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大渡崗鄉:冬季作物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近年來,景洪市大渡崗鄉在產業扶貧過程中,積極引導群眾大膽突破傳統思維方式,創新農業生產方法,組織發展訂單農業,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較好地解決了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種什麼、怎麼種、怎麼銷”的難題,逐步走出了一條農業發展的新路子,為脫貧攻堅貧困戶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

景洪市大渡崗鄉:冬季作物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大渡崗鄉大幹壩村委會下曼岔優樂種養殖合作社的蔬菜基地

景洪市大渡崗鄉:冬季作物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村民張立輝正在自家地裡忙著採摘冬季作物姜柄瓜

景洪市大渡崗鄉:冬季作物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張立輝從去年就開始種植冬季作物,也是全家人增加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

大渡崗鄉曼岔地區海拔900米,四周是山林,中間是2000多畝的壩子,土地肥沃,有著非常適合蔬菜種植的小氣候。從2015年開始,大幹壩村積極組織村民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建蓋蔬菜分揀、集散基地,長期種植蔬菜。為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大幹壩村7個村小組208戶村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自發籌資7萬元組織成立了大渡崗鄉下曼岔攸樂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姜柄瓜、辣椒、西紅柿、魔芋等農作物,目前種植面積達1800多畝,預計每年總收入可達800餘萬元。

景洪市大渡崗鄉:冬季作物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景洪市大渡崗鄉:冬季作物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文章摘自西雙版納手機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