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負空間”是什麼意思?

沒有空間嗎?

空間和父子情是怎麼被連接的?

當朋友第101次推薦我看《負空間》這部短片時,我腦子裡充斥的是上面這些問題,直到我在某次等餐的空閒看完它,才明白:負空間,就是物品與物品之間的空隙,短片裡具體指行李箱內多餘的空間,沒什麼不好理解的。

讓我驚豔的是,導演用“負空間”來隱喻父子情,講述了一對通過打包行李維繫父子感情的親情故事,人物造型粗糙但道具精細,畫風質樸但情感飽滿,尤其是那低沉的男中音旁白,每一句都出現的恰到好處,配合畫面,一步步將短片推向高潮,內容澀中帶甜,韻味悠長。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短片是由導演Max Porter和Ru Kuwahata共同執導,靈感來自Ron Koertge的同名散文詩,這首詩在Facebook上被大量點擊,文字通俗、幽默,結尾引人深思。

把詩歌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是兩位導演看了這首詩當下就決定的事,但是為了摒棄動畫效果文字化、保證動畫情感朦朧化、實現動畫主題深刻化,他們整整花費了兩年的時間。

今天,我們就從風格改編、內容改編、主題改編三個角度,解析《負空間》是如何從一首凝練雋永的小詩改編為觀眾叫好的奧斯卡提名短片。

一、風格改編:沿襲詩意風格,情感朦朧化

動畫作為一種多元化藝術影像,以風格獨特區別於影視劇,無論是人物材質、畫面色彩還是情感表達都有其自身獨有的呈現方式。

《負空間》這部動畫在做到上面這些的基礎上,保留詩歌內核,力求通過人物表情、敘事旁白、背景設置三個方面為短片營造出詩意化風格。

1.用面部的模糊暗示心靈的傷痕

短片是以黏土人偶為材質的定格動畫,導演之所以這麼選,是考慮到詩歌整體的現實基調是悲涼的,男主在奔赴父親葬禮的路上開啟了對過去的回憶,為了顯露他難過的心境,人偶造型追求粗糙感。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我們只能看到主人公的外貌特徵、行為動作,而細微的表情難以辨清。同時,人物外在的模糊、粗糙和行李逼真的摺痕、紋路形成明顯的對比,更能凸顯主人公痛失親人的心靈創傷。

這是黏土人偶動畫的特色,一來帶給觀眾新鮮感和親切感,二來可以從側面展現詩歌意境的朦朧美。

2.用旁白的剋制平衡情感的悲喜

短片沒有對話,運用環境音響寫實,讓詩句旁白貫穿始終,與內容遙相呼應。

在我的印象中,經典的動畫短片,都是無聲的,旁白的出現會破壞短片氣氛,比如今年的奧斯卡提名短片《妹妹》,就因為使用旁白遭影迷瘋狂吐槽,豆瓣評分一路下跌。

《負空間》反其道而行,用詩句做旁白,除了體現對原詩歌的尊重,更是出於短片內容的需要。用“空間”闡述父子情,聽起來就很抽象,輔以旁白做解,可以將詩歌的情感自然地從畫面上表現出來,有畫龍點睛之效。

而且,導演在詩歌朗讀的安排上有意剋制情感,觀眾從始至終沒有聽出男主因為父親的離世而傷心,只是覺得平靜中帶了點傷感。

短片內容是現實和回憶兩條線穿插進行,現實的情感是“悲”,回憶的情感是“樂”,導演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處理旁白,調節了“樂”與“悲”之間的情感平衡,安靜平和的語調,又像是在男主“傷心”與“思念”的情感上蒙了一層紗,營造出短片整體基調上的朦朧感。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3.用背景的淡化營造氣氛的朦朧

除了角色造型模糊化,《負空間》在場景設計上也遵循了這一原則,短片中大量使用全景鏡頭,拉開觀眾和人物的距離,避免觀眾過渡沉浸在短片或悲切或歡樂的氣氛中,全程以旁觀者的視角探查深藏在短片內層的情感意蘊,客觀而不失溫情。

比如,男主回憶兒時的畫面時,房間內的陳設以簡潔為主,同一全景鏡頭下,作為背景出現的牆壁,景深十分淺,只看得出是褐色和白色相間而已。但是,作為前景出現的人物和道具,則輪廓清晰,動作逼真。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模糊的背景是在暗示觀眾,男主對兒時所在的環境只有朦朧的記憶,清晰的前景,又說明他對當時和爸爸互動的細節歷歷在目。

這種情況在現實的場景裡並沒有出現。

導演用裝飾的模糊和細節的清晰突顯這一反差,符合回憶場景的朦朧設定,觀眾不經意間就體會到父親在男主心中的分量——過去的一切都很模糊了,但是我記得,你陪我時我們開心的模樣。

