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在5G概念加持下,國產高端機會走多遠?”


疫情之下,國產手機廠商表現依然“勇猛”,開線上發佈會、推新機、漲價……加入新品發售的手機品牌還在不斷增加,誰也不願錯過4G、5G交替帶來的換機潮。

但疫情的爆發,打亂了手機市場的節奏,當減薪潮遇上新機漲價潮,國產手機將何去何從?


新機紛紛漲價

2月13日,雷軍帶著小米10,站在了預定的發佈會舞臺中央。不同的是,臺下沒有觀眾,他獨自面對鏡頭,在線完成了整場發佈會直播。

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一貫走高性價比、便宜好用路線的小米,這次做出了“艱難”的定價,3999元起售的小米10旗艦機,讓小米首次邁入4000元機型的行列。

這只是拉開了2020年新機漲價的序幕——

2月24日,華為發佈5G摺疊屏手機Mate Xs,售價16999元,雖然與第一代摺疊屏手機價格持平,還是刷新了國產手機售價的水平線。

3月6日,OPPO發佈旗艦機Find X2系列,比上一代Find X上漲500元——5499元起售,而最貴的一款Find X2蘭博基尼合作機,售價已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2999元。

3月10日,vivo發佈高端機型NEX 3S,憑藉“無界瀑布屏”,這款新機的低配版售價為4998元,高配版為5298元。

高端,幾乎成了2020年3月新款手機的關鍵詞,而這批旗艦機是否有能力拯救深陷出貨量下滑沼澤的國產手機?

據第三方數據公司Counterpoint公佈的市場監測報告,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但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卻同比下降10%,這已經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連續八個季度出貨量下降。

根據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報告顯示,主打中低端市場的vivo同比出貨量減少540萬臺,而小米的跌幅也達到130萬臺。

2020年,手機廠商能否逆勢翻盤,高端機成為了重要籌碼。


高端機升溫

3月的新機發布,對各家手機廠商而言意義重大。

在手機行業,素有“一款手機管半年”的銷售慣例——手機廠商在上半年發佈旗艦機,下半年發佈其他定位的新機型,以保持市場的銷售節奏。

比如,三星習慣在上半年發佈s系列,均價5000元以上,下半年發佈note系列,定價相對偏低,在3000~4000元左右;華為在上半年發佈P系列,最高價格突破6000元,下半年發佈Mate系列,與P系列有明顯定位差異。

如今,小米也逐步形成了上半年發佈數字系列旗艦機,下半年發佈mix系列的慣例。

今年,高端機成為國產手機上半年發佈新機的集體命題。無論是小米、OPPO、vivo,還是華為,發佈的新機全部升級為5G智能機。這成為了國產手機廠商轉型的推動力。

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一直以性價比作為賣點的小米,今年也加入了高端機發售行列,首次發佈了4000元以上的5G新機,引起了外界諸多關注:小米高端機轉型能否成功?

目前,或許很難給出明確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不抓住這一輪4G換5G的升級潮,國產手機廠商們可能會被迫出局。

有數據顯示,低端機市場的銷量正在萎縮,手機購買者似乎更偏愛3500元以上的機型。

根據Canalys發佈的數據:2019年11月,手機零售銷量同比增長9.41%。其中兩條曲線對比明顯——低於3500元的手機銷量出現大幅下滑;3500以上的手機銷量則增長顯著,4000~4500元手機的銷量同比增長40.9%,5000~8000元的同比增長14.1%。

中高端手機持續上升的熱度一直延續至今。今年1月,3500~4000元、4000~4500元、5000~8000元的手機銷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26.8%、15.1%、31.9%。

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而2500~3000元、3000~3500元價格區間的手機下滑幅度最為明顯,均超過35%。

因此,藉著5G芯片成本上漲的契機,全方位打造一款高端機,成為長期徘徊在中低端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的一種共識。

在這輪新機潮中,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在手機外殼、屏幕、相機模組、音箱等手機硬件配置上下功夫,迎合市場對更高價格、更好體驗的消費需求。


5G的新故事不會太長

事實上,在2019年底,已經有一批5G新機陸續上市,其中,華為Mate系列的5G機型佔據市場上5G手機總銷量85%以上,可謂拔得頭籌,賺到了5G概念的第一桶金。

從歷史規律看,每一次通信產業的升級,都會引發新一輪換機潮。

當手機網絡從2G升級到3G,智能手機代替了功能機;從3G升級到4G,則徹底打開了智能手機時代,全面屏手機引發了新一輪換機潮。

但這波消費熱潮只持續了三到四年時間,到2017年,4G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滑,智能手機市場由增量轉向存量。

