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會不會導致汽車降價?

靈山十大優秀青年


會有一定的影響的,因為買車畢竟也是一件大事,現在因為疫情進店客戶很少,廠家為了促銷吸引客戶,會在價格方面有一定下調來引流客戶到店看車。


龍鳳胎寶爸


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都挺大,當然整個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影響,降價是有可能的~~~

首先我們來講講汽車的普及率,看看城市的擁堵情況,看看晚上週末小區車庫的車輛,節假日景區的車庫,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車,說明這個普及率槓槓的,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車,包括農村都普及了,沒房的人都有一輛車

其次整個汽車產業發展了這麼多年,無論技術還是成本運營還是市場營銷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造成各大車企在前幾年瘋狂增資擴產,使得產量無限的增大,最近幾年逐步顯現了出來好多汽車已經賣不動車了,甚至部分車企破產!

下面列舉部分破產車企:

1.哈飛汽車

哈飛成立於2006,一款哈飛路寶承載太多人的回憶,作為最廉價國民家轎的代表,他給了國人一個擁有家轎的機會,最終沒有技術注入和資金支持,只能被遺憾的被淘汰了。

2.廣汽吉奧

廣汽吉奧成立於2003年9月27日,廣汽吉奧的成立,首開了國企民企合作的先河。按照合資規劃,公司將累計投資60億元,最終形成50萬輛整車生產規模的汽車製造企業。作為廣汽旗下子品牌,廣汽的定位一直不明朗,這個創立於2010年的戰略合作品牌,由廣汽和吉奧合資成立,由於定位失誤和管理問題,這個品牌很快的就被邊緣化,就在去年還風風火火的上市了一款GX6,硬朗的外形深受消費者喜愛,卻一夜之間宣佈停產,苦了消費者和經銷商。

3.北汽三菱

2004年,作為克萊斯勒合作伙伴,三菱藉助北京JEEP登陸中國市場。其推出的歐藍德上市僅8個月,銷量便超過1.2萬輛,這也使其迅速上位。後來,由於北汽戰略調整,北京奔馳成為發展重點,克萊斯勒的合作伙伴地位逐步下降,最終導致三菱品牌也逐漸停產,北汽三菱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4.上海華普

上海華普曾經是吉利為提升品牌,打造更高端的車型而推出的品牌,後來,隨著吉利在多個基地推出諸如遠景、金剛等幾個吉利的中級車型後,實現了企業內部“老三樣”到“新三樣”的升級後,華普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

華普,一個戰略失敗的車企,和吉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最後吉利強大了,華普被吉利收購更名為英倫汽車,在吉利3.0時代又將英倫品牌砍掉,華普的一生實在是坎坷。華普品牌逐漸被淡化,直至最後直接退出了歷史舞臺。

5.長江牌吉普

第一輛65馬力的長江牌46型0.5噸級的越野吉普車於1958年5月面世,這也是新中國最早生產的小汽車。1959年,長江牌46型吉普車參加了國慶10週年的閱兵。

在那一年的閱兵大典上,“長江牌”46型吉普車出現在了閱兵隊伍中,引起關注。由於技術落後,長江牌吉普車是重慶長安廠的工人根據一輛美國吉普手工仿製出來的。

6.上海牌轎車

上海牌轎車的原型車來自一輛奔馳220S。當時上海最有實力的幾十個工業企業對這輛車進行了細緻而零碎的“活體解剖”,研究其技術,一年不到的時間,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了第一輛小轎車,命名為“鳳凰”。“鳳凰”與當時一汽的“東風”轎車南北呼應,龍鳳呈祥。

7.北京二汽

北京二汽130卡車的的出現有一個淵源,由於當時北京不能馬車進城,黃土不露天,還有就是路橋要立交。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才有了這輛BJ130型2噸輕型載貨汽車出廠。後來北二汽無私的為其他汽車廠提供了全套圖紙,使得這輛車在全國的總銷量達到了50萬輛。

中國汽車市場在未來的幾年裡,競爭將會越發激烈,再加上這次全球疫情到時,又不知會有多少車企被擠出這個舞臺,又會有多少車企,一直笑到最後,所以汽車價格肯定是會降的,但是也不會降價甩賣只是相對的而已,不要期望有大幅度的價格降下來,車企房企還有國家調控這一關,之所以才有破產也不會有白菜價一說


