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孝道,是否不能平衡?

清風穹


能平衡,能兼得。古人說忠孝不能兩全,但是婚姻和孝道不矛盾,不衝突,是兩個平行線。

一,先說說婚姻。兩個人因為愛、性、責任走到一起,彼此尊重、理解、包容、信任、忠誠、浪漫的度過一生,父母因兒女有了歸宿而心安,兒女因離開父母而成長,這就是孝。萬萬不要因為孝不走進婚姻,甚至當啃老族,父母撫養成年已盡責任,結婚生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心願,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二、再說說孝道。昨天我剛發表一篇《嫁出去的女兒要不要管父母?》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孝道,不管你是否成婚,我都勸你百善孝為先。試想:一個不懂的體諒父母的人,怎麼可能體諒戀人、愛人? 一個不懂的感恩、不懂的報恩的人,怎麼能經營好婚姻?每個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自生下來直到長大成人,這漫長歲月,父母的苦心、耐心和細心撫育的人,如果不孝,怎麼會對生命中出現的另一半而徒生愛心?請慎重與不孝人成婚。

所以說,孝道和婚姻可兩全其美,可兼有兼顧。


無名指的時光


最近我也在思考問題,下面我的經歷和選擇希望能夠幫到你。

我和前妻是閃婚,正月初二才剛剛經過媒人的介紹認識的,當時感覺這個女生還不錯,最起碼不嫌棄我長得醜,而且還挺喜歡笑得(愛笑得女生都不會錯),就忽略了她比我大的緣故,我是91年的,她是89年的,感覺僅僅差了兩年,就差了很多,她不喜歡玩麻將。不喜歡玩撲克,基本不與外人打交道,可以說一點愛好都沒有,但是我們還是聊的特別來,經過的十幾天的徹夜暢聊,正月初五第二次見面,我們就單獨出去轉了一下,然後正月十五,我們確定的戀愛關係,然後商量結婚的事情,我們相處的也挺不錯的,但是後來結婚以後。

所有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特別提醒,我還有一個妹妹,比我小九歲,還在上大學,平時也不回來,就偶爾回來一次,結果就是這樣,她還是不能容忍和她一起的日子,我們剛結婚半年,就因為我妹妹吵了一架,要不是我媽攔著,(我媽當時沒有和我們在一起住),我們就打算離婚了,後來再感情走上下坡路了以後,她懷孕了,我媽就過來照顧她,我因為上班,每半個月回來兩天,這才知道,原來婆媳不和永遠都會存在,不喝自來水,不吃過夜飯,每頓都有雞蛋或者豬肉、牛肉等,而且一分錢也不出,就這樣,每次回來我媽都說生了就好了,後來就一直忍者,直到生了,結果更加變本加厲了。

就在小孩滿一週歲的時候,我們辦理了離婚協議,小孩歸她,(可憐了小寶子,不能生活在一個完整的家庭裡)但是我們約定:夫妻共同財產都歸她,我每週或者每月都要見小寶子,然後給小寶子兩千的生活費,以後誰要是結婚了,就把孩子交給另一方。(我內心就是捨不得孩子)這幾年無休止的爭吵,早已經把我對她的感情吵淡了。


往事重憶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婚姻,孝道能否平衡關鍵在於男人,一個男人是家庭的橋樑和潤滑劑。

父母養育了你,盡孝是應該的,但切不可愚孝,不能父母說什麼都贊同,沒有任何主見,這樣的媽寶男在社會上也立不了足。若父母是對的,該支持應該支持,父母錯了,該批評也該批評…

而你的妻子,你的父母沒有養育過她,不可以要求她做這做那,如果你的父母與你的妻子發生了矛盾,你應該站在一個理性的角度去思考,不能一味的偏向一方,還有你的妻子為了你離開了生養自己二十多年的地方,投入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又為你生兒育女的,你要體諒她,但如要犯了原則性的錯誤那也是不允許的。

其實要想婚姻,孝道平衡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住,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矛盾,畢竟倆代人很多的生活方式不同,思想也不同……


莫數學電影


你好,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婆媳關係。

至於婆媳關係能不能處理好,主要關鍵在於樓主。

要做消聲筒不做傳話筒!

你爸媽養你長大成人,沒有養你媳婦,不能什麼事情都讓她按你們的意願來做。

你媳婦在他們二十多的習慣,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也不要強行去改變她的一些做法。

同理,對待你的爸媽也是這樣,你媳婦也不能要求太多。

只要雙方之間還能過得去,不會出現不管不問或者見面非打即罵的地步,那就算太平。

然後就要看你怎麼做了。

按時送父母禮物,一定要以你媳婦的名義。

回父母家的時候讓你父母多做媳婦愛吃的飯菜,不要等著她去洗碗。

父母該幫忙的時候你得勸著父母來給幫忙,不要讓媳婦懷著孕自己做飯洗衣服。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幫著一起照看。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父母拿出真心,你媳婦也會回報真心。

當然,你也要做個合格的丈夫。要對妻子愛護有加,體會她的辛苦。家務一起做,孩子一起照顧,節日紀念日送點禮物!

