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荊州有那麼多人才,為什麼劉表管轄的時候不登庸他們?

段小魚


劉表在平定荊州後,確實吸引了不少人才前去躲避戰火。但這些人在他這裡,更多的是一種裝裱作用,其原因不難理解:對於無心無力擴張的劉表來說,大量啟用外來人才,是對現有利益格局的衝擊,有可能影響他治下的穩定。

劉表並不是廢物,曾經單騎入荊州

在我們印象中,劉表好像是個挺無能的貨,但實際上他是一位風雲人物,曾經單槍匹馬進入荊州,迅速擺平了各股勢力;而且與劉備莫須有的中山靖王之後不同,他是東漢朝廷記錄在案的漢室宗親,名正言順的魯恭王劉餘之後。

公元189年,劉表在朝中擔任北軍中侯;第二年,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逼殺,劉表奉命前去救場。然而,荊州境內已經失控:袁術佔據南陽、蘇代據有長沙、貝羽佔據華容(今岳陽下屬縣)、張虎霸佔襄陽,同時還有大量佔山為王的"宗賊"。此時帶著官方委任狀的劉表,實際上就是一個光桿司令。

但人家不愧一時人傑,在蒯良、蒯越、蔡瑁等當地精英的協助下,他迅速掌控了局面:

表……南收零、桂,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

後來,覬覦荊州的孫堅、張濟,都被劉表手下弄死;李傕、郭汜挾持漢獻帝后,任命其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這個時候的劉表,稱得上是當時最強大的地方割據力量之一。

劉表之所以能掌控荊州,靠的是當地門閥家族的支持

劉表能猛龍過江,朝廷的任命狀並不頂事,中廬蒯氏、襄陽蔡氏的支持才是關鍵。

《三國志》記載,中廬蒯氏,是楚漢相爭時著名謀士蒯徹(即蒯通)的後人,這位老兄曾幫助韓信滅齊,並苦口婆心勸他三分天下。韓信死後,他被大度的劉邦繞了一命,後來成了曹參的謀臣。蒯越也相當厲害,"深中足智,魁傑有雄姿。"被大將軍何進徵召後,他一看形勢不對勁,很快跑到汝陽當官躲難。

蔡氏則是襄陽傳統豪門,蔡瑁的姑母嫁於西漢朝廷太尉張溫,稱得上朝裡有人。

劉表入荊州後,蒯越建議"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依靠自己的家族影響力,把不聽話的幾十個"宗賊"頭領誘殺,並勸說佔據襄陽的張虎、陳生歸順,手段極為凌厲狠辣;

而蔡家則與劉表政治聯姻,以實現對荊州的共治;並聯合蒯氏,幫劉表爭取到名望之士韓嵩等人的支持,將荊州本地士大夫階層籠絡在旗下。

可以這麼理解:依靠荊州的地頭蛇們,劉表已經實現了當地的管控;並且他們已經對當地的利益蛋糕進行了有效的劃分。

外來人才,只是劉表用來裝裱自己的花瓶

平定荊州後,蒯越建議"治平者先仁義"、拉攏人心;而劉表本身就有"八俊"賢名,對搞些文學研究也是頗有興趣。因此,他決心扯起仁義的大旗,在當時的亂世中佔據制高點。

公元198年,劉表"開立學館、博求儒士",吸引了大量中原士大夫前來躲避戰火。其中包括"江南第一名士"——潁川人司馬德操(司馬徽),他在劉表的學館裡擔任授課大儒的角色;而其他的青年才俊我們就更熟悉了,有跟著叔父諸葛玄前來的琅琊人諸葛亮,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等。

從理論上來說,劉表若能重用這些人才,個人事業很有可能更上一個臺階。但是很可惜,他並沒有逐鹿天下的魄力。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身為皇室宗親的劉表,並沒有俯首貼耳,而是"雖遣使貢獻,然北與袁紹相結。"就是玩兩面派;

而在官渡之戰前,袁紹讓劉表跟自己夾擊曹操,他卻"許之而不至,亦不太祖佐。"("太祖"即曹操)

看得出來,他是滿足於一個割據南方的獨立王國,坐觀天下成敗。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現有的本土門閥以及士大夫群體已足夠外來人士,對現有利益格局進行重新劃分,很容易引起反彈、造成不安定隱患。

因此,對中原士族,劉表的處理方式是:

雖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

說白了,中原士地區外來的士大夫在荊州,更多的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裝裱作用,用來包裝文人劉表的仁義治理之道,與北方以武力相雄長的軍閥們"差異化競爭"。只可惜在那個亂世,各方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劉表死後,他的雄厚家業、妻兒老小,很快淪為了他人的嫁衣。


正史漫談


劉表不是庸才,而是漢末治世高才,也善用人,那為什麼有才不用?

