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隨著網絡的發展,多種多樣的遊戲也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線,而遊戲的受眾也越來越廣,上到七八十的老人下到未成年的孩子,都成了網絡遊戲的忠實擁躉。

但問題來了,未成年遊戲玩家的付費該如何控制?王者榮耀、QQ飛車、穿越火線等簡單好上手的遊戲成了未成年付費的重災區。

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2月29日,河北承德的王某向110報警稱,自己銀行卡內7萬元人民幣不翼而飛。後經家長和警察的調查發現,原來這筆錢被王某未成年的兒子打賞給了酷我音樂平臺的主播。而在王某向直播平臺追討後,卻被平臺拒絕退款。

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2020年開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學生黨迎來了自己有史以來最長的假期,但網課卻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他們的視野裡。家長為了配合學校以及促進孩子的學習,為孩子配置了手機、電腦等設備,敦促孩子的學習不被落下。

但王某的孩子在家上網課期間,偷偷觀看了直播平臺的主播,並猜出了家長的支付密碼,從2月18日到2月28日期間,累計打賞了18個主播共計7萬餘元人民幣。

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王某聯繫了酷我平臺方面,但平臺表示必須提供是小孩本人打賞的證據才可進行退款。而作為普通人家,家裡怎麼可能常備監控等設備呢?退款返還難度大!

其實,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2月26日,武漢一名12歲孩子上網課期間在直播平臺充值5萬元;3月5日,浙江一名13歲男孩,在虎牙直播平臺的和平精英遊戲板塊打賞8萬元……

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網遊那點事小編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平臺並沒有合理的付費監管機制,所謂的“青少年模式”更是形同虛設;第二個則是家長的監管不力,對自己的支付密碼不做防備。

以前:未成年人上網怎麼了?未成年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發言權!

現在:未成年人不配上網……

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2010年之前,在線支付並未得到普及,大家手裡的人民幣哪怕花出去一塊錢都要討價還價。如今在線支付盛行後,錢在大家尤其是未成年的眼裡更多的則是數字,未成年人的消費觀念也不成熟,自然也就促成了無節制消費的現象。

平臺出於營收目的,肯定會對支付方面大開綠燈。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家長培養孩子有一定的消費觀念,同時加強對資金的監管。大家覺得呢?

熊孩子打賞主播數萬元,退款難!平臺和家長誰該背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