J信Y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覺得汽車不會降價。這次疫情對各行各業影響非常大,特別是中小企業,個體戶。也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集體在家裡閉關修煉,只花錢不掙錢,令人叫苦不迭。肯定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慾望,但是無法阻擋汽車發燒友的購車慾望,該買車的還有按照計劃入手,不想買的沒有疫情也不會買。往年這個季節正是車展火熱的時間,今年車市突然遇冷,車企及銷售公司肯定會出臺更多優惠政策促銷,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降低首付比例,多送贈品,增加服務項目等,整體車價不會降低。

現在各企業現金流都不多,有的已經斷了,汽車企業及銷售公司也沒有餘糧啊,需要加足馬力摟錢。眾所周知,汽車銷售利潤越來越低,價格可降空間不大,越是困難的時候降價肯定不是最好的辦法,人們潛意識裡低價等於低質,可能會雪上加霜。






泉城老徐


此次疫情後,或將有多家車企被淘汰。行業人士認為,疫情加快了汽車行業探底步伐,也加快了落後車企的淘汰速度,縮短了汽車產業週期調整的時間。同時危中有機,疫情也加快了車企轉型升級及兼併重組。

疫情持續影響及市場巨大壓力大,多家大型車企陷入“降薪”風波,而部分困難車企則可能面臨長期停產化,高管員工不得不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根據一份內部文件顯示,江鈴控股有限公司即日所有員工的收入全面下調。






捷達vS5車


應該不會,現在汽車廠家給經銷商的利潤都比較少了,加上現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經銷商這一層面又放了一部份利潤,實際上給經銷商的利潤用來放價的空間不限了。加上經銷商要給員工發工資(現在五險國家管控越來越嚴,現在都要交五險,平均每個人每月至少要多付1200元左右),交房租(銷量和利潤沒有增長,而房租也一直在遞增,房東只管收租子),所以汽車降價可能性不大。


汽車旅行黔線


汽車降價主要是看整個經濟的狀況怎麼樣,如果老百姓手裡都沒錢去消費了,汽車肯定是賣不動,那麼肯定會帶動連鎖反應,車子一定會降價賣。只有這種手段才可以吸引消費者消費的熱情。所以會不會降價我覺得最主要是看我們的經濟的情況而定。當然跟我們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小東物流貨運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個國家不斷蔓延,全球將近10萬確診病例,其傳染範圍仍在持續擴大。面對疫情帶來的石油需求銳減,油價一跌再跌,業內寄希望於這兩日在召開的OPEC+大會能傳來利好消息,然而,結果並未如預期所料。\r

3月6日,在維也納舉行的OPEC+大會上,俄羅斯並未同意OPEC提出的進一步減產計劃,導致“OPEC+”未能就減產協議達成共識,國際油價當天暴跌逾10%,至多年低點。\r

截至當日收盤,WTI收於41.28美元,跌4.62美元, 跌幅10.07%;布倫特價格收於45.27美元,跌4.72美元,跌幅9.44%\r

原油市場前景不容樂觀,那麼,這場疫情究竟給石油行業造成怎樣的衝擊?回顧梳理近期多家海外行業媒體、專業機構的數據和信息,我們可以窺見當下的疫情已經對各產油國造成的影響,以及各國採取的應對舉措。


鄧強


不會的。因為疫情,主機廠都是不同程度的減產甚至停工,主機廠沒有給經銷商壓力,經銷商沒有庫存,他還怕什麼?肯定是回收優惠,人多肉少,怎麼可能降價。有的主機廠還承諾經銷商,不會因為指標扣押返點,這下經銷商又沒有資金壓力了。疫情期間,全國的4S店都有任務,就是各大平臺直播賣車,等疫情結束,肯定會有憋不住的人買的,不管有沒有優惠!所以,這幾個月都不會有大的優惠,不管哪個品牌!


嘯傲江湖丿


受疫情過影響,車價到底是跌還是漲?最近這個話題引起了消費者,包括領域專家和學者的討論。公有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會是怎樣的情況?

