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排氛圍全球數一數二,但我感覺現在很難出現世界級球星,這是為什麼?你怎麼看?

沸騰體育吧


日本難以出現世界級球星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身高不高

日本隊員身高似乎越來越矮,隊員身高普遍在1.7米-1.82米之間,身高是致命因素,若沒有極佳的彈跳能力,身高不高在賽場上要想贏球難度就會增大,在攔網,扣球上都有影響,容易被攔死,扣球點低還容易被難,在現如今的世界級球星中基本都是1.9米以上身高,例如朱婷1.98米,艾格努1.92米,博斯科維奇1.93米等。所以我認為身高原因是日本難以出世界級球員主要原因。

二、缺乏天賦及力量

我認為天賦很重要,擁有排球天賦的運動員更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球員,沒有天賦將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另外一個因素便是力量,在我們印象中日本女排運動員都缺乏力量型選手,如今世界女排越來越向男子化靠攏,如果沒有力量很難成為世界級球員。

三、缺乏優秀教練員

如今日本女排的主教練為中田久美,當我們看中日女排比賽中能留給我們一個深刻印象,中田久美在賽場上的指導水平不高,常常在技術暫停時與隊員的交談主要以“加油”為主,在輸掉比賽後還常常哭鼻子,我認為要想出現世界級球員教練員也非常重要,如果日本女排能有郎平或者古德蒂那樣優秀的教練會極大增加日本出現世界級女排球員的可能。





青水說體育


在上個世紀的60年,日本女排曾經是女排屆的霸主,因為實力強大,日本一度將女排視為他們的驕傲,所以當年他們不惜花費重金買下了女排世界盃的永久舉辦權。有盛就有衰,隨著中國女排、美國女排等勁旅的崛起,日本在女排這個項目上已經開始處於落後的階段,而落後的最關鍵問題自然是因為缺少了世界級的球星。SO,問題來了,日本女排氛圍全球數一數二,為何卻很難出現世界級球星?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日本女排的球員們

說到日本女排的球員,咱們的球迷認識也不少,比如曾經因為身材火爆網絡的木村紗織,再比如石井優希等人,可惜的是這些人讓人們記住她們的更多不是因為實力,而是因為顏值或者身材的因素,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得出,這些球員和像朱婷這樣的世界級球星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為什麼日本女排很難出現世界級球星?

首先是天賦的問題。一個球星的成長需要伯樂去發現,但是一切的根本是建立在天賦上,雖然日本女排氛圍好,但是可選材的範圍並不廣,而世界級天賦幾乎是十年、二十年才能遇到一個,這也導致日本女排在選材的時候就開始落後。

其二是誘惑太多。相比從事女排的辛苦,日本娛樂業的發達,讓日本女生有更多的選擇可以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她們完全不需要再排球場上累死累活就能把錢賺了,這樣的情況下,因為未來發展的方向更多,所以日本女排的選材就更小了。

第三是戰術思維沒有及時的更新。一支球隊想要保持強大,就要在保持自己的特色情況下,與時俱進。可是日本女排這幾十年一直堅持“小快靈”,所以她們的選材也是按照這個標準,這也讓她們錯失了一些苗子,可是當今女排比賽,單單是“小快靈”已經玩不轉了,沒有制空權,必然會成為短板,這也是日本女排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而這帶來的反應就是,當日本女排因為成績缺少足夠的磨練後,球員就更加難出現世界級的球星。


東球弟


日本人不僅僅喜歡看女排比賽,男排氛圍同樣的好。

1976年日本與國際排聯達成協議,以150萬美元的“天價”永久買斷了男女世界盃的主辦權。四年一屆的世界盃,對於維持日本人對排球的熱情,作用自然是巨大的。

中國球迷喜愛女排,咱中國每年承辦為數眾多的女排大獎賽(現在叫世聯賽)分站賽,總決賽連續五年落戶南京,阿里集團又助紹興成功主辦了兩屆世俱杯。但中國球迷卻很難在家門口看到排球三大賽,最近的一次是十二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再往前就是1990年北京女排世錦賽,距今已30年了。如果中國也能四年舉辦一次世界盃,排球氛圍會更好。

排球氛圍好,對於促進本國排球運動的發展,自然是有很大幫助的。

有人納悶:日本有這麼好的排球氛圍,為什麼很難出現世界級球星?

