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常說的那個對的人,好像長這樣

1

木子先生第一眼見到我的時候,說是被我乾淨的眼神所吸引,我一直很好奇這個“乾淨”的定義是什麼。而他從未給我解釋過,他說他對我是一見鍾情,而對於‘一見鍾情’這個詞大概過了25歲之後就沒再相信過。

可是他卻一直用行動證明著…

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會和好朋友討論選對象的標準:身高、年齡、體重、學歷、職業,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

那時候看《新結婚時代》,簡佳和顧小西討論結婚對象,最好是:“有車有房,父母雙亡。”當時我聽了簡直顛覆三觀。

後來我才漸漸的明白了說這句話的原因,因為即使在如今這個時代,結婚也依然不單純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搞不好就是婆媳問題,搞不好就是親家不合…有任何雞毛蒜皮都有可能被代表成一個家族的榮辱,什麼家教、什麼三觀…

你們常說的那個對的人,好像長這樣


婚姻對我們單身女孩來說,沒有最可怕只有更可怕。

我曾經每次談戀愛的時候都是憑感覺,以至於經常被好友吐槽,“你一個情感博主竟然自己談戀愛靠感覺,那你準備怎麼跟你的粉絲交待?”

我笑了笑,喜歡一個人難道不是一種感覺嗎?當然喜歡是感覺,而愛就要用心了。

為什麼我們總喜歡說“人生若只如初見”,其實不就是那種怦然心動和曖昧的情愫撩撥著我們的心緒,隨著,感情越來越深,日子越來越久,卻反而沒有了剛開始那種心動。也許只有“猶抱琵琶半遮面”是最美的時刻。

但是我依然相信,即使到了如此,兩個人也依然是可以相愛的,只是不同於剛開始時的那種勇於表達了。

2

初相見,如果不能入目三分,那將很難繼續,但是接下來彼此熟悉瞭解的過程就已經有了分寸得拿捏,自然很多話就不用每天掛在嘴邊了。

這就讓我想起很多女生經常會讓男朋友每天都說一遍:“我愛你”,其實男朋友愛不愛你都在行動裡,也有一種情況,嘴上即使說著我愛你,口是心非的比比皆是。

你要知道,只要他是願意和你在一起相處,那就是愛。《父母愛情》裡安傑從結婚就一直叨唸著讓丈夫江德福對自己說一句:“我愛你”,可是一輩子,江德福也沒有說,但是當江德福快要80大壽,安傑暈倒的時候,江德福說:“沒有了你媽,我可怎麼辦?”

這一句話,勝過多少句:“我愛你”?

你們常說的那個對的人,好像長這樣


想象一下,你會和一個極其討厭的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嗎?

也有人會說,同住一個屋簷下不過就是湊合,為了孩子,為了家人,為了…

哪有那麼多“為了”,你那麼偉大,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嗎?敢於接受自己雖然時時爭吵卻依然願意與對方白頭到老的現實吧。這沒什麼害羞的,我們很多時候的“湊合”其實都在掩飾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潛意識其實還是愛的,只是你意識不到,之所以我在開頭著重聲明我自己的戀愛過程都是靠感覺,也是想表達我們常說的“吸引力法則”,感覺好是潛意識裡喜歡,但是潛意識就一定對嗎?你的喜歡就代表你遇見了對的人嗎?

不盡然,喜歡一個人,可能是為了完成什麼,遵循自己的“使命”——強迫性重複,希望自己通過一段戀愛關係療愈自己過去的創傷,但是很遺憾,你有沒有發現你總是在重複這個過程卻總也治不好?

3

所以,後來我做了一個決定。

一、寫下自己想要什麼

因為之前我發現自己的戀愛對象都比較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不管潛意識怎麼想,反正我腦子裡是不喜歡的。於是,我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寫下了我對未來伴侶的11個要求,我決定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寫好這個清單的一個月後吧,木子先生就闖入了我的生活。

木子先生說,他認為遇上了自己喜歡的人,所有標準都不重要。

我笑他說,那都是雞湯,如果真的是那樣,等到柴米油鹽的時候,標準不一就成了大問題了,不像我,遇上了自己喜歡的人,剛剛好符合我所有的標準。

木子先生愣了一下說“你這句話好像在對我表白。”

你們常說的那個對的人,好像長這樣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早以前我做過一個分享,一個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很多雞湯也都講過,靠感覺是來不了真愛的,而知道自己是誰,要什麼,真的很重要,我如是做,收穫不止一點點。

二、兩人相處需要包容

木子先生符合我標準上的10條要求,雖然第11條曾經在我看來是無比重要的一個原則,但是相處下來才發現,其實兩個人的相處,很大一部分是靠著包容來生活的。

包容不是遷就。抱持性的環境沒有情緒的干擾,而遷就是有委屈的情緒在裡面,會埋怨、會不甘心。

我脾氣很不好,這也是木子先生在初識我時想不到的,可是在他心裡,脾氣不好儼然構不成破壞他底線的因素,那麼他就可以包容我;再比如我,我的10條標準他都符合,可是第11條在和他相處之後,我發現雖然不符合,但也不能算上是一條破壞我底線的因素,於是,也同樣包容了。

你們常說的那個對的人,好像長這樣


三、兩個人的世界裡要真誠,不要“裝”

木子先生說,他唯一不能接受的是,比如認識我的時候,我明明是一位女強人,慢慢地相處之後越來越懶,變成了“家庭主婦”(此處的家庭主婦只是代名詞,不特指,完全沒有歧視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這表明他不能接受的就是“裝”,很多男人女人在結婚前是一種狀態,結婚之後就變成另一種狀態了。

我的表哥,和他的妻子在談戀愛的時候,女孩是一個非常勤快,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類型,我的姨媽總是說我哥娶了這樣的女孩真有福,能夠照顧我哥。

可是結婚後,我的這個嫂子連碗都不端,孩子的飯也不喂。這樣的天差地別讓人如何忍受?

兩個人相處,可以接受的是自己底線之內的任何事,不能接受的就叫原則問題。

兩個人相處不是一定隨時隨地激情滿滿才叫愛,也不是說把愛情變成親情就叫責任。愛情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需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很難做到,但是遇到了喜歡的人就願意去做到。

人生沒有什麼應不應該,也沒有對與錯,你覺得好的那就去做,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的只有一件事:成為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