答:不是不用,是因為受形勢束縛,不能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當時荊州有六大豪族,分別為蒯、蔡、黃、龐、馬、習。劉表所信重為蔡、蒯兩家,兩家結成同盟,把持著政衝要職,排斥外姓。

時劉表素袍白馬,孤身進荊州,穩住局面,征服荊北荊南,主要依靠的是蒯家(蒯良蒯越)蔡家(蔡諷蔡瑁蔡夫人)兩個大家族。他們的人才錢物,包括兵士部曲。

事成,基礎政務權力自然也皆落在這兩大家族派系手上。不可能讓出位置給別人,即使劉表請得人來,頂多是閒職,沒兩家配合,舉步難行。

其他家族皆屬在野派,知其情者不願犯傻求進,而不知情的,比如甘寧,就是這麼來了又走路的。劉備,就是這麼來了被擠兌到新野彈丸之地的,諸葛亮,就是這麼長年累月貓在隆中家裡的。

包括諸葛,在野派確實人才濟濟,黃龐習馬四大家族,家家底蘊深厚,也都有高級別高檔次的大牛,比如說黃家諸葛亮岳父黃承彥,馬家五常馬良馬謖,龐家龐統龐林。習家習承業習禎,

這些人在劉表時代,基本屬於閒散狀態,甚至不惜離鄉去江東發展的,比如龐統,也有向劉備等勢力自薦的。赤壁之戰後,四大家族已看清形勢,大多投身為劉備所用。

另一邊,考慮家族利益,說服劉琮投靠曹操的蒯家蔡家兩族,一直排斥劉備,並牢牢地控制著荊北地區。當然,最後的結果,說明他們確實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補一句,實際劉表在位時,還是一直很注意調整的,逐步引入著劉備這類新鮮元素來制衡,可惜身體不太好精力不濟,又天不假年。也挺難的。