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排球是集體項目,一支成績平平的排球隊中很難有被認可的世界級球星。球迷們比較熟悉的日本女排球星是美女主攻木村沙織,但真正被國際排聯官方認可的世界級球星是竹下佳江,她曾在2006年世錦賽被評為MVP,可日本女排當時僅獲得第6名,因此竹下佳江這個MVP頗受人質疑。

日本女排曾被叫做東洋魔女,先後六次奪得世界冠軍,但她們最後一次奪冠已經是43年前的事了(1977年世界盃)。

日本女排為何雄風不在?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①普及性

六七十年代世界女排主要是蘇聯和日本兩強爭霸,1978年世錦賽以來,古巴、中國、意大利、巴西、美國和塞爾維亞都先後獲得過世界冠軍。

②大型化

中國、荷蘭、意大利、塞爾維亞、美國等女排諸強平均身高超過1.8米,比日本女排高10公分左右,這個差距是巨大的,使得日本女排在網口處於明顯劣勢。

③攻守平衡

在大型化的同時,各國女排更加重視技術的全面性,防守端日本雖然仍是世界第一,但優勢已經沒有那麼大了。

④發球攻擊性

用發球來帶動攔網和防守是當今排球技戰術的主流,女排諸強普遍重視發球的攻擊性。儘管日本女排也十分重視,但身高力量上的劣勢對她們的攻防質量多少有所限制。

日本女排整體實力的下滑,使得她們四十年來登上世界大賽領獎臺的次數越來越少,而一支身材矮小的二流強隊是很難誕生世界級球星的。

去年日本U21女排奪得世青賽冠軍,主攻石川真佑當選為MVP,但石川真佑只有1.73米,她能成為古巴女排路易斯(1.74米)那樣的超級巨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李家慧說排球


說到女排氛圍的排名,日本確實可以說是全球數一數二,畢竟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擁有了“東洋魔女”的響亮稱號,也陸續買斷了女排世界盃等賽事的舉辦權,更是不顧一切地搶辦各種洲際、國際比賽......,不過,即便擁有如此不同凡響的女排氛圍,但日本現在卻很難出現一名世界級球星!

那麼,這是為什麼?如何看待此事呢?

不妨先看看日本女排近期的“球星狀況”:除了已經退役的主攻手木村紗織,確實再也看不到一位稍微能夠在世界排壇名氣響噹噹的球員了!不論是石井優希、長岡望悠等人,都沒有達到世界級球星的程度!

至於具體原因,則和三方面有關:

一是日本女排的打法決定!也就是說,日本女排一直崇尚“小快靈”的整體球風,特別追求地板功夫和防守技巧,進攻方面則是過度追求一些抹抹調調、打手出界等小技巧,沒有絕對的強攻能力,使得球員的技術觀賞性有所不足,沒能追得上現代女排的審美潮流!

二是日本女排的天賦不足!眾所周知,女排運動必須追求網上對抗,即球員至少需要足夠的身高條件,而日本女排的球員之中,幾乎看不到身高超過1.90米的人,甚至能夠達到1.80米的都算大個子了!這就導致日本女排球員在攻防方面普遍存在缺陷,不能夠真正獨當一面,也就沒有足夠的球星成色了!

三是女排氛圍並不是養成世界級球星的必要前提條件!其實,現在日本的國內女排氛圍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審美疲勞,甚至有人建議放棄女排世界盃等賽事的舉辦權,畢竟本土觀眾的上座率、電視轉播的收視率都出現了明顯下滑,主要還是因為光有氛圍而沒有球星,甚至連奪得獎牌的概率都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總的來看,想要讓球隊中出現世界級球星,需要足夠的球員天賦和後天努力,而日本的女排氛圍就算是全球數一數二,也會因為缺少客觀的必備條件而難以出現世界級球星!

畢竟,至少球員的身高劣勢太過明顯了!


沸騰體育吧


日本的小巧靈快以經過時了,世界各國也以快準狠上發展,目身高普遍高日本女排一頭,居高臨下,更限止了日本女排,歐美出世界級女排球星普遍高於亞洲多的多,歐美高大目壯,天然優勢。中國能有這個成績,是奇蹟,朱婷是真正天才優勢,再加上十四億人口基數,找出幾十花木蘭式能善戰玫瑰很容易,女排國人驕傲,前六名理所當然,無論幾名都支持,勝敗常事,拚了就是勝利。日本隊想在進入前八都難了,身體條件改不了,氣侯再就人。


談古論金923


這可不一定。日本人在身體天賦上是相對弱些,但也不一定就不能出個偶然的天才。比如日本男排的西田有志就非常出色。男排行,女排也可能。


老寧5411


日本女排之所以戰績一年不如一年就是吃虧在身高上,只靠頑強的防守是不行滴,攔網和進攻才是得分的硬道理[玫瑰]日本女排回回能參加世界盃沾了東道主的光,這次奧運會也是一樣[贊]


彩虹一線牽


有沒有球星沒多大意義。乾的好,國民的驕傲,幹不好,國民擼起袖子給你加油(ง •̀_•́)ง,因為你在為國家奮鬥。

默契的合作才是硬道理。


碧丹心


日本女排主要是未跟上世界女排技術發展的趨勢,即更高、更快、更強,接發球、傳球、扣球、攔網、防守等技術都體現了這些特點


錦255944694


同問 我們的足球迷的氛圍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