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逆行為何戰——銅仁衛健系統抗疫工作紀實七

為何逆行為何戰——銅仁衛健系統抗疫工作紀實七

抗擊疫情,勝利的力量正在匯聚。當新冠疫情持續升級,當湖北的數據日益惡化,當武漢人民深陷病毒樊籠,舉國上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荊楚大地,那裡讓我們揪心!越是艱難險阻,愈加眾志成城,黨中央發出支援武漢、支援湖北的號令,南方、北方,四面八方的白衣天使迅速集結、星夜馳援,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打敗新冠病毒,迎接春暖花開!

號角聲聲戰江城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征戰號角響起,黔東大地,一個個白衣戰士聞令而動、向險而行,奔向武漢、奔向鄂州,以最快的速度挺進江城。

1月27日,由市人民醫院6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銅仁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星夜赴鄂。

......

2月22日,21名銅仁醫護人員集結貴陽,參加貴州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出征儀式,馳援湖北鄂州。

为何逆行为何战——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七

戰況愈烈,隊伍愈壯。截至目前,124名醫銅仁務工作者夜以繼日戰鬥在援鄂前線,貢獻著不凡的“銅醫力量”。

無懼生死,不計代價。“我們面對都是病情相對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有天剛好我和另外兩個醫生值班,有位63歲的病人肺部感染很重,氧飽和度不穩定,一直上呼吸機治療,我們堅守崗位近九個小時,竭盡所能緊急救治,最終讓病人挺過來,贏得了接受膜肺支持治療的時間。”回憶起這天驚心動魄的戰鬥,銅仁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麻長林心裡感到十分欣慰。

“終於,到了期待又關鍵的時刻--脫防護服。每一個步驟都很慢、很嚴謹,還好領導專門安排了院感老師,實行人盯人的穿脫模式,減少我們暴露的可能。脫下防護口罩的那一刻,感覺能自由的呼吸真的很幸福。”援鄂第九天,玉屏中醫院肛腸科的護師楊桂平上了第一個晚班。為患者測量體溫、脈搏、血氧飽和度,發放口服藥、早餐、口罩,寫完護理記錄後楊桂平的護目鏡起了霧。僅靠著一個小洞的視線,寫完交班記錄,並與下一班進行交接。

曾志白衣救扶傷,曾誓愈險愈擔當。為患者做CRRT、高流量吸氧、無創通氣……在鄂州市中心醫院的一間臨時組建的ICU病房裡,石阡縣人民醫院的護士何永神經緊繃。儘管一個病房只有八張床位,但病床上躺著的都是些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一刻也不能離人,同時搶救多個病人的場景時常出現,加之這裡很多操作都是有創操作,氣溶膠產生幾率大,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遠大於其他科室。而作為ICU護理組裡唯一的男護士,何永除了日常護理工作,還主動承擔起了搬呼吸機、鋼瓶等重活累活。

“我們可能收不到病人的肯定和感謝信;我們可能面對更多的問題是死亡;我們可能會留下很多的唏噓和遺憾。但是,守好這最後一道關口是我們註定的責任,這裡是真正的戰場!”在鄂州市中心醫院的RICU裡,護士長的戰前動員讓銅仁市人民醫院的楊萌萌感覺到了從未遇到過的戰鬥氣息......輸液、抽血、吸痰、鼻飼、處理大小便、協助醫生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以及撫慰清醒的患者,以前簡單的操作,此時卻風險重重,再加上防護服和護目鏡的干擾,操作難度大大增加。

戰鬥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裡。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2月22日,銅仁市人民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迅速成立,臨時黨支部書記任洋帶領大家重溫了入黨誓詞;院黨委委員、院長石華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會議並向全體黨員提出了要求:“作為黨員,我們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圓滿完成援鄂任務。”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他們不向病毒示弱,不向困難服輸,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著一身“白衣戰袍”,從普通人化身為衝鋒在前的戰士。雖然看不清他們的臉龐,但那一雙雙溫柔而堅定的眼睛,銘刻在歷史的長河畫卷中,烙下了世代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記。