劉羽舟和蕭銘珏


這麼說吧,早期的劉表,精明強幹。做事雷厲風行。在黃巾之亂之前,劉表就是朝廷的重要官員。他是當時的大將軍何進的羽翼。黃巾之亂後,大將軍何進以朝廷的名義對剿賊有功的人員進行封賞。(說白了還是花錢買的)在黃巾之亂前,各個諸侯刺史的全力都還歸朝廷節制,大家都還要點臉面。這個時期的諸侯刺史大多都還在朝廷當差。就是本人不去自己的封地而賴在洛陽。比如劉表,陶謙,孔融等等等等的。另外,曹操和袁紹等年輕人都還是校尉等這樣的小官職,他們並不在諸侯之列。外面飄著的諸侯有西涼刺史董卓,徐州太守孫堅。幽州太守劉焉甚至是晉陽太守丁原。等等等等。由於有好些諸侯刺史都不在他們的封地。而他們又不對自己的部下屬下進行有效的管控。任由他們魚肉鄉里。結果,大漢積攢了多少年的內憂出現了。官宦的欺壓魚肉,成了促成黃巾之亂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在公元184年,鉅鹿人張角利用手中的奇書——太平要術發動黃巾之亂。他們三兄弟對外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張角自稱天公將軍(老天的爸爸)張梁為地公將軍(大地的爸爸)老三為人公將軍(凡人的爸爸)真想一巴掌抽死他們三個狂妄自大的蠢貨。結果,由於官民對立的緣故,隨著張角一煽乎。那些飢寒交迫的老百姓便立即響應。他們為了跟平常人有區別好辨認。便在各自的頭上綁一條黃帶子。他們就像今年起於非洲的蝗蟲一樣。不僅屠戮朝廷官員,同時也對當地的一些大戶,甚至是稍有家底的人,都成了他們的搶奪屠戮的對象了。而這個時候,朝廷也急忙派兵進行剿除。但這些人實在是太多了。男女老少加起來竟然多達百萬之眾。打架也是以多欺少。朝廷的軍隊竟然打不過這些老百姓。於是,朝廷下旨命令各個諸侯刺史自行招募兵勇,以求抵抗黃巾軍。於是乎。各地的諸侯刺史立即響應。(桃園三結義就是誕生於此時)這些諸侯刺史招募了兵將後,立即對黃巾軍進行了殘酷的鎮壓。所以,黃巾之亂當年就被剿滅了。在剿滅黃巾的同時。黃巾軍四處搶奪的物質財富又被這些諸侯刺史們給奪走了。為了他們自己的前程。這些諸侯刺史又將從黃巾手裡奪取的物質財富送給朝廷。以求買個肥缺。因為近百年來,自從桓帝開始,到靈帝。朝廷都有買賣官職的陋習。每個官職都有明碼標價。於是乎,劉表去了荊州。孔融去了北海,袁紹去了南皮。韓馥去了鄴。原幽州太守劉焉送的很多,一下子從幽州太守變成了四川的省長。孫堅出的力最多,但由於他沒錢,所以,他從下邳太守給發配到長沙去了。劉備也是一樣沒錢,於是他只得了個縣武裝部長的武職。就這也沒有坐穩,就被督郵給欺負的要死不活。無奈之下,張飛把督郵胖揍了一頓,哥三個掛印出走了。與此同時,劉表也沒錢,但他卻是個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他的招牌可比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要響亮硬朗的多。人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就做推磨鬼。為了自己的前程。劉表只好單槍匹馬去荊州上任。到了荊州地面後。劉表先去拜訪了荊州各個區域的大佬,以求得到他們的幫助。於是,劉表娶了蔡家的女兒。從而獲得了荊州大族蔡氏的首肯和鼎力扶持。在這期間,還有蒯家,馬家等諸多當地士族世家的大力支持。因為劉表是朝廷委派的名正言順的最高官員。能跟他們合作,劉表勝利後,他們自然就是荊州的既得利集團了。接下來在這些荊州大族的幫助下。劉表一舉剷除了荊州境內的匪患。能收編就收編。否則就剿滅。於是佔山為王的土匪頭子變成了劉表手下的合法將領了。通過跟蔡氏的婚姻捆綁。劉表成了當時的文化人領袖,黃承彥的連襟了。在黃承彥的幫助下。什麼江夏八俊,竹林七賢等等等等的文化人都到荊州地面了。再加上當時的大漢各地戰火紛飛,戰亂不斷。更主要是西涼刺史董卓當時正在洛陽為非作歹,殺人放火。這也就搞得洛陽一帶的文化人全都跑到荊州避難去了。當這些人到達荊州後。劉表除了給他們提供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外,並不能為他們再做其他的安排了。因為早在劉表到達荊州之時。荊州這塊蛋糕就已經被劉表劃分完畢了。這也就是這些到荊州避難的士族學者並不被劉表重用的原因了。這些學子世家遷移到荊州,無非是荊州的生活環境畢竟安全安靜。相比於外面的戰亂,荊州卻恰恰是一處世外桃源。這些人到來後。劉表也只能開個學校,讓他們去教學生,要不就是封他們個博士什麼的。總之就是閒職,每個月領幾兩銀子,夠生活費就行了。至於說經商種地?呵呵,還是算了吧。沒你們的份。在劉表看來。天下英才齊聚荊州。這對劉表的名聲,面子極為有利。隨著年齡的增長增長。太平慣了的劉表就有點不願意動了。但這並不是說劉表從此就可以任人宰割了。要是這麼想就錯了。劉表雖然不思進取了。但誰要是敢擺忙,劉表照樣收拾他。君不見江東猛虎孫堅,不照樣被劉表給變成刺蝟了嗎?後來,隨著曹操逐步的穩定北方後,兵臨新野,劉表才感覺到要壞了。此時的他已經後悔當初自己的墮落了。所以,他想把荊州託付給同為漢室宗親的劉備身上。他想讓劉備在他百年之後,接管荊州。但劉備為了作秀而推辭了。此後,劉表的部下,特別是蔡家人,嚴密的把守著,再也不會告訴劉備,更不會讓他們見面了。不僅如此,蔡家更是時時刻刻的提防著新野的劉備,伺機暗殺他。因為荊州不是劉表一個人的。如果劉表接納劉備。無形中會損壞蔡家或者是蒯家的利益。所以,有關荊州利益的事情,劉表還真是不能一個人乾綱獨斷的。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劉表有那麼多人才卻不能為之所用,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的性格。

《三國志》中曹操對劉表的評價是:“自守之賊也”

也就是說,劉表並不想在群雄逐鹿的時代攻城略地,成為一統天下的霸主,他只想把自己的屬地管理好,老婆孩子熱炕頭,安享晚年即可。

其實曹操這個評價並不完整,劉表本身還是很有能力,不過他不會用人卻是事實,晚年的劉表早已沒有雄心壯志,被豪強滅掉是必然的趨勢。

劉表的出生就很高貴,劉表是當時皇室血統最純正的諸侯之一,他長得一表人才,堪稱三國名流之士。

劉表在治理州郡方面很有才能,他在荊州算是一個空降管理者,依靠高超的謀略和權術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把荊州治理得井然有序。劉表在任期間,荊州的百姓還是在三國亂世中度過了一段安定太平的日子。也就是說,劉表的管理能力是非常不錯的。

