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員曾昕:刑事辯護名嘴領軍區塊鏈法務 曾獲中國法治人物獎

本刊消息(劉志豐報道) 曾昕,民建會員,第十一屆、第十二屆長沙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海華永泰(長沙)律師事務所主任,一級律師,法律與經濟學雙碩士。

民建會員曾昕:刑事辯護名嘴領軍區塊鏈法務 曾獲中國法治人物獎

從事律師工作20年,在湖南的律師行業曾昕已頗有知名度,精於刑事辯護,曾獲“湖南省直十佳刑事辯護律師”、“湖南省首屆優秀青年律師”、“長沙市優秀律師”等多個稱號。

與時俱進,富有開拓精神的曾昕還是湖南首個涉及金融及區塊鏈法律服務的律師,是中國“法律+媒體”一站式危機公關模式的創始人,領軍湖南首個“區塊鏈法律服務商”——“鏈衛士”區塊鏈律師團。

企業文秘拿下律師資格考試

第一眼見到曾昕的人,都會覺得她和影視劇中性格剛強、作風強硬的女律師形象截然相反,美麗而柔弱,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然而瞭解她的人都知道,這位外表溫柔的女律師,邏輯能力強,思維敏捷,在原則問題上往往寸步不讓。

民建會員曾昕:刑事辯護名嘴領軍區塊鏈法務 曾獲中國法治人物獎

她是個不甘平淡的人,半路轉行,選擇參加專業性極強的律師資格考試,通過考試後,從零起步,立志做一名優秀的律師。

曾昕並不是法學畢業的,大學時選擇的專業是機械製造,畢業後進入遠大空調做文秘。不久,就不安心於對這份相對安逸的工作,萌生了要當一名律師的想法。

說幹就幹,不顧家人勸阻,一頭扎進了律師資格考試的圓夢之旅。此後,白天堅持工作,晚上熬夜學習,沉下心來備戰考試。

關鍵性的最後幾個月,她乾脆辭掉工作,一門心思在家備戰。經過四年努力,終於在1999年通過律師資格考試。

無論是參加律師資格考試還是真正投身律師這個職業,對於所有的律師而言,都不是輕巧的事。律師是自由職業,人們羨慕律師的自由和高收入,卻往往忽略了律師的高強度、高負荷工作。

和所有剛入行的律師面臨的情況一樣,“剛開始執業的時候真的很難熬,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律師考試學到的所有知識都得打碎重組。經驗不足,人脈與資源都很少,只能做個萬金油,有委託就代理。但是不管多小的案子,我都力求做到最好”。

在她看來,“法律無小事,職業使命神聖,任何馬虎、草率都是對律師事業的褻瀆”,這句平實的語言,讓她在律師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也正是因為這份心態,曾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並逐漸形成了自已的客戶源,業務也逐漸有了起色。

工作之餘,她仍不斷的積累,堅持給自己充電,始終保持勤奮好學,多次參加司法部、全國律協及其他行業團體組織的各種培訓、學習和交流活動,以提升執業水平,開闊法律視野。

曾昕表示,只有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提高辦案能力,才能為委託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才能為完善社會司法保障體系、創建法治社會,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刑事辯護名嘴獲贈“刑辯女神”雅稱

從事律師工作20年,曾昕承辦了上百件重大疑難的刑事案件。每起案件她都會從專業的角度去進行深度分析,並實施卓有成效的辯護。

民建會員曾昕:刑事辯護名嘴領軍區塊鏈法務 曾獲中國法治人物獎

2015年11月,浙江人吳某購買境外信用卡信息並提供給陳某,並利用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支付寶公司”),通過提供363張境外信用卡信息(境外CVV信息)向其掌握的9個阿里雲賬戶充值併購買產品,而後申請退款,將退款提現到其掌握的吳某支付寶賬戶,通過在他人手機上種植木馬病毒的方式,截取銀行卡支付驗證碼來套取現金,套現金額達37萬餘元。

