數的精力,並讓你陷入這種想法無法自拔,導致自身的注意力沒辦法回到自己的內在感受中。

3:承認現在的自己

承認現在不完美的自己,承認現在有創傷的自己,這說起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當時你可能只是知道,卻做不到。有些人嘴上說著承認現在不完美的自己,當自己真的做了一些不完美的事情的時候,內心卻不斷的批評自己,例如,我為什麼這點小事也做不好,我為什麼這麼笨,等等一些的自我貶低都是在做著不承認自己。

4:承認後的自我改變

改變源於自己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對自己內心批評自己的那個聲音說聲謝謝。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自身,事情做好了給自己一些鼓勵。給予自己生活小事一些掌控感。那麼大部分都精力也由對父母的掌控和抱怨,迴歸到了自己身。那麼當下你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總之,每個人都有生活的創傷,每個人也都要面對生活的創傷,有些人一輩子生活在創傷中希望可以控制那個製造創傷的人改變,那麼自己也就好了,而有些人卻慢慢的淡化創傷尋求幸福。

希望你可以重新尋找自己的幸福。


凌晨柒點


哎呀!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就像我家一樣,重男輕女!想起就是一肚子氣!沒辦法改變他們的老傳統!由他們去吧!他們再錯也是你的父母,你努力做好你自己吧!懶得理他們!


1生活日記


放下執念——不要指望別人改變觀念,只有開闊自己的胸懷。因為只有改變自己最容易。所有過去的、不可逆的、痛苦的,我們都不要再執著了,多想辦法讓自己開心點才是正理。“舍”去所有負面,你才可能“得”到一些正面的,令人愉快的事情和經歷。


2020峰華正好


如果你覺得是父母不對,不想原諒就不去原諒,等你長大了就會清楚了,有些人是親人,就覺得你應該原諒他們,其實在你吧,不想原諒就不去原諒,有的父母親人也不能感同身受你的感受,尊重你自己的想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