最後祝你們家庭幸福!


阡陌時光隧道


這是個千古難題,是否能平衡百分之三十在於你父母和老婆的性格,百分之七十在於你處事方式,如何平衡父母,老婆之間的關係,總得來說,首先避免父母,老婆過於頻繁的接觸,增加距離感,避免衝突發生的可能性,第二作為中間人,在衝突苗頭或者發生時,如何平衡關係利弊,將苗頭撲滅是處理關係的關鍵,避免引起更大的衝突,明顯的站位或者立場反而更易引起雙方的對立!


小六屁屁痛


婚姻和孝道,千百年來都是爭議頗多的話題,體現人性暴露人性也最全面。為什麼現在這個時代還會把婚姻和孝道提到面上來討論,也是歷史遺留問題罷了。野生的草和園藝的花是不一樣的,不經過打理的事物總是野蠻的,這種野蠻各種體現就是低下,這種低下又發生在各種與人相處的層層面面。為什麼現在要素質教育,人的素質提高會高高的睥睨這種低下的表象,能夠明辨是非能夠知己知人,能夠包容忍讓能夠尊重體諒。出一家進一家不是為了尋個仇人過一輩子,好好對待身邊的親人,風乍起,吹皺你一家的渾水,與別人何干?只是給別人憑添笑話罷了。


遛狗大V丶雨亦


婚姻和孝道是否能平衡關鍵在於你。

婚姻是你和你所愛的人的聯繫。

孝道是你需要對你的父母所盡的責任。

二者相互聯繫的樞紐就是你。

如果你能很好的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

無疑二者是可以共存的。你既可以有一段美滿的婚姻,同時也能盡了對父母的孝道。

但是如果其中你的作用沒有凸顯出來,任由婆媳關係愈演愈烈,結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在你處理任何問題的時候,要從正反面去考慮。

人們都說賢妻良母,成家立業,但是如果你把它們倒著讀呢?你發現了什麼呢?

任何的事物都有兩種可能的結果。

選擇不同,結果自然也就不同。

你的選擇是婚姻和孝道平衡的關鍵。



南風的夢


婚姻,孝道,是人生的兩道必答題,它們相互平衡而又相互穿插。問題就在於,大家聊起這個話題先進入了我和你媽先救誰的悖論裡,偏離了問題的本質。你說吃飯吃飯,到底是吃飯還是吃菜一個道理。既然飯和菜都是自己身體所必須,那就不要自欺欺人,堅持一日三餐都認真對付。經營家庭和報答父母一個道理,婚姻是你需要的,孝順也是你需要的,那就紮紮實實,一門將心思放在愛老婆,敬養父母的事情上。往往怪罪另一半不理解自己的,都是沒有處理好婚姻內關係,說白了就是虧欠了婚姻,又怎能專心去敬養老人。


布穀鳥大叔


當然可以,你想經營好婚姻同時又想孝順父母就要當好潤滑劑。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你妻子是因為你才需要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感情。

你不能要求她像你一樣孝順,大家相安無事已經很不錯。如果你不滿足,就要做出努力,以你妻子的名義多買些補品給雙方老人,以你父母的名義買些衣服禮品給你妻子,多做潤滑,有衝突時不要無視,也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做到公平不要助長任何一方的氣焰。你的立場很重要,他們的衝突很多時候只是想看看你的態度。要有自己的立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多關心你妻子的父母,她自然會投桃報李。還有就是要正確理解孝順,父母有錯你也要敢於指出,如果一味順從只能讓你的婚姻關係更加緊張!孝順老人的同時也該體諒妻子。

最後祝你家庭和睦!方便的話可以點贊關注我[呲牙]


春雨寄情


這世上萬物皆可平衡。

婚姻開始,對方的父母也成了自己的父母,唯一的平衡就是將心比心,若要加點什麼,那就是:適可而止。

對自己父母之所以無所顧忌,是因為有幾十年的感情基礎,彼此習慣了。對方父母和你是沒這個底子的,對他們像對自己父母一樣好,但不能像對自己父母那樣講道理。

也許要說,對方父母怎樣怎樣不把你當自己人什麼的,還請記住這句話:不要指望別人能把問題解決了,不添亂就是恩情。

再然後,孝道不是要唯唯諾諾,不是要委屈求全,是儘量讓他們比之前好一點點,開心一點點,就對了。真無法溝通,距離反而是很好的一種相處。

但凡沒有進步的生活都是虛偽的好生活,多為他人著想,別自己給自己找不愉快,就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