此案系全國首例新類型的跨國套現案件,涉及的境外信用卡較多,而且還利用了黑客技術,不論是採用的技術上、還是案件本身類型上都屬於新類型。

吳某被公安機關控制後,委託曾昕為其進行辯護,曾昕迅速組織團隊,反覆推敲,多次進行全方位的沙盤演示,確定最終的辯護策略。

與受害人支付寶公司達成諒解後,曾昕在法庭上唇槍舌箭,從證據、國內外法律引用等各方面均取得突破,最終形成有利的辯護觀點,得到法庭的認可,依法判決對吳某適用緩刑。

曾昕的思維敏捷,邏輯能力強,在辦理這起新型跨國信用卡套現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吳某釋放後,特意趕到律師事務所,送來“曾昕律師,刑辯女神”的金字牌匾。
事後覆盤總結該案時,曾昕表示,現代社會,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嚴格依法進行,與此同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有的辯護權利必須予以保障。成功辯護所帶來的榮耀和成就感轉瞬即逝,對法律的忠誠和信仰才是一個律師保持不斷探索與尋覓的最大動力。

首創區塊鏈與法務結合新型業務模式

隨著去中心化基礎架構與分佈式計算方式的區塊鏈技術進入市場,區塊鏈企業逐漸深入我國各行各業,尤其在互聯網金融和資本市場備受青睞,區塊鏈企業持續火熱的同時,野蠻生長與無序發展,缺乏規制的行業、亂象叢生,而我國區塊鏈領域法律嚴重滯後,區塊鏈法務更是無人問津。

民建會員曾昕:刑事辯護名嘴領軍區塊鏈法務 曾獲中國法治人物獎

面對區塊鏈企業的法務需求,2014年,曾昕首創區塊鏈與法務相結合的新型業務模式,在短短的幾年內,成為區塊鏈法務的領軍人物。

2018年,曾昕牽頭組建湖南省首個“區塊鏈法律服務商”——“鏈衛士”區塊鏈律師團,開啟了為區塊鏈企業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大門。

過程中,曾昕根據區塊鏈行業的特性,創新性地提出 “三圈劃分法”,即圍繞計算機開發與應用的“鏈圈”、以虛擬貨幣交易為中心的“幣圈”、以挖取虛擬數字貨幣為主導的“礦圈”,並以此標準打造“區塊鏈法律服務”,最終形成區塊鏈領域的主流法律服務模式。

“鏈衛士”律師團積極關注區塊鏈行業前沿問題,撰寫了多篇區塊鏈論文,其中《區塊鏈金融交易刑事犯罪分析》論文,2019年8月19日被中國法制網收錄,2019年10月31日被點睛網發佈,上傳3天聽讀量超過24000+。另一篇《創新與規範:區塊鏈企業合法性審查的思考》論文,其後被點睛網發佈,1天聽讀量達到10000+。

2018年起,“鏈衛士”律師團免費向企業與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區塊鏈法律知識的普及與講座,20餘場講座場場爆滿。以“法律+媒體”的跨界思維,為區塊鏈企業提供頂層設計、法律顧問、聯合創始投資以及危機公關等一站式區塊鏈法律服務。目前,“鏈衛士”律師團已與多家區塊鏈公司簽訂法律顧問合同。

推動《湖南省食用檳榔地方標準》修訂

“我既是一名人民律師,也是一名政協委員。應當努力去做些該做的事,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這是曾昕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民建會員曾昕:刑事辯護名嘴領軍區塊鏈法務 曾獲中國法治人物獎

為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她代表公眾發聲,率先向檳榔生產行業開炮,要求公開配方。2013年,曾昕代理了一起消費者因長期食用劣質檳榔而引發的口腔疾病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案。“那個當事人是一個丈夫,也是一個父親,卻因為長期嚼食劣質檳榔而患口腔癌去世。”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她。她跑遍長沙和湘潭的大街小巷,找回了幾十種檳榔,調查檳榔的包裝和配方標註。

調查正在進行時,一場“檳榔致癌風波”開始衝擊數百年曆史產值近千億的檳榔產業,適時,曾昕向政協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湖南的檳榔生產標準須公開化、透明化,檳榔的生產監管部門應出臺更嚴格的生產標準,及在外包裝醒目處標註“過量嚼食檳榔有害健康”提示語等建設性建議。

建議被採納,2013年8月,湖南省衛生廳發佈消息,將對《湖南省食用檳榔地方標準》重新修訂,增加添加劑的使用規範等,並於當年年底公佈實施。因推動《湖南省食用檳榔地方標準》修訂所作的貢獻,曾昕被提名並榮獲2013年度CCTV法治人物(湖南)特別貢獻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