为何逆行为何战——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七

後顧無憂護我行

勇士逆行不孤單,父老鄉親守後方。當仁城勇士長驅千里、飲馬長江,銅仁人民將惦念與牽掛匯成萬千祝福,祈福勇士們平安歸來!大後方將關心與支持化成實際行動,全力解除前方將士後顧之憂。

讓勇士們安心在前線工作,最實際的表達就是做好後勤保障。“前線物資緊缺,隊員們需要準備什麼?如何做好防護?務必要提前作好充分準備!”市委書記陳昌旭反覆強調。2月4日,他親自部署為赴鄂醫務人員送去生活必需品,當天深夜,第一、第二批援鄂醫務人員17人份的17大包生活物資迅速購買並緊急送到隊員手中;之後,他又多次指示要為援鄂醫務人員準備充足生活用品和防護物資;2月28日,陳昌旭書記親自打電話給支援武漢和支援鄂州的銅仁醫療隊領隊石華和李陳,關心和慰問援鄂醫療隊駐鄂州隊員,叮囑他們要保護好自己和所有隊員。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關懷關愛落地有聲。2月27日,市委辦、市政府辦下發《關於做好關愛一線醫務人員工作生活的通知》,經濟待遇、聯絡服務、職稱評聘、健康關愛、人文關懷等12條激勵保障措施重磅出臺。2月28日,銅仁市衛生健康局下發《關於印發支持援鄂援省醫務人員工作生活實施方案的通知》,建立分類幫扶臺賬,落實“一對一”志願服務,開展關懷慰問活動,努力為援鄂援省醫務人員家庭化解後顧之憂。市衛健局局長楊維權時常打電話和發微信瞭解前線情況,親自調度醫用外科口罩6000個,醫用外科手套7500雙快遞到武漢、鄂州供銅仁隊員使用。

“不解決援鄂醫務人員的後勤物資我睡不著,他們在前方拼命,我們的後勤保障必須跟上。”防護用的、吃的、穿的……一樣不能落下;旅行箱裡有防護用品、電熱毯,旅行包裡是剃鬚刀、洗漱用品,紙箱裡有煮雞蛋、方便麵、老乾媽、火腿腸、榨菜……一聲一聲叮嚀。石阡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波深知後勤服務對前方戰士安全的重要性。

寒風凜冽送君去,春暖花開盼安歸。每個派出人員所在醫院都把後勤保障當成頭等大事,援鄂醫務人員出征前夕,醫院負責物資保障的同志馬不停蹄準備物資。重症科、院感科、呼吸科,最棒的戰士送往前線;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最好的裝備塞進行囊;抗病毒藥物、免疫球蛋白、中藥香包、胸腺肽,最細緻的防範為你護航;折耳根、防風外套、成人紙尿褲,最貼心的安排溫暖心房……

你們守護生命,我們守護你們。各級各部門全力幫助援鄂隊員及家人解決實際困難。玉屏縣實行縣委常委“一對一”關心關愛援鄂醫務人員及家屬聯絡服務機制;萬山區由組織部牽頭,通過電話溝通、短信聯絡、微信聊天、專訪家屬等方式與援鄂醫務人員及家屬保持密切聯繫;石阡縣電信、聯通、移動公司免去疫情期間援鄂人員及家屬所有通訊費用;各區縣衛生健康局全面建立“一對一”聯絡服務關懷機制,明確一名科級幹部和一名工作人員聯繫一名援鄂援省醫護人員及家庭。

“你們要照顧好自己、安心生活,當好前線醫務人員的堅實後盾,等待戰士們平安歸來,家裡有什麼困難,隨時給我們講,我們會全力解決。”2月20日,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成員、市計生協會執行副會長王慧英走訪慰問援鄂援省一線醫護人員家屬;各有關區縣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紛紛看望慰問援鄂醫務人員家屬,送去黨委政府的關懷,鼓勵家屬們繼續克服暫時困難,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親人加油鼓勁;各級衛健部門和派出醫院廣泛開展慰問援鄂援省醫務人員家庭活動,向他們表達深切的關懷和真誠的感謝。