因此,2020年開啟的5G時代,自然也會引發一次新的變革。

此前高通公司就曾預測,從2020年起,5G手機出貨量的增長率將達到125%,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4.5億部,2022年的出貨量則將進一步增長至7.5億部。

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同時,5G網絡尚未全面落地,手機價格卻已經普遍拉昇了一個檔位,2020年,市場上推出的5G新機定價均在3000元以上,相比較4G智能機,至少提升了1000元。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5G依然是個特別值錢的概念,成本高、價格高,對國產手機而言,是打開一輪新發展週期的重要窗口期。”知乎手機評論人士“通信監理”認為。

但5G概念帶來的紅利持續時間不會太長。根據工信部公示的進網許可名單顯示,2019年下半年,拿到進網許可的5G新機佔比還不到10%,但今年下半年,4G新機的比例預計不會超過10%。5G智能機市場的激烈競爭已經拉開帷幕。

在5G風口下,國產手機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目前來看,5G高端智能手機的競爭已從拍照功能轉換到屏幕功能。

例如,在3月,華為與三星新一代摺疊屏手機陸續在國內開售,去年“一機難求”的熱度持續到今年,這兩款手機上架幾十秒內就被搶購一空。

小米、華為、OPPO、vivo掀起漲價潮,哪家最貴買哪家?

無論是華為的側翻摺疊屏,還是三星的豎翻摺疊屏,都被認為是完全不同於現有手機形態的全新物種,有望帶領手機行業進入一個新紀元。


高端機能否穿越疫情週期

讓原本躊躇滿志的手機廠商們意想不到的是,新冠疫情的爆發打亂了2020年手機市場的節奏

在2月初,OPPO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表達了疫情對OPPO Find X2產能影響的擔憂:“前期的供貨會比較緊張,因為供應鏈某一環(哪怕是包裝盒)的產能受影響,整機的產能都會受影響。”

一直到3月10日,OPPO依然在全力補足產能。

“戰役進展越來越好,工廠復工速度也在加快,估計再有一兩週會恢復正常生產了。”從2月28日到3月11日,雷軍也在微博滾動“播報”工廠的復工情況。

根據微博透露信息,2月28日,小米10系列開放第五次購買,總量接近50萬臺,但根據現有產能,依然很難滿足。

據業內人士預計,小米10系列上市三週,實際銷量為30萬臺。而上一代小米9在相同時間內的銷量是100萬臺——銷量萎縮與漲價或者產能都直接相關。

此外,3月10日有外媒透露,因為疫情,蘋果決定推遲3月在美國舉行的春季發佈會,在此之前,富士康也被傳出其深圳部分蘋果代工廠內,產能恢復不足50%。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719.7萬部,同比下降44%,其中4G手機1896.4萬部,5G手機784.5萬部。

一邊是短時間內難恢復的產能,另一邊則是疫情下瞬息萬變的消費市場。當減薪潮遇上新機上市潮,引發的思考是:在5G概念加持下,國產高端機會走多遠?

從2013年4G引發智能手機興起至今,國產手機也曾多次衝擊高端機型,但因為缺乏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讓不少高端機型曇花一現。

2014年,OPPO暫停了高端機型Find的開發,將注意力轉投向中端R系列;vivo在2018年結束了以曲面屏為賣點的高端機型Xplay的更新,將重心轉向主打年輕人市場的X系列。

用銷量換市場,依然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產手機的選擇。

2013年,小米發佈主打低端市場的紅米系列,當時有評論認為紅米系列拉低了小米品牌定位,但正是紅米系列把小米整體出貨量提升到5000萬臺以上,並在2018年成功突破1億臺,小米因此跑贏了Sony、LG、HTC等高端機品牌,成為了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之一。

即便是華為,也用了很長時間來完成轉型。為華為打開手機市場的旗艦機P系列和Mate系列,在幾年內都維持在2000元以上的市場價格,一直到2017年,伴隨著元器件成本上漲,這兩款機型的價格才上升到3000元以上。

對於大部分急於轉型的國產手機而言,市場不會給他們太多試錯機會,尤其是在高成本的高端手機市場。在這方面,用獨一無二的操作系統和強大的處理器來穿越各種“週期”的蘋果或許是更實用的教科書。

“近兩年來,部分國產高端機型在上市2個月後,降價幅度就達到了1/6~1/5。”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產手機的價格一直不穩,很大原因是迫於市場競爭,手機廠商主動下調價格。

因此,“價格”或許依然會是國產手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競爭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