遇冷後的熱市場,是促銷的好時機

疫情過後的市場需求普遍看漲。這個既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其實也是一種普通消費者的心理現象。首先從大市場環境來看,2020年受季度的銷量大幅度下滑已成定局,冷清的市場必然需要優惠來刺激消費。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環比去年12月環比上升6.3%,達到62.7%,已經超過預存警戒線。這也就意味著截止至1月,全國各經銷商的庫存車輛還有不少積壓在庫,而第一季度的市場繼續保持低迷狀態,庫存車的積壓也將持續一段時間。超過三個月或半年以上的庫存上也難賣出一個好價錢。

這就給了疫情過後的市場一個相對理想的反彈空間,經銷商有可能將不約而同的採取讓利促銷的方式迅速回籠在新年以及疫情影響期間所喪失的現金流,此外,為了給2020年的新品讓路,庫存車的清倉或許也會讓部分產出時間在半年以內的車型的終端價格有一個可觀的下降空間。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17年前同樣有一場舉世震驚的疫情影響,在不可抗力的影響因素結束以後,拉動內需是提振經濟效應的一項重要手段,放在購買力已經遠超17年前的2020年,疫情後續的市場反彈將會讓各級汽車經銷商憋足了勁頭。

受挫後的低產能,卻是抑制價格最大因素

但凡事都需要看到兩面性。本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打擊維度無疑是多元化的,汽車產業的停工停產,供應鏈的停工停產的影響其實也會影響到汽車的終端售價,但這個影響更多的是本身意圖在2020年正式上市的全新車型、年度革新款型,以及交付時間較長的新勢力新能源汽車等等這類比較新的產品,所以在疫情影響過後,並不是全部車型都會進行降價。

針對某些尚且在產,或是本身車型較為熱門,但無奈產量較低的車型,將有可能還是維持原價或者因為供應商的復工時間不一致甚至有可能出現加價行為。而大產能佈局規模較大的汽車品牌,則將可能有更多的產品資本去應對市場的波動,而無需因為產能瓶頸來控制終端價格。

基本會優惠:德系、美系、自主

德系以大眾為主,美系以通用為首,這兩個品牌其實本身在新品佈局的方式上就非常相似,以不低的指導價格入市,但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就有較大的市場優惠,這其實跟這兩個大集團在中國的產業佈局規模龐大有著密切的關係。

以上汽集團為例,光是旗下的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集團,上汽自身的自主品牌(MG和榮威),上汽通用五菱(五菱和寶駿)四大產品陣營,僅僅是上汽大眾,在安亭基地三座在產工廠,便有80萬輛/年的產能,今年投產的MEB純電動生產工廠年產規模也高達30萬輛;

加之寧波基地的70萬輛/年,長沙和儀徵基地各30萬輛左右的年產能、南京的36萬輛/年等等,一年200多萬輛甚至接近300萬輛的年產能,在未來市場正常運轉恢復之後,預計將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元氣;而上汽通用在上海浦東、山東煙臺、遼寧瀋陽、湖北武漢等地都具有生產基地,總產能同樣超過200萬輛,上汽MG、榮威年產能合計80萬輛左右,上汽通用五菱的年產能在300萬輛左右。

產能高的廠商意味著有每款細分車型都有不低的供應數量,在疫情過後的市場反彈期,預計市場讓利幅度也會更大,畢竟他們旗下還有眾多經銷商需要對資金進行回攏,用終端讓利的辦法是最為直接簡單的舉措。

微跌或維穩:日系

日系品牌在平常時候的價格本身就會比較堅挺,特別是熱銷車型,例如豐田的凱美瑞,漢蘭達,本田的冠道,雅閣等等,這類車型即使是有優惠,優惠幅度也比不上動輒砍兩三萬的大眾那般可觀。

其實這就是受限於他們的產能,以廣汽豐田為例,在2020年,全新的一條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將正式投產(一期),年產能達到40萬輛(二期總和,二期將在2022年投產),但加上此前的三條生產線,一共的年產能才100萬輛,雖然百萬輛的產能規模已然不小,但跟通用和大眾相比,還是有些難以匹敵,這也就是為什麼豐田價格一直比較堅挺的原因之一。

所以儘管疫情過去,在工業恢復期當中,產能普遍較低的日系品牌價格預計變化不大,但不乏會有部分車型因為市場需求而進行讓利的調整,畢竟在此次疫情過後,購車需求或許會迎來一波上漲。當然,這次上漲只能是銷量回暖,要想大幅度上漲,除非政府和企業的優惠力度足夠誘惑(廣州就已出臺政策補貼消費者),十幾萬的車是銷量的大頭,而這部分人群受經濟的影響也較大,經濟狀況不好,可支配資金不足無法用於購置車輛。

