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多國緊急救市,曾經A股救市“行政干預”說可以休矣

最近,在美國股市的“帶領”下,全球股市出現一輪暴跌走勢。尤其在3月12日,包括美國股市在內,全球有11個國家的股市觸發熔斷機制。最近一週之內兩次觸發熔斷機制,美股也因此進入技術熊市。

股市暴跌多国紧急救市,曾经A股救市“行政干预”说可以休矣

面對股市暴跌,管理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怎麼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救市”。從美國股市的情況來看,也確實如此。比如,面對美國股市近期的暴跌,3月3日,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基點,這實際上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首次緊急降息,並一次降息50個基點。3月12日,在美股早盤觸發熔斷的背景下,美聯儲盤中緊急救市,推出至少1.22萬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提供價值5000億美元的3個月回購操作,外加5000億美元的1個月市場操作,以及在兩週內完成至少2200億美元的操作。

3月13日,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美聯儲和財政部爭取提供“不設限的流動性”。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朗普表示,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將能釋放500億美元聯邦緊急資金,用於全美抗疫。希望以此來增強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不僅如此,3月15日,美聯儲突然大規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大幅下調至0-0.25%,同時美聯儲還宣佈了7000億美元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計劃。

在美國方面頻頻出手救市的背景下,經過3月12日全球股市“熔斷日”的暴跌之後,3月13日,西班牙、泰國、意大利、英國、韓國、土耳其、印尼等多個國家緊急出臺救市措施,禁止賣空股票。如西班牙市場監管機構要求禁止賣空69只股票;意大利證券交易委員會宣佈禁止做空股票,自當日生效,適用於85只股票;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暫時禁止部分賣空工具和交易,包括禁止股票賣空,禁止針對部分意大利、西班牙金融工具的賣空。

上述救市措施的出臺,可以說是非常果斷的。美聯儲3月12日的救市甚至是在盤中緊急進行的。說救就救,不拖泥帶水。儘管救市效果有好有壞,有的並沒有達到救市目的,但它至少可以表明管理機構救市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撫投資者的作用,減緩投資者的恐慌心理,減緩股市的下跌。因此,救市或多或少總是會有一些積極作用的。

境外市場的救市行動自然也會讓國內投資者聯想到A股市場的救市。目前,國內A股市場的走勢總體上強於境外市場,一方面國內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另一方面A股沒有“牛轉熊”的擔憂,所以A股市場沒有美股那種恐慌性的暴跌,走勢相對獨立,暫不存在救市的問題。但在A股的歷史上,曾多次出現救市的情況。

從A股歷史上的救市來看,常常伴隨著市場上的一些指責,對比來看,這些指責又是多麼荒唐。比如,每當A股救市,總有輿論指責A股救市是行政干預行為,是政策市,與市場化的方向背道而馳。如今,對照美股的救市,對照諸多境外市場的救市,為什麼這些國家的股市就可以行政干預?難道這些國家的救市,股市就不是市場化的嗎?尤其是美股,堪稱世界上最成熟的股市,但在救市的問題上也絲毫不手軟。因此,

面對救市時,A股市場上氾濫的“行政干預”“政策市”“非市場化”說,都可以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去了。

又比如,A股救市時,有輿論會認為,救市這種人為干預市場的做法,是A股市場不成熟的表現,是國際投資者所不能接受的。但美股及境外市場的救市,怎麼就可以不看“國際投資者”的臉色了呢?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市場穩定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國際投資者”臉色,誰愛看誰看去。這其實也是境外市場的救市給予A股市場的啟迪,該救市時就救市,是非成敗任憑他人評說。

紅星號作者 皮海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