《三國志》中郭嘉對劉表的評價是:“表,坐談客耳”

郭嘉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說劉表這個人只適合跟他參加宴會,誇誇其談可以,但是想幹點什麼大事是不行的。

劉表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會用人,荊襄之地可謂人傑地靈,當時可是出了不少人才。劉備、諸葛亮都曾在劉表手下效力。另外魏延、黃忠、甘寧、文聘、蒯越、蔡瑁、黃祖、霍峻、李嚴、韓嵩等也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名將和人才。

所謂亂世出英雄,沒有雄心壯志,劉表手下的這些人就沒有用武之地。很多人才看到劉表只會客客氣氣的安頓自己,卻不會重用他們,有抱負的人才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他。

曹操參軍裴潛是這樣評價劉表的: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

《三國志》中甘寧這樣評價劉表:“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

劉表其實在荊州只有行政權,沒有實際的兵權,真正能調動部隊的是他的小舅子蔡瑁。另外劉表連自己的兩個兒子都用不好,所以說,在用人方面的能力劉表是極其欠缺的。

所以筆者想用一句話來概括劉表: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庸主!

劉表本身沒有錯,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他會成為一個被後人歌功頌德的能臣。可無奈他是生在了三國群雄逐鹿的年代,想要獨善其身是絕對不可能的。那些人才跟著劉表只會跟著他走向滅亡,對於那些雄才大略的人才來說,劉表就是個庸主。


觀歷史l


荊州人才眾多,為何劉表不重用他們呢?

這就要從劉表的志向說起了。如果劉表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有圖霸天下之心,肯定是要廣納人才,很顯然劉表不是。

劉表,字景升,東漢漢末群雄之一。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

劉表雖為名士,勢力強大,卻胸無大志。劉表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也沒有什麼緊迫感和進取心。

《三國志·郭嘉傳》郭嘉對劉表的評價:“表,坐談客耳!”

《魏書》曹操對劉表的評價:“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

郭嘉和曹操都是看透了劉表。事實上劉表的志向,就是守住自己荊州這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因此,不管誰和誰發生了矛盾和戰爭,劉表都按兵不動,作壁上觀,滿門心思“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此為其一。

其二,劉表不會用人。像劉備這樣的英雄之士,諸葛亮這樣的人中之龍,在劉表身邊。劉表都視而不見,又怎會重用中原流亡之士。因此,中原士人南下荊州雖有千人之多,卻也只見劉表安頓,不見他重用。

總結

綜上所述,荊州人才眾多,得不到重用的原因就是:劉表胸無大志,又不會用人。


壹零壹肆


其實,應該這麼理解:時無英雄 使豎子成名。那些所謂的荊州人才、江東俊傑只不過是矮子裡面拔出來的高個子。有蔡瑁、張允、黃祖、文聘這些人統兵的時候,其他人都只能算是渣渣!根本輪不到大部分人上場。即便有黃忠這樣的勇將,也會因為不是門閥世家而得不到重視。沒有劉備、曹操這種沒有太多門第偏見的人開路,關張和五子良將都永無出頭之日。何況當初劉表可是正宗的皇親國戚啊!怎麼可能不先考慮用世家大族的人,反而去發掘二三流人物呢?在看那些所謂的名流又有幾個有真材實料能建功立業的呢?劉表也不過一介州牧,能安排的工作有限,他又不打算稱帝、網羅一大堆門客除了浪費錢,還有什麼意義?何況荊州四戰之地沒有後方,守成都難,那些所謂的名流,投靠到曹操那邊最高也就當個無名氣的太守而已。曹魏厲害的人物不是荊州幾個人能相提並論的


虛擬佛子


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里馬。

劉表雖然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本質上卻是個庸人。他胸無大志,心裡眼裡只有荊州這塊地盤,充其量是個守家奴。

俗人眼裡沒有千里馬。

庸人眼裡沒有人才。

所以荊州人才雖多,劉表卻看不見一個,他的眼裡只有他的老婆蔡氏和舅爺蔡瑁是人才。

有什麼辦法?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有些人,他不是人才但他會用人才,現這的老闆沒有文話,他她用文話人,有的人,他是人才但他她手下人才太多也不會用人才,因太自大。


汪建忠磚廠


主要還是由於劉表格局太小,他只想保住荊州,並無像曹操,劉備,他們有爭霸天下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