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一)


3月10日,在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螞蟻金服CEO兼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董事長鬍曉明宣佈,支付寶全面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公司的口號也從“支付就用支付寶”變為“生活好,支付寶”,而這次轉型被稱為支付寶十五年來的最大改版。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當年由於網購需求而衍生出的支付寶,一直是許多人的支付工具,從PC支付到移動端支付,從上線支付到線下掃碼,在支付界的地位難以動搖。


即使2013年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也鮮有人使用,不曾想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的出現,這個在騰訊內部起初都不顯眼的小工具,讓微信支付成功突圍。


如今國內移動支付的市場裡,已形成微信支付與支付寶雙雄格局,並且不僅鋪設國內線下各支付場景,還紛紛出海,尤其在東南亞地區,諸多地域均已支持支付寶付款,而微信支付尾隨其後。


而我在迪拜跨年的時候,全球最大商場迪拜mall已看到使用支付寶的折扣宣傳,而在迪拜機場退稅則使用的是微信小程序,瞬間到賬。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雖然不可否認支付寶的先發優勢,但是如今許多支付場景裡,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已經不相上下,而在用戶的使用頻次和用戶習慣上,微信支付在許多人群中已成為主要的支付工具。


我長期做大學生市場,此前還寫過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爭奪高校線下支付場景的文章(搶佔00後支付入口,大學生市場已成為AT必爭之地),也曾簡單做過調研,如今的95後、00大學大學生群體裡,習慣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比例,已經到達2:8,甚至1:9,這已經足以稱為支付寶的危機,畢竟年輕人群的行為代表著未來趨勢。


而在2016年其實支付寶就做過改版,希望成為整合支付、內容與社交的綜合性平臺,在首頁展示更多的信息。但2016年末,支付寶“校園日記”的圈子事件引起輿論關注,支付寶內充斥大量低俗擦邊內容信息,被用戶稱為“支付鴇”,當時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彭蕾緊急道歉,承認錯誤,表示痛心。


2016年這次支付寶社交化的失敗,讓產品開始收縮,迴歸支付本質,首頁信息流也經歷多次改版,呈現的內容信息越來越少,甚至用戶在下拉到支付寶首頁最下方後,會看到一行小字:「我是有底線的」。


但堅持做讓人放心的支付工具,還是能夠承載更多的內容、功能,從而讓產品的使用變得更高頻,成為支付寶的兩難選擇。


由於微信這款極為高頻使用的產品,微信支付的佔有率不斷提升,這更逼著支付寶做出抉擇,而在幾年後,2020年3月,支付寶不得不開啟了這次最大改版。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二)

支付寶VS美團


如果大家更新到新版的支付寶,可以看到其首頁基本已與美團一致,外賣、美食玩樂、酒店住宿、電影演出的本地服務給予了最大流量入口曝光。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2017年12月,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在演講中提到,在2010年美團做戰略規劃時,尋找商業機會使用了“AB分類法“,A:供給履約在線上(騰訊),B:供給履約在線下(阿里)。


而接著美團又對履約在線下的進行區分,發現阿里做的只是實物電商領域,而在另一塊生活服務電商裡則有攜程,但攜程做的只是異地生活服務電商,在本地生活服務電商裡,當時為空白領域,於是美團開始進軍這一領域。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接下來故事,我們則非常熟悉,從團購到外賣,美團一步步影響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再到2018年上市。


2020年3月14日的數據,美團的市值為667億美金,在互聯網公司裡,雖然離前兩名較大差距,但目前也僅排在阿里、騰訊之後,“與其更好,不如不同”成為創業公司與巨頭競爭的經典打法。


而此次7億日活的支付寶“美團化”,無疑對美團是較大的挑戰,在2020年初,阿里宣佈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將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王興在飯否上發了這樣一段話——“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而胡曉明在阿里的花名正好是“孫權”。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王興飯否截圖)


在使用美團產品支付,細心的用戶早已發現,使用支付寶支付被收縮,而騰訊更是有兩個支付入口:微信支付和QQ錢包,雖說美團早期同時拿了騰訊和阿里的投資,但美團與阿里的戰役也早已開啟,更是在阿里收購餓了麼之後白熱化。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目前來看,新版支付寶格局更在美團之上,支付寶的小程序和智聯推薦信息流,均向外部開放,有自己的餓了麼、淘票票、飛豬,也有如攜程、滴滴這類服務接入。而本地生活服務的使用習慣、趨勢就不是分開,而是大一統,新支付寶真的值得拭目以待。


(三)

支付寶的數字基建


上文最開始提到支付寶在原有支付領域節節敗退,轉型似乎是不得不的選擇,而新slogan“生活好,支付寶”更是在直接挑戰美團的使命“讓大家吃的更好,生活的更好”,讓我們覺得值得關注。


回應下本文標題,支付寶此次的大改版,在我看來不是被逼無奈之舉,而是

展望未來商業,梳理內部資源,主動做的新決策——打造數字基建


服務業的數字化,其實一直都在漸進發展,但還是許多商家覺得線下生意還行,尤其是處於不錯地段的商家,接受的比較被動。並且對於傳統服務業態的數字化賦能,需要針對各個極為細分、碎片的領域進行滿足,目前可實現的顆粒度還不夠細。


這次新冠疫情,無疑加速了廣大商家的認知,有人說一場疫情勝過十年市場宣教,2003年的電商如此,當下的服務業數字化升級也將如此,而對於toB商家的維護和賦能,阿里體系一直有較大優勢和經驗。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2017年支付寶上線開放平臺,2018年支付寶小程序上線,目前已吸引170萬+商家入駐,這當屬螞蟻金服做數字新基建的“業務抓手”,很好的助推其打造數字生活開放服務平臺。


我當時也參與過螞蟻的開放平臺大會,作為求職招聘平臺進行接入,而接下來與微信小程序的服務之戰也將正式打響。


本週的首屆⽀付寶合作伙伴⼤會,支付寶宣佈將進入「開放3.0」時代,提出目標,“未來3年,聯合5萬服務商幫助4000萬服務業商家做數字化升級”。這把阿里積累了20年的能力,開始進一步賦能服務業商家,進行數字化轉型,對於廣大商家而言,為一次需要把握的機會。


支付寶最大改版真的是無可奈何嘛?


螞蟻金服的上市傳聞一直不斷,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當下最有價值的非上市公司,螞蟻的估值超過2000億美金,科技賦能生活,也是其的歸宿。


作者孫凌,認證生涯規劃師,專注大學生市場,關注創新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