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產業,始終是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


滕德銀

"脫貧程度看樓房,人均收入看銀行,幸福指數看臉龐!"這是安徽省首批脫貧摘帽縣之一的嶽西縣流傳的一首歌謠。靠種蔬菜富起來的農民,親切地把新蓋的樓房稱為"蔬菜別墅""茭白樓"。 大別山是安徽省貧困人口最多、分佈面積最大、扶貧任務最重的地區,嶽西縣位於大別山腹地。近年來,國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將大別山區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區域,長期堅持深入蔬菜生產一線開展產業扶貧。山區許多鄉鎮的蔬菜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強到優,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3月16日,人民日報)

筆者覺得:主導產業,始終是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

2020年如期脫貧後,昔日貧窮的老百姓,如何過上更加好的日子?這個話題,始終是繞不過的話題。筆者覺得,千條路萬條路,產業致富路,特別是主導產業致富路,始終是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

因此,幫助群眾找到脫貧致富路,找好產業,關鍵的能掙錢的產業,始終是基層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幹部應該日日思考,努力有所作為的"根據地"。

如何找好支柱性的主導產業?這是一個課題,基層黨員幹部要研究它?要破解一些難題。

特別要杜絕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現象發生。說實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勞民傷財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黨員幹部帶頭幹,搞實驗。請專家論證,經群眾意願,在推廣。產業發展之路,必須可續續,必須科學,必須要群眾自願。當然,黨員幹部帶頭幹,幹好了,群眾自然就會在引導下,緊緊跟上來的!

這裡面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科學性和市場。因此,基層黨員幹部在找產業上,不能盲目樂觀,不能做井底之蛙,必須要有前瞻性,至少四五年內,產業不會落後才行。

匯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需要智慧。基層的丹陽幹部,在幫助群眾尋找主導產業上,也要積極主動地發揮出智慧的光芒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