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嗎?

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嗎?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354篇文章

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期間,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治療方案,取得較好的療效。很多中醫經方發揮了抗病毒、抗炎、免疫調節等重要作用,能顯著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中藥複方具有清熱解毒類藥常有的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以及抑制血管通透性、促進炎症吸收,抑制組織纖維化、調整腸道菌群、微環境的作用。但是,由於這些中藥複方是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由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使用,故不建議大家隨意配製口服來預防該病。

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新冠肺炎中醫屬於“疫病”、“瘟疫”範疇。中醫預防疫病思想的核心是“避其毒氣”和“正氣存內”兩個方面,缺一不可。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避其毒氣,復得其往,即不幹邪”。從整體觀出發,防治疾病重視人體的正氣和陰陽狀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疫病的發生取決於致病因素(即邪)和人體抵抗力(即正)的兩大環節。避其毒氣就是要多通風、勤洗手、戴口罩遠離病毒,防止疫病的傳染和流行;保養正氣就是要養生扶正,抵禦疫病。在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是否需要人人口服中藥預防方呢?我們認為,正常人即屬於平和質人群居家期間沒有必要口服中藥預防方。

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傳統中醫認為,正氣是維護人體臟腑功能和抵禦病邪的物質。正氣“足”、“通”、“和”,才能發揮其抵禦外協的作用。如果你的正氣十足,順應自然,起居飲食規律,居家防護,沒有密切接觸病毒的機會,就沒有必要服用中藥預防。做到起居有節、飲食平衡、情志舒暢和適當運動,增強體質,固本培元,就能主動維護人體的正氣。哪一些人群可以服用中藥預防方呢?我們歸納了一下需要口服中藥預防的人群:

1.接觸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的醫護人員、公衛人員;

2. 發熱門診、急診醫護人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

3.起居飲食無規律的抗疫工作者、參加流調人員;

4.體質偏頗人群,尤其是氣虛質、陽虛質、氣鬱質、特稟質等人群;

6.年齡大於65歲。

扶正可以應根據個人的體質,結合基礎疾病進行個性化預防。如痰溼質的人群可以口服藿香正氣製劑、香砂六君子丸等,氣虛質服用玉屏風顆粒、六君子湯等,陽虛質服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之類,陰虛質服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知柏地黃丸等,氣鬱質服用逍遙丸等。民間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在預防疾病上,可以先進行食療,然後再考慮服藥。根據自身體質和慢病情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辨證施補,採用不同的滋補方法,切忌不要隨意滋補。也不要盲目服用大劑量清熱解毒藥物,損傷脾胃。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進行體質調理,讓機體儘量恢復至陰陽平衡狀態。

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中醫認為疫病可以未病先防,通過內服補益藥物補虛扶正和芳香化濁類藥物進行避瘟。藥物預防方面,如藿香正氣散、蘇合香丸、避瘟丹、鬼箭羽方等名方或單味草藥(桑白皮、牛蒡子、薏苡仁、紫蘇、桑葉、浙貝母、山茱萸、蘆根、半夏、麻黃、太子參、甘草、枇杷葉、金銀花、草果、蒼朮、連翹、黃芩、板藍根、菊花、薄荷等)煎湯代茶口服,粉身、納鼻、浴體等。傳統中醫預防溫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選用藿香、蒼朮、白芷、草果、石菖蒲、冰片等製成香囊,佩掛胸前,芳香避穢解毒;艾灸有通經活絡、溫陽補氣、扶正祛邪的作用,如灸足三里等;燻蒸消毒,常用蒼朮、柴胡、白芷、降香、雄黃、大黃等香燥之品燃燒或加熱產生的氣體進行空間消毒。

中醫預防保健科

方泓主任

如何解春困

妙用生薑 溫暖過冬

十二時辰養生背後的科學意義

根據體質自制香囊

蟬蛻善治夏季常見病

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正常人需要口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