響必應之與同聲,道固從至於同類。面對肆虐的疫魔,銅仁白衣戰士沒有絲毫退縮,主動請纓奔赴前線,與疫情更加嚴峻的湖北人民心連心、手牽手,送去了共戰疫情的決心與情義。他們是銅仁人的驕傲,是銅城仁者的代言,他們也是銅仁人的牽掛,是銅仁的寶貴資源。

为何逆行为何战——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七

戰地家書別樣情

“仔細想想,認識快4年,結婚3年,我還沒有正式的給你寫過一封信,我覺得你一直懂我,不說你也懂的那種。老公,謝謝你!這4年來,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你都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我早已習慣了與你分享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以後的日子裡,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相親相愛、相知相依。”3月4日,石阡縣人民醫院援鄂隊員馮旋素紙一張、筆尖流轉,平時沒有說過的話傾瀉而出,寫下了給愛人的一封戰地家書,滿懷對家的思念和濃濃的愛意。

捨身撲向風暴的中心,不是他們不明白危險,不是他們不懂得掛念,這一刻,在他們心頭只有家國情懷和醫者仁心的使命擔當。遠在千里之外,忽忽戰鬥月餘,“戰疫”,讓更多人明白家的價值,讓更多人明白國的含義!一封家書、一頁日記,是心路歷程,是愛的心聲,也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無畏無懼……

“親愛的媽媽,您在武漢還好嗎?我和弟弟都非常非常想你,想念您做的菜,想念您長長的馬尾辮……請您放心!我會照顧好弟弟,我現在已經學會給弟弟衝牛奶,幫奶奶分擔家務了,我每天都認真完成寒假作業,提醒爸爸按時回家,您說過等我寒假作業做完了,就是您回來的時候。”這是松桃縣首位支援武漢護士龍豔10歲的兒子楊皓然寫給她的一封信,稚嫩的筆記中滿滿的是對母親的思念和對團圓的期待。

肩上有責,心中有愛。“媽媽,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全家都等你平安歸來。你也要保護好自己,不要隨意外出。”女兒劉雨純發給湯嚴的短信中滿滿的是想念和深愛。湯嚴是印江縣人民醫院呼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目前正戰鬥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西區。在這裡,每一個護士要分管一個小病區,一個小病區有十幾個患者,每天需要穿戴著嚴密的防護服持續工作8個小時以上。面對如此高強度、高危險的工作,心裡泛起的總是家人的愛,她跟女兒說“春暖花開的時候,我一定會回家。”

“無畏江城疫魔狂,勇士逆行顯本真。主動請戰出征,你們簡單打點行裝,匆匆披上戰袍,從“仁義之城”逆風疾行,挺進抗疫正酣的湖北戰場一線。你們勇敢逆行的背影,是寒風中挺直的標杆,是高地上飄揚的旗幟!你們,無愧於桃源銅仁的英雄兒女!在此,我們謹代表中共銅仁市委、銅仁市人民政府及440萬銅仁人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問候、致以崇高的敬意!並向默默支持你們的家人及親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看到銅仁市市委書記陳昌旭、市長陳少榮寫給援鄂醫療隊隊員的這封家書,前線戰士不禁心潮澎湃,一種想與書記、市長拉家常、談感慨的情懷由然而生。他們說:“請家鄉父老、領導、同事們放心,勿掛念,我們很好,一定牢記家鄉父老的囑託,堅決打好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不辜負書記、市長的厚望與重託,不給銅仁440萬人民丟臉,請相信我們......”三月的春風徐徐吹來,化為雨露,滋潤蒼生。

