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美國CNBC的著名主持人Rick Santelli3月5日說:“應該主動去把新冠病毒給所有人,讓所有人都儘快感染上。”這樣,1個月後,事情就會結束,(該死的儘快死掉,活下來的人就有抗體了)這樣對金融市場和經濟都是更好的結果。反正長期看估計每個人遲早都也會被感染。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這位美國主流媒體的著名主持人,想法非常陰毒,他們內心裡對種族主義,對達爾文主義深信不疑。西雅圖護理院死亡那麼多老人的人間悲劇恐怕也會被他們看作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選擇。

真的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呀,每個人都感染,身體不好的去死,活下來的人接著賺錢。與經濟和金融市場相比,人命確實算不上什麼。

Rick Santelli的這種思想邏輯,其實也不是他的原創,在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也是這麼個邏輯,這就是他們口口聲聲說的給人民接受自然選擇的天然權利,一個殘酷的社會淘汰計劃。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經濟學家凱恩斯和大文豪蕭伯納都是主張人類社會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其核心觀點是:如果給體質弱的或者殘疾的人群提供醫療和其它社會服務,會違反適者生存的規律,造成人類退化。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這是東方人最不能接受的一點,但也是西方人習以為常的一點。西方文化脫胎於叢林狩獵文化,在西方人的默認潛規則裡,老弱,沒有競爭力的就應該被自然淘汰。病毒的受害者通常是老人和身體羸弱的人。在社會達爾文主義幽靈的影響下,政府也就主張自然淘汰了。相比之下,有數千年忠孝仁義傳統的中國,政府如果不管,會失去民心的。

美國派出主持人出來講話,他們在測試口風,看公眾接受程度如何。如果美國任由冠狀病毒自由傳播,首先就能甩掉社保福利包袱,人口年輕化,而且跟經歷黑死病之後的歐洲人一樣強大,關鍵花錢絕對少。


模型推算死亡人口,一算賬,幾十萬人命不算什麼,人壽保險公司賠一下,錢不多,真要把金融市場玩崩了,那是動真格的大生意,再影響經濟增長,還得投入資源進行疫情控制,划不來,都感染了,也不恐慌了,理智戰勝了情感,美國人做事就是不一樣,人家就不共情。

不帶諷刺的說,如果模型預測數字準確,美國的綜合抗疫成本要遠遠低於中國,而且美國還進行了一場優生學實驗,淘汰老弱病殘,甩掉了社保的包袱,只要軍隊嚴格執行命令,不惜武力,在金錢面前,人道都是個屁。犧牲經濟來挽救這些人?大部分美國人恐怕不會答應。最後的結果,就是適者生存,而病毒對經濟的影響被控制到最小範圍內。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真民主自由啊!人人生而平等被感染,至於後面誰能被救那就看誰有錢咯,這才是真的市場經濟啊,連生命都要遵守。

金融市場從來都不怕死亡、戰爭、瘟疫和災難,唯獨只怕不確定性:不可預測的不確定性

從資本方考慮的邏輯,估計現在大量資金正在建倉美股醫藥醫療股,背後公關遊說不用戴口罩,養蠱階段,等爆發後一次性收割。新浪財經2019年11月25日曾經報道,全球第一大對沖基金橋水押注全球股市在2020年3月暴跌。執行方是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以及部分華爾街金融機構。上述機構已在數月前建倉完畢。——今日回看這種新聞,是不是後背直冒冷汗?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而日本也在盤算淘汰老年人,解決社保透支問題。

總之啊,在這次疫情面前,西方的普世價值就像原始人類的小樹葉,而且還掉了,既擋不了風雨,也遮不住醜。

在美國大片《2012》裡面美國人用10億美金買船票躲避災難,有錢人才能活下去;在中國大片《流浪地球》裡面抽籤決定進地下城堡,人人都有機會。兩種國家體系決定了兩種思維,也決定了國民的命運!後者才是人人生而平等的體現吧!


面對疫情,美國為什麼選擇自然淘汰?


人道主義精神是一個讓人類共同崇拜信仰的一個觀點,在這個觀念的意識作用下,人類的一切活動、行為及規範,都將在這個範疇內進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