可能看漲:進口車型

新冠肺炎被定性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對國際貿易有負面影響,雖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明面上公佈要對中國的國際貿易進行封鎖,但預計成本的上漲將是必然,而貿易成本影響較大的純進口車型,行情或許將會看漲。

普遍下跌,不排除部分上漲的可能。這句話看上去似乎是一句廢話,但事實情況也許就是如此,雖然同樣都是汽車,但是決定汽車價格的因素除了市場的供需關係之外,還受到品牌,產能,地域,甚至是政策等等方面的多維度影響,受疫情影響,2020年車價下跌的可能性較大,但對於小產能的品牌而言,由於生產成本的瓶頸,或許不會有想象中的大幅度優惠。


時針相擁分針


在最近這段時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疫情對於車企和汽車市場的影響也是不少的,像是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大眾、豐田等等的車企都向湖北伸出了援助之手,這也讓我們費非常的感動。當然,除了車企的捐款之外,這次疫情對車市的影響還有著很多很多。

第1季度汽車銷量或出現大幅度下滑

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因為有著新年和疫情的影響,汽車的銷量勢必會出現不小的下滑,尤其是在1月份和2月份下滑的幅度更將尤為明顯,在疫情當中絕大多數的4S店都處於暫停營業的狀態,而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也都宅在了家裡,雖然有一些品牌和4S店仍舊通過網絡平臺預售出了一些車子,但是對於大家來說買車仍舊是一件大事,很多人還是想要去店裡親自看車試駕的。

這些原因加在一起也就導致了今年第1季度的汽車銷量出現下滑,不過我們也都知道觸底反彈這個名詞,在第2季度我國的汽車銷量大概率回出現大幅度的銷量增幅,畢竟想買車的人還是不少的,在疫情過去之後這部分人勢必也回重新迴歸市場。另外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一部分人也會選擇捨棄公共交通而選擇開車,想要開車也必須要有車可開才可以,汽車的銷量隨之也就有所上升了。

三線品牌被淘汰的速度將加快

本身現在的汽車市場就處於寒冬當中,各家車企的日子已經不是多麼好過了,尤其是很多的3線品牌更是危機四伏。而在疫情的影響下部分車企還不得不選擇停止生產,在加上4S店的暫時歇業,車子也就出現了更加賣不出去的局勢,而車子賣不出去車企就取得不到收益,這對於眾多的3線品牌也是極大的威脅。

另外還有很多3線品牌雖然自己已經虧損了很多很多,但是在疫情到來之時它們還是選擇了大量捐款捐車,這也會對這些品牌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這樣的選擇還是值得我們為其豎起大拇指的。

疫情結束後汽車的價格或將下降

正如上文所述,在疫情結束之後汽車市場或將迎來一次銷量“爆發”,而這也就會讓汽車市場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家車企都想要保住自己的銷量,車企和4S店為了完成這一目標也會使出各種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品牌競爭力,而在其中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降價了。而且還有一部分車子在疫情期間會成為庫存車,為了清庫存車企和4S店也會給出一定的價格讓步。

這件事情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畢竟我們在買車之時的預算相對來說大都比較有限,當今的市場上我們可以選擇的車型又是多之又多的,哪一款車的價格低我們也就有更大的概率去選擇它了。而且汽車價格的進一步下放也會讓3線品牌面對的危機更加嚴峻。

車企在疫情過後又該怎麼做?

在疫情過後汽車市場終於有了“暫時破冰”的可能性,這對於廣大車企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說一款車型的綜合實力夠強勁,價格足夠的親民,那麼屬於這款車型的市場必然也是廣袤的。但是反之如果一款車型的實力不足價格還不低,那麼它的銷量勢必也會大打折扣。所以說對於車企來說在疫情過後更是應該加強自己的實力才可以。

另外對於車企來說這也是一個推出新功能的機會,像是當今的汽車市場上就已經有部分車型擁有了清除病毒打造清潔車廂的功能,這樣的車型在今後的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有著一定的增加。

這次的疫情對於我們來說是一次突如其來的挑戰,而在我們遇到挑戰之時也應該積極的面對挑戰迎接挑戰。最後也希望疫情能夠儘快的結束,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