为何逆行为何战——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七

有家有愛守太平

我不是天使,因為我沒有翅膀!我不算英雄,因為我也心存畏懼!沒有大道理,也沒有豪言壯語,職責所在,我必須救死扶傷!愛在,家在,太平在。

松桃鄂州都是家,我願為家舍小家。“吳廣言同志,請你立即停止工作,返家照顧家人……”2月22日,松桃縣衛生健康局發出首張“強制休息通知”。這背後隱藏著一個特別的故事。

吳廣言是松桃縣烏羅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疫情來襲,他將家中兩位年邁的老人送回烏羅老家託付給親人照顧,自己每天堅守一線,穿梭在鄉村之間……他的妻子馬麗娟來自湖北鄂州,現在是松桃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看著家鄉遭難,她心急如焚,急切地盼望能為回鄂州效力。2月22日,她的請戰書被批准,即將啟程赴鄂。這時,她卻左右為難:丈夫工作在一線,重病的公公和年老體衰的婆婆被送到了烏羅老家,家裡剩下一個12歲和一個2歲的孩子,怎麼辦?

“你趕緊去吧,注意安全,孩子與老人有我,沒事的。”吳廣言深知馬麗娟不會對鄂州袖手旁觀,深情地叮囑妻子,看著馬麗娟逆行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而他,又準備打點行裝回到烏羅的戰場。於是,組織向他發出了那份特別的通知單。

援鄂姐妹花,綻放映紅霞。3月4日,“今天是我在武漢支援的第30天,出門在外,挺想念家人們”,碧江區中醫醫院的劉利飛在她的家人群發了這條信息,同為援鄂的姐姐銅仁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劉麗蓉馬上回復到“你就放心吧,順利的曙光快到了”。這一對援鄂姐妹花,先後來到援鄂一線,姐妹的微信聊天內容從以往的曬娃、購物變成了戰友之間的加油打氣、相互叮囑。

劉利飛的丈夫儘管每天工作十分忙碌,回家後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既當爹又當媽,但他每天都會關注劉利飛的信息,他回覆到,“孩兒她娘,戰‘疫’已進入決勝階段,你辛苦了,在那裡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萬事珍重。家裡一切都好,你不用擔心,組織上對我們照顧有加,我知道你會牽掛孩子們,但那裡有你更需要牽掛的災區人民,你要全心全意的把心思放到工作中,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等孩子們長大了再告訴他們,我想他們一定會理解的,一定會以你為傲,等你平安回來。”

黎明號角吹,沙場戰鼓緊。沿河縣人民醫院援鄂第一人陶靜出征的那天,丈夫親自送她到貴陽龍洞堡機場,她忐忑地對丈夫說:“這次到武漢支援,沒有事先與你商量,你不怨我怪我嗎?”她丈夫回答說:“我捨不得你去,因為你從來沒有受過什麼苦;但是我同樣非常理解和支持你,如果組織批准我也會去,國家有難,我們必須挺身而出,這是責任和使命!”

斬疫除魔無所懼,壯志能酬解國憂。“在國家需要你的時候,能挺身而出,這才是一個優秀的醫務人員該做的事情,四十一年前,我們部隊從雲南河口老卡方向進攻越南,面對槍林彈雨,我都不害怕,你是我女兒,也應該和我一樣無所畏懼……”;“去吧,我也支持你,我幫你帶孩子,你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放心吧,只要你報名,爸媽,我替你照顧好”;“媽媽,我希望媽媽像外公一樣勇敢。”江口縣人民醫院李振華出征前從家人那裡獲得的巨大支持成為她後來在武漢奮戰的強大精神力量。

“提燈仁者,情暖人間;春風如拂,千里愛傳。願疫情早日根除平復,願各位醫護人員早日重返家園,祝好人一生平安,事事圓滿!”這是鄂州雷山醫院院感8區6床患者曾金枝寫給援鄂醫務人員的感謝信,其情也真、其意也切,讀之令人感慨,思之令人落淚!為愛而往、為家而戰、為祖國守太平,銅仁援鄂戰士定當不辱使命!(任龍廷 楊欽茜 李旺興 銅仁日報張融媒體記者 張晨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