這樣的場景設定,不過多地刻畫細節,只突顯最重要的幾個動作,用淡化的背景傳達出了詩意的朦朧。

二、內容改編:設定大膽創新,情節豐富化

得知《負空間》改編自一首詩歌后,我曾第一時間找到原詩品讀,過後發現詩歌很有特色沒錯,但是遠遠不如短片那麼讓人慾罷不能,看了又看。

這裡面除了畫面俱佳帶來的沉浸式體驗,還離不開導演在內容上的大膽擴充,以及動畫設定方面的持續創新。

  • 首先,在詩歌中故事發生的時間上做季節區隔,用冷暖色調貼合人物內心

原本的詩歌中,並沒有提及故事發生在哪個季節,但是短片一開始,我們就看到男主打包好行李,穿著大衣,圍上圍巾,走出家門,而門外,天氣陰沉,雪花飄飄。

很顯然,導演將詩歌改編為動畫後,把故事設定在冬季了,這和男主即將參加父親葬禮的悲傷基調相吻合,觀眾可以很快入戲。

短片中,從屋內的地板、桌椅、牆壁及床鋪到屋外的車倆、馬路,再到葬禮現場的佈置,色彩選用都是大塊的藍灰色和白色,給人一種沉重、淒涼的感覺。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隨著汽車的行進,男主開始回憶過去,畫面背景從冷色調轉為暖色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褐色與白色相間的背景牆,接著是男主小時候穿著短袖短褲的樣子,回憶部分是和暖色調一脈相承的夏季,暗示男主那時候和父親相處愉快。

用冷暖色調將冬季和夏季區隔開,將現實和回憶自如切換,觀眾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有了暫時的停頓,無形中豐富了內容,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了主人公內心的情感。

  • 其次,在詩歌中涉及事件的基礎上做內容擴充,豐富細節,給觀眾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間

古語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詩者,吟詠性情也。”作為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優秀詩歌往往以凝練的語言,豐富的情感著稱。

但是,用動畫的形式表現詩歌內容,就需要把抽象場景具體化,簡練內容細節化。

比如:“小男孩在衣物的海洋中暢遊”這一場景,在原本的詩句中根本沒有提及,作者只說了一句:“He puts me into the suitcase ”。讀者在朗讀詩歌時,聯繫前後語境,也許能體會到主人公心情的愉悅,但是,要在短片畫面中體現這一點很不容易。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負空間》的兩位導演腦洞非凡,想到了讓“孩童在行李的海洋中遨遊”的畫面,以此暗示男主年幼時和父親相處的快樂時光。

運用童話般的轉場手法,將人物內心的愉悅用畫面切換出來,是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創意。

另外,男孩和父親親密互動後,父親離開,為了表現男孩的不捨,導演又在詩歌之外,設計了一個男孩在窗口目送父親離去的畫面,意味深長。

還有最後一幕,男主參加完葬禮,說了一句:“The funeral was terrible.”單純看詩句,我們想象不到葬禮糟糕的程度,導演體察到觀眾的心思,匠心獨運,在畫面中呈現出弔唁賓客默哀、走動、哭泣以及吃東西的幾個細節,觀眾立刻感同身受。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詩歌講究意境,動畫展現細節,從詩歌到動畫短片,這些細節不但豐富了內容,還讓一個個動畫場景自然銜接,連貫流暢, 觀眾不自覺地沉浸其中,感悟人物情感流動,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三、主題改編:細節引發熱議,主題層次化

在原本的詩歌內容中,我們根據點題句:

“Some guys bond with their dads shooting hoops or talking about Chevrolets. We did it over luggage. ”

只能讀出“兒子和父親依靠打包行李維繫情感”這一個主題,但是在導演改編後的動畫短片裡,對主題的理解引發熱烈討論,主題解讀呈現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層次化。

1.表層:父親長期“缺位”,父子關係冷漠疏離

“短片裡的孩子好可憐,父親一年四季不在家,這不是喪偶式育兒嗎?”

“原詩表達的是愛意,短片裡更多是疏離和苦澀。”

“很喜歡《負空間》,但絕不是被“父子情”感動。恰恰相反,我從中看到的,是冷漠與疏離。”

這是我在辦公室推薦短片後,同事給我的回覆。

對於這種理解,起初我是鄙夷的,認為這種觀影認識太膚淺,後來想通了,好的短片大都風格獨特、內涵豐富,"1000個觀眾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實屬正常。

而且,每個人對親情的認識,或多或少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像我同事,他爸爸是我們當地有名的私企老總,他說自己從小到大,很少見到爸爸,現在成年了,兩人也沒什麼好說的,長期不交流的隔閡,讓他們相處起來像陌生人。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短片中人物面貌的模糊處理,是暗示人們把重心放在人物動作和詩句旁白上,這是粘土人偶動畫的一大特色,但是,難免有觀眾受影視劇影響,傾向於通過人物表情觀照內心,看見人物從頭到尾面無表情,就在第一時間給這對父子關係打上了“疏離”的標籤。

結尾處,男主對著父親的棺材說:“看看那浪費的空間”。得出“父子關係不好”理解的觀眾,認為這是一種諷刺,父親死了,兒子應該難過才是,但是他只記得父親整理行李時填滿空間的做法,挖苦父親這一刻做不到為出差填滿行李空間了,這是兒子內心對父親“缺位”的埋怨,也是對父親疏於陪伴兒子的控訴,同時揭示出這種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成年後情感走偏,內心空虛。

2.中層:父親和兒子親密互動,父子關係和諧

“有些父子通過打籃球或聊汽車增進感情,而我們,通過收拾行李。”

《負空間》原詩中這一句是“詩眼”,旨在告訴讀者這一對父子關係的特別,他們的父子情藏在衣物的褶皺裡、行李箱的角落裡、回憶的深海里。

短片承接了這一主旨,在動畫場景上前有鋪墊,後有推進,結尾還做了昇華。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鋪墊的場景,就是父親在打包行李時把孩子放進行李箱,孩子在衣物的海洋裡歡快遊玩,這是父親對孩子愛的寵溺,也流露出他對兒子的不捨,希望把他裝進行李箱常常帶在身邊。

推進的場景,是漸漸長大的兒子,開始幫助父親收拾行李,這是兒子在關心忙碌出差的父親,父親在出差地打開行李箱的一剎那,也想到了兒子的貼心,第一時間給他發短信:“完美”,這是讚揚、是鼓勵,也是感謝。他們雖然身處異地,空間上的距離很遙遠,但兩顆心是貼近的。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而結尾的那一句:“看看那浪費的空間”,猝不及防地直擊人心,這哪裡是“浪費”的空間?分明是父子之間天人永隔的情感空白,除了無盡的不捨和思念,又有什麼能填充得了這些空間呢?短短几個字,把短片推向高潮,觀眾在淚目中體會到了兒子對父親極致的思念。

“父母是潮水,當他們在這世上退去後,我們的孤獨像岩石一樣露出來。” 導演只用三個場景,就把父親對兒子的陪伴,兒子對父親的惦念表現的淋漓盡致。

3.深層:父親教會兒子技能,兒子關愛父親,父子關係共贏

豆瓣網友說:“或許你的父親沒有教過你整理、摺疊衣服,但一定教過你別的事情。”

如果說,“父親缺位”是最直觀的理解,“父子之間用行李箱維繫感情”是更進一步的理解,那麼上面這句話就是對《負空間》短片最深層次的理解。

父親對孩子的陪伴次數屈指可數,在短片中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疏於陪伴,不等於沒有陪伴。如果這種陪伴讓孩子記憶猶新,還能讓他有所成長,它就是最有價值的陪伴,是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男主在開篇就說:“我爸教會我收拾行李”,接著用一分多鐘的時間,展示了一幕教科書級別的打包行李操作指南,觀眾直呼get到了新技能,這從側面告訴我們,父親對兒子不但有陪伴,還有言傳身教。

學會這一技能的兒子,很快就用它來幫助父親,理論轉化為實踐,男主還未成年時,他就懂得了回饋父愛,沒有得到愛,又何來回饋?這是導演再一次暗示我們男主對父親的感情。

等到男主成年後,也開啟了打包行李模式,這是父親教給他的生活技能,打包行李的過程是在學會合理利用空間,也可以無形中節省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同時,父親對兒子的技能還有檢驗和反饋,他發出“完美”兩個字的短信對男主有特別的意義,那是父親對兒子能力的肯定,奠定了他今後在社會中打拼的“自信”基石。

結尾那一句旁白:“看看那浪費的空間”,從父親對孩子的教導這個層次可以理解為,這是男主在父親逝去後從心底對他發出的呼喚:“你一直在教我怎麼利用空間,現在你躺在這裡,這麼多浪費的空間,你教教我怎麼做?”

這是一個孩子對父親精神上的依賴,他不管長到多大,在父親那裡永遠都是孩子,父親一直以生活導師和精神導師的身份教育他,現在父親離去了,他茫然無措,一句看似荒謬的旁白裡,有兒子對父親的不捨,也有父親對兒子生活和精神上的傳承。

《負空間》:從詩歌到動畫,這部奧斯卡提名短片何以改編成功?

結語:

《負空間》原詩用大約150個字,把父子之間微妙的情感融入到抽象的“負空間”概念中,簡短精緻,回味悠長。

改編後的短片也僅僅5分多鐘,但是,導演沿襲了詩意化風格,擴展了詩歌內容,還在主題上體現出有層次感的豐富意蘊,這種文學視覺化的創意,時空轉換流暢不突兀,旁白訴說深情不煽情,想象瑰麗不浮誇,情感沉重又輕盈,帶給觀眾獨特的藝術觀賞體驗。

無論是詩歌、還是動畫,《負空間》裡沒有一個愛字,兒子和父親之間甚至沒有一個擁抱,但是觀眾在詩意旁白的字裡行間感受到,這是一首關於親情的讚歌,在簡潔流暢的畫面中體會到,這是一段兒子對父親愛的回憶,是一部頌揚特